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爾德投機中,格蘭特總統成為受到愚弄的人物,并在無意中成為幫兇。
縱觀歷史,騙子俯首皆是,但能成為大騙子的卻并不多。因為大騙子必須是高明的心理專家、賭徒、局面控制者,他需要具備制造信息嚴重不對稱的能力,從而讓一部分人因為無知而上當。美國歷史上曾經有一位被稱為“大吸血鬼”的騙子,這位名叫古爾德的家伙欺騙的不僅是市場、合伙人,甚至包括當時的美國總統。他的行騙手段表明,在最具風險與高收益的金融騙術里,政府扮演的角色舉足輕重。
1869年由古爾德和他的搭檔菲斯科在紐約市場上主導的黃金投機案被稱為是“華爾街歷史上最大膽的一幕”。當時美國剛剛結束南北戰爭,還沒有實施金本位制,金幣和綠鈔同時流通,普通人只需交納少量保證金就可以在黃金市場購買數額龐大的黃金,這種杠桿效應使黃金投機成為了最危險,但同時也是回報最為豐厚的投機活動。古爾德的計劃是買斷紐約黃金市場的所有黃金供應,操縱黃金價格而獲利。并且,古爾德幾乎實現了這一大膽的想法——他幾乎收購了美國市場上所有的黃金,基本上控制了金價——但還差一步:當時美國國庫還有不少黃金,如果政府拋售黃金,金價勢必會下降。
于是古爾德打算控制政府。這并非異想天開——他曾經有過賄賂政府官員并獲利的先例。美國總統是正直的,但是古爾德仍有辦法:他設法結識了當時的總統格蘭特的妹夫科賓,通過這位妹夫的幫助,他是南北戰爭中的英雄,但對金融卻一竅不通的總統相信:提高金價可降低小麥在歐洲市場的美元價格,從而增加出口量,這對美國農民有幫助。同時,古爾德也賄賂了財政部長的助理,讓他站在“政府不該拋售黃金”的陣營里。最終,黃金價格果然按照古爾德的設想持續攀升,古爾德不斷獲利。
亨利·亞當斯在1871年寫道:“在所有的金融投機中,操縱黃金市場是最輝煌的,但也是最危險的,也許正是這種輝煌和危險,使得古爾德對其極為著迷”。而古爾德的這場膽大妄為的戰斗能夠開展,和格蘭特總統有莫大關系。在古爾德投機中,格蘭特總統成為受到愚弄的人物,并在無意中成為幫兇。
格蘭特總統相信了古爾德的黃金理論,錯判了金融市場。后來,《紐約先驅報》的觀察家在社論中揭露了黃金囤積的陰謀,并呼吁財政部立即采取行動。格蘭特看到了,并且得到了旁人的提醒,但這位在戰場果敢無比的將軍,卻采取了非常委婉的方式去處理,只是讓格蘭特夫人在給科賓夫人寫信時表達一番被愚弄的憤懣之情。于是,本該當機立斷解決的錯誤,卻被拖拖拉拉多日,直到歷史上非常著名的“黑色星期五”。那天,紐約黃金交易所一片恐慌,金元貼水率飆升,這才引起了格蘭特的疑心,他終于命令財政部長拋售黃金,從而控制了黃金市場的行情。
盡管格蘭特總統最終采取了制止行動,才沒有引發更為嚴重的后果,但整個事件在華盛頓和紐約造成極壞影響。而格蘭特是否與此有牽連的問題也引起了廣泛的猜測,共和黨人阻撓了傳訊格蘭特夫人和格蘭特的妹妹出庭對證,但卻隱瞞不住總統夫人曾收到一包現款的證據,這鬧得滿城風雨。格蘭特以其潔身自好逃脫了干系,但在一本傳記中,作者評價說:“格蘭特與古爾德等人的接近,及其妹夫科賓扮演的丟人角色,不僅嚴重損害了他的個人形象,也敗壞了政府的形象。在格蘭特時期,聯邦政府的威信可謂是江河日下,而整個美國社會也仿佛得了一場重病”。
順便說一句,古爾德最后逃脫了,因為他在政府干預前從總統的態度上提前揣摩出了總統的意圖——不用說,這又是通過總統身邊人完成的。他在市場價格最高時“跑路”了,留下的只是無數張破產者的苦臉。
(作者系專欄作者,本文只代表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