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90年代,沃倫伯格家族控制的企業市值占整個斯德哥爾摩股市的40%,直接或間接地控制了瑞典國民生產總值的1/3。
論財富數字,沃倫伯格家族或許比不上瑞典首富、宜家老板英格瓦·坎普拉德,但若論對整個瑞典經濟、政治的影響力,沃倫伯格家族絕對是瑞典名副其實的“無冕之王”。
這個家族的歷史比瑞典皇室貝爾納多特家族還要悠久。19世紀90年代,沃倫伯格家族控制的企業市值占整個斯德哥爾摩股市的40%;該家族直接或間接地控制了瑞典國民生產總值的1/3。著名傳記作家凱迪·馬爾頓將沃倫伯格家族稱為“最成功的資本帝國典范?!?/p>
有人說,“在瑞典商界,沒有哪件事情沒有沃倫伯格家族的參與”。事實上,不僅僅在瑞典,很多全球大公司的背后,都有著沃倫伯格家族的身影:從歐洲最大電力工程公司ABB到全球最大滾珠軸承制造商SKF、從家電制造巨頭伊萊克斯到醫藥企業領頭羊阿斯利康、從航空公司SAS到造紙公司STORA、從薩博戰斗機到愛立信手機……甚至連運營北歐地區最大的聯合證券交易市場的0MX集團,在2007年被納斯達克收購前,也是該家族旗下的產業。
這些全球一流的大公司們,每年為沃倫伯格家族貢獻超過250億美元的收益。
航海者的眼界
歷代接班人幾乎都有航海經歷,冒險精神和豐富的閱歷是他們必備的素質。
1816年,安德·奧斯卡·沃倫伯格出生在瑞典洛克森湖畔的一個書香門第。作為家中最小的孩子,小安德倍受寵愛。但他對讀書不感興趣,一心想要當水手。15歲那年,安德登上了一條開往美國的航船,開始了海上漂泊。
17歲時,安德的父親去世,他開始幫助母親打理遺產,其理財天分開始顯露。他沒有讓母親把錢鎖在保險箱里,而是鼓勵她向親朋好友們放貸,每月收取5.5%的利息。放貸生意一直做得很紅火,1846年,安德又繼承了父親的一部分股份,于是摩拳擦掌,準備做一項大的投資。
由于熱愛航海,安德看好造船業和航運業的發展前景。他的第一筆正式投資是專門在連接斯德哥爾摩和哥德堡的約塔運河上從事航運的蒸汽船。這項投資為安德掙了一大筆錢,也為沃倫伯格家族的事業奠定了基礎。
年少時的航海經歷影響著安德的一生。在他看來,一輩子待在一個地方的人,眼界不可能開闊,思想自然保守。后來,沃倫伯格家族的歷代接班人幾乎都有航海經歷,冒險精神和豐富的閱歷是接班人必備的素質。
40歲時,安德創辦了斯德哥爾摩私人銀行。在那之前,瑞典是不允許私人經營金融業的,但安德說服了議會,斯德哥爾摩私人銀行成為瑞典第一家現代銀行。安德將銀行吸收到的存款投資到自己看好的行業,比如造紙、機電、鐵路等。
那正是瑞典的工業化剛開始起步的年代,斯德哥爾摩私人銀行為急需資金的企業提供了寶貴的財務支持,同時,也借機成為眾多企業的股東。
1886年,安德去世,將家業交給長子納特,4年后,三子馬庫斯也加入了家族生意。納特的興趣不在商業、而在政治,他后來成為了瑞典外長,而馬庫斯則是著名的商業奇才。
兄弟二人剛接手時,家族投資的許多工廠都處于虧損狀態。馬庫斯做的第一件事是重組家族控股的礦用車生產商阿特拉斯。當時,這家公司資產100萬克朗,負債卻高達400萬克朗,還以每年50萬克朗的速度虧損。馬庫斯成立了一家名為新阿特拉斯股份公司的新公司,新公司以100萬克朗的價格買下舊公司,同時接收了近300萬克朗的債務。新公司開張后,立刻關掉了舊公司兩家虧損的分廠,將錢集中投入到一家效益較好的分廠。在這番并不復雜的重組后,阿特拉斯重新煥發了生機,后來成為世界領先的工具生產商,現在仍是沃倫伯格家族的重要產業之一。
馬庫斯做的另一筆“漂亮的買賣”,是把家族旗下一家經營困難的鐵礦公司賣給了規模比自己大得多的SKF軸承公司,但他要的不是現金,而是SKF的股票。眾所周知,SKF現在也成了沃倫伯格家族控股的企業。
1927年,馬庫斯的兩個兒子雅各布和小馬庫斯(昵稱“多迪”)成為家族第三代掌門人。多迪是家族歷史上另一位著名的商業天才,他以強硬的作風出名。
在接掌家族生意前,多迪當過炮兵軍官,還曾是瑞典國家網球冠軍。二戰期間,他代表瑞典政府同英、德兩國進行商業談判,這次談判充分顯現了他的商業才華,也提高了沃倫伯格家族在瑞典乃至整個歐洲商界中的地位。
多迪是執掌家族生意時間最長的一位掌門人。直到1982年去世后,他的次子彼特繼位,擔任家族核心機構——銀瑞達的董事長,正式成為第四代掌門。
1996年,彼特退休,他的兒子小雅各布和侄子馬庫斯(昵稱“赫斯基”)接手,成為第五代掌門人。
比起他們的父輩來,小雅各布和赫斯基受過更國際化的教育:前者擁有沃頓商學院的MBA學位;后者則獲得了美國喬治敦大學的科學學士學位。但二者仍然具有典型的“沃倫伯格家族性格”,尤其是小雅各布,他繼承了祖父強悍的個人意志,并牢牢記著祖父的訓導:“在那些重要的時刻,你能依靠的永遠只有你自己。”
小雅各布熱愛高山速降滑雪、每天清晨在健身房鍛煉,同時,也很努力地工作。他說:“總會有人說,你能有今天,只是因為你生在了沃倫伯格家族里。他們這么說我已經習慣了,反駁他們的唯一辦法就是拼命工作,以證明我比他們更優秀?!?/p>
壞運道好機會
家族創始人安德說過這樣一句話,“好生意總是在壞運道下做成的”。
1916年,由于瑞典法律禁止銀行擁有公司股權,斯德哥爾摩私人銀行被拆分成斯安銀行和銀瑞達投資集團。之后,沃倫伯格家族主要通過銀瑞達持有其他公司股權。
在2008年的金融風暴中,全球很多富豪有超過半數的資產被卷走,但銀瑞達的股價僅僅下跌了~成。
這樣的幸運并非第一次眷顧沃倫伯格家族。事實上,這個家族一向善于在低迷的世道中掘金。家族創始人安德說過這樣一句話:“好生意總是在壞運道下做成的”。
19世紀80年代,瑞典經濟經歷了一次衰退,當時,斯德哥爾摩私人銀行的許多客戶陷入流動性危機,為了挽救他們,銀行對一些企業進行“債轉股”,借此成了一大批瑞典公司的股東。
20世紀20年代的大蕭條期間,有超過1/3的瑞典公司面臨倒閉。沃倫伯格家族又趁勢收購了一批虧損企業,其中最著名的是阿斯特拉。當時,阿斯特拉是瑞典國有制藥企業,由于虧損嚴重,它將被出售,售價只有象征性的1瑞典克朗,但要承擔100萬克朗的債務。沃倫伯格家族果斷地買下了它。60多年后,阿斯特拉成為北歐最大的制藥公司,每年為銀瑞達帶來超過30億美元的收入;1998年,阿斯特拉與英國制藥公司捷利康合并,合并后的阿斯利康成為世界第三大制藥集團,并躋身全球500強。
本次金融危機,或許是沃倫伯格家族的又一次投資良機。事實上,由于有充裕的現金儲備,當2008年全球股市低迷時,銀瑞達的確在不斷增持旗下各家公司的股票。這樣做,不僅能夠降低持股成本,還能保持旗下公司股價和自身資產的穩定。
雙重股權制
雙重股權制讓看上去似乎“并不那么富”的沃倫伯格家族掌握著瑞典經濟的命脈。
在當年還是一名水手的時候,安德就去過美國新奧爾良,親眼目睹了當時美國的金融危機。危機沒有嚇倒安德,反而讓他對金融、證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后來進入金融證券行業后,安德總結了一條原則:控制一家公司,不必擁有其大部分股票,只要成為其主要股東就行。這一直是沃倫伯格家族歷代掌門人嚴格遵守的一條原則。
當然,沃倫伯格家族之所以能夠順利執行這條原則,也與瑞典股市的特殊結構有關。瑞典政府對股市實施了一種特殊的AB雙重股權制度:A股不能流通,但享有董事會的選舉權;B股可以流通,但只對現金的流通與紅利有表決權。因此,盡管B股的數量一般要遠遠大于A股,但只要掌握了A股,便能牢牢地控制住企業。
目前,瑞典有超過2/3的上市公司都發行這類股票。對企業來說,這樣做能夠確保瑞典的企業掌控在瑞典人自己手里;對政府來說,這樣做能保證這些“自家企業”更多地從國家利益的角度來安排投資,能支持政府的高福利計劃。
銀瑞達自然也實行雙重股權制度。沃倫伯格家族擁有的A股占銀瑞達全部股票的不到25%,但其擁有的投票權卻超過50%。在愛立信,沃倫伯格家族的股份享有10倍投票權,因此,盡管它僅持有愛立信全部股票的5%,卻擁有38%的投票權。在伊萊克斯,有段時期,沃倫伯格家族僅持有4%的股份,卻擁有94%的投票權。
由于擁有的股份在絕對數量上并不是很多,因此,沃倫伯格家族從未在任何富豪榜上出現過,它看上去似乎“并不那么富”,但卻掌握著瑞典經濟的命脈。
兩項繼承權分開
“長期投資”的原則也不是一成不變的。當某個行業的前景看上去會長時間低迷時,他們也會毫不猶豫地將其拋掉。
彼特·沃倫伯格曾說:“不到萬不得已,我們不會輕易放棄暫時出現問題的企業?!币坏┻x定核心業務,沃倫伯格家族所做的大多是長期投資。
2002年,銀瑞達的兩項核心投資——愛立信和ABB同時出現了問題,前者深陷虧損泥潭,而后者甚至已經面臨破產。銀瑞達的股價一度被腰斬。
這時候,沃倫伯格家族選擇的方式不是放棄所謂的“不良資產”,而是花費17億美元不斷增持這兩家公司的股票,并花大力氣改善經營。不久后,愛立信、ABB和銀瑞達的股價開始一路回升。
不過,“長期投資”的原則也不是一成不變的。當某個行業的前景看上去會長時間低迷時,他們也會毫不猶豫地將其拋掉。
19世紀30年代,由于看到其他形式的能源擁有更廣泛的前景,沃倫伯格家族賣掉了旗下幾乎所有的煤和焦炭業務。
1946年,馬庫斯出手了所有鐵路業務,轉而進軍航空運輸業。他在給弟弟的一封信里說,這意味著“從過去向未來的轉變”。
1990年、2000年,沃倫伯格家族分兩次將薩博的全部股權出售給通用汽車公司。正如我們后來看到的,這是一項無比精明的決策:20世紀90年代之后,薩博一直慘淡經營,連續十幾年虧損。因此,有人評論說,沃倫伯格家族“在最好的時機賣掉了一家虧損企業”。
此外,沃倫伯格家族在研發方面特別舍得投入,對瑞典這樣一個國內市場狹小的國家來說,這一點非常寶貴。正是靠著在研發方面的優勢,薩博在二戰中曾獲得大量政府訂單,從而得以飛速發展;對新技術的重視還讓家族在20世紀60年代、現代通信技術的發展剛露苗頭時,就收購了愛立信公司。
目前,沃倫伯格家族的大部分財富與“沃倫伯格基金”捆綁在一起,這些基金包括納特·愛麗絲·沃倫伯格基金、馬庫斯·沃倫伯格獎、彼特·沃倫伯格基金和羅爾·沃倫伯格國際基金等,總值大約450億瑞典克朗?;鸬挠猛局饕菫榭蒲袡C構提供資助,每年大約10億瑞典克朗。
沃倫伯格家族每年還會舉行一次家族高層會議。通過一種設計獨特的基金會,家族企業的股權繼承權與財產繼承權被分開了。每位家族成員都能獲得財產繼承,但只有那些真正有能力的人才能繼承股權,并負責家族企業的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