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美國政府妥協,意味著瑞士的銀行可能面臨外國稅務機關的壓力。
一項產生于1713年,已沿用了近3個世紀的制度在今天被公然違反。而違反這一制度的代價是讓瑞士銀行過去備受推崇的信譽——保密制度受到質疑。同時,更多的富人開始擔心,自己真實的財富將會公之于眾。
曾經,因為嚴格保護客戶隱私,瑞士銀行得以吸收世界各地的巨額資產,瑞士也成為世界上吸收離岸財富最多的國家。據波士頓顧問公司的統計,瑞士的銀行持有海外個人資產2萬億美元,約占全球境外財富的27%。
也許是金融危機所迫,自去年開始,為打擊海外避稅行為,美國要求瑞士政府提供美國居民的賬戶信息。今年2月,美國司法部甚至對瑞銀集團(UBS)提出民事訴訟,要求其透露5.2萬名客戶的信息。為緩和氣氛,UBS同意支付7.8億美元罰款,并提供了250名客戶的信息,涉及金額200億美元。為表示誠意,UBS同時還對公司內部一些涉嫌幫助客戶逃稅的職員提出訴訟。
本應該,此事告一段落。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在保守客戶秘密與打擊避稅行為之間,瑞士政府最終倒向了美國一邊。
8月中旬,美、瑞達成第二個重大的法律方面的和解協議:瑞士政府改變過去的抵制態度,由UBS向美國國稅局提供大約4450個涉嫌通過秘密賬戶逃稅的美國客戶的身份信息,并要求其他瑞士的銀行采取類似行動。據初步統計,存在問題的賬戶資金規模超過180億美元。而美國方面則表示暫時放棄追查5.2萬名客戶(但保留未來重啟司法程序的權利)。
嚴查偷逃稅款是美國政府所一貫堅持的。美國億萬富豪沃爾特·安德森就曾是美國歷史上偷逃稅款最多的人。這位通過電訊投資起家的億萬富豪僅在1995至1999年間所逃的聯邦和地方個人所得稅的金額就高達2.1億美元。最終,安德森被判入獄9年。
而通過海外銀行避稅在美國更是流行。傳統的避稅天堂多指瑞士、列支敦士登、盧森堡、西薩摩亞、百慕大群島、巴哈馬群島以及英屬維爾京群島等43個國家或地區。這里存放和管理的金融資產總共約有10萬億美元。全球50%的資金經這些避稅天堂中轉。世界首富美國自然難免巨額損失。
其實,想要從瑞銀得到這份名單的不只有美國國稅局,一些富翁的前任配偶、債權人和從前的商業伙伴都有此打算。目前,一些律師目前已經接到了不少客戶的委托,為他們追繳前任配偶或商業伙伴秘密藏匿在海外的部分資產。
盡管是自己壞了規矩,但是UBS主席卡斯帕爾·菲利戈爾仍堅稱,UBS此舉并非不義,因為這些客戶并非“無辜受害者”。
菲利戈爾說:“他們很清楚自己想要隱藏什么,并且相信銀行可以幫他們做到這一切。但是現在我們要糾正這種想法。”因為,銀行并沒有責任去確定客戶是否支付了稅金。
不管菲利戈爾的言辭多么正義,仍挽回不了受損的信譽。專家認為,向美國政府妥協,意味著瑞士的銀行可能面臨外國稅務機關的壓力,客戶可能會日益意識到,將資金存放在瑞士未必保險。
面對傳統優勢的喪失,卡斯帕爾·菲利戈爾也無奈地表示,UBS今后也只有通過提高服務質量和業績表現重樹其全球領先銀行的形象。
為了將信譽損失減少到最小,菲利戈爾還以“客戶通過銀行逃稅的行為除了美國以外并不在其他國家常見”為由,表示他并不同意在未來和其他國家達成客戶信息互換的方案。
盡管菲利戈爾努力辯解,但是這樣的表態顯得那么蒼白無力。對于UBS來說,從提供名單給美國政府的那一天開始,這里將不再是牢不可破的保險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