狙擊手是個彈無虛發的狠角色,上個月的國內電視熒屏證明了這一點。6月份,王寶強飾演的新四軍狙擊手“順溜”在國內收視榜單上獨占鰲頭。北京、成都、西安、沈陽四個城市里,“順溜”均拿下收視冠軍,在長沙市和武漢市的表現也堪稱不俗。至此,這部央視一套主推的大戲終于完美收官。
其實,很多觀眾對《我的兄弟叫順溜》這部戲還是有諸多不滿。除了挑出不少穿幫鏡頭,最讓人難以忍受的是劇中人物過于羅嗦。“廢話太多,刪掉一半都不過分”——這是不少網友的評價。“戲不夠,話來湊”,這正是時下不少電視劇的毛病。其實,觀眾一點也不傻,是不是注了水,大家一看就明白。

不過不能否認《順溜》一劇是成功的。在創意和構思上,《順溜》都有新穎之處。它沒有走傳統軍旅題材電視劇一本正經的老套路,也不追求場面宏大、歷史風貌,而是著眼于小人物成長的角度,以小品演繹的風格打造劇情基調,讓觀眾備感親切有趣,從而很快接受并喜歡上它。另外,由于此前《士兵突擊》大熱,讓王寶強和張國強塑造的軍人形象深入人心,此次二人擔綱《順溜》一劇,順理成章地贏得眾多《士兵突擊》粉絲們的擁護。尤其是王寶強,雖然其貌不揚,但是卻在競爭激烈的電視劇市場上成為保證收視率的一大看點。他所依靠的,正是本真、樸實的自然。
回頭仔細檢閱不難發現,從《激情燃燒的歲月》、《亮劍》到《士兵突擊》和《我的兄弟叫順溜》,甚至《潛伏》,這些閃耀著“主旋律”光芒的電視劇之所以大獲成功,無不是因為關注到了“人性”這一方面。其實無論角色是正是反,作為“人”的本質都是一樣的。“人性”本身復雜,電視作品解讀“人性”一定要認真下功夫。現在的電視觀眾見多識廣,想讓電視劇里塑造的人物令人信服,并非靠簡單操作就能實現。革命題材電視劇同樣受到觀眾追捧,就是因為塑造出了有血有肉、有特點有缺點的鮮活人物,而非空洞說教、樣板式表達。這也是《順溜》在沒有投入多少宣傳情況下,仍以上佳收視體現出自身價值的主要原因。
值得關注的是,近期有不少視頻網站投入巨資購進影視劇版權,在互聯網上提供給網民點播高清電視劇的收視體驗。這種發展態勢對傳統電視臺而言無疑構成壓力。現在中國每年生產的電視劇不計其數,如果不具慧眼,無法選擇出真正的精品奉獻給電視觀眾,恐怕觀眾們就要拋棄遙控器,轉向視頻網站去自由選擇他們喜愛的作品。故此,就像電視劇創作紛紛走向創新一樣,電視臺挑選黃金檔劇集的眼光也要與時俱進。在這一點上,風格傳統的電視臺尤其要留意。
本期榜單中唯獨沒有出現《我的兄弟叫順溜》的兩個城市是上海和廣州。這兩個城市的電視市場,地域特征非常突出。此次奪得上海榜單頭名的電視劇是上海臺電視劇頻道播放的《中國家庭》第一部,這是一部家庭情感倫理劇,而且情感脈絡頗為復雜,劇情沖突強烈;在廣州收視榜單排名第一的是廣州電視播放的背景為清末時期的《鎖清秋》,這也是一部情節曲折的情感劇。人間之“情”始終有無盡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