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投資機構和被投資企業之間的關系是一門學問,就像跳交誼舞,他上一步,你怎么退一步,如果互相能夠協調,就發現這場舞下來既優美,又不累……
8月中旬的一個下午,在鼎暉創投總部,面對《英才》記者的接連逼問,王功權有點抓狂——“這輪危機我們真的沒有任何策略的調整。”他把“真的”兩個字拖了一個長音。
鼎暉依然故我,但這不代表它所處的“江湖”風平浪靜。事實上,從2008年下半年到現在,創投業正經歷著落地中國以來最大的一輪調整。在金融危機的沖擊下,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投資市場走向低迷,并在今年初下滑到低谷。
數據顯示,國內今年一季度VC投資金額從2008年四季度的8.2億美元下降至3.2億美元,減少了61%,雖然二季度環比有所上升,但仍和頂峰時期相去甚遠。
順勢而為的調整,成為各家投資機構的本能反應。出擊者如紅杉資本的沈南鵬,他在去年末高調表示,“我感覺這個市場的機會可能恰恰在未來的12到24個月。”務實者如達鑫投資的徐文輝,將重點轉向了培養早期的企業……
穩健是鼎暉標榜的風格,漢庭、九陽科技、俏江南、愛國者和江西賽維等等皆是這一風格下的選擇。在2009年時間過半的節點上,在目前的經濟形勢下,鼎暉創投到底理出了怎樣的投資脈絡,又有了怎樣的行動?而面對創業板開通的新誘惑,鼎暉創投還能穩坐釣魚臺嗎?
貌似傳統的非傳統
汽車租賃行業算不算傳統行業?如果你簡單地說是,王功權定會跟你急。
金融危機為傳統產業吸引投資打開了“一扇窗”。
最典型的莫過于餐飲業,今年上半年,就有復星醫藥投資5600萬元,入股中式快餐連鎖——湖州老娘舅餐飲。2008年至今,國內餐飲業吸引了超過15億元的風投資金。
“一些模式在發達國家很成熟,但我們才開始,像餐飲連鎖,你說傳統嗎?”王功權瞪大了眼睛,頓了頓,“在歐美,大的餐飲、賓館都是連鎖的,而我們連鎖服務的質量,密度,跟國際上比都差遠了。我們所說的傳統應該是在中國已經存在很久,既沒有模式創新,也沒有技術創新。”
汽車租賃行業算不算傳統行業?如果你簡單地說是,王功權定會跟你急。2009年下半年,鼎暉創投只投資了一個項目——上海一嗨汽車租賃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一嗨)。汽車租賃,聽上去一個很地道的傳統行業,具體到這個項目,王功權覺得事實并不如此。
一嗨的“非傳統”表現在:在全國范圍內,一個人可以在這個城市租車,然后可以開到另外一個城市去還。乍一看,這個服務沒什么技術含量,但“難的是嚴謹的管理”,比如各個地方的交通管制、道路信息以及租車者的信譽問題等。難得的是,一嗨的創業者曾經在美國就是為類似的公司提供標準化管理的專業人士。
今年上半年,鼎暉只投了3000多萬美元,這在VC中實在算不上“大方”,同期賽富基金豪擲4000萬美元,張江高科更以8780萬美元榮居榜首。在所有VC投資的總盤中,鼎暉的份額絲毫不顯山露水。
鼎暉創投一直在演繹穩健風格的另一面——謹慎。新能源是VC趨之若鶩的行業,而王功權卻要“挑刺”。雖然前幾年鼎暉創投也對新能源青睞有加,大投入后大收獲,但現在發現,在一些新能源產業鏈上,很多環節實質上是傳統產業和產品,卻也打著新能源的旗號。
王功權曾對《英才》記者說,他選項目沒有“條條框框”,要因人因事而異。而兩年之后的今天,東北人王功權要增加一條,就是對東北的企業要保持一份敬畏之情。
“東北人熱情洋溢,膽子大,說話氣壯山河,所以這中間不容易判斷東北企業的經營細節是如何落實,如果去追問,他會從文化理念上認為你對他不信任。”王功權將此歸因為東北文化和商業文化的差距,而這讓他在投資東北企業時保持一份謹慎。
對一個投資機構而言,再沒有比投資企業臨上市前出問題更懊惱的了,而這樣的事今日資本卻攤上了。最近,今日資本投資的真功夫因為蔡達標家族管理權之爭,總部一度停業,而就在幾個月前,公司準備上市的計劃還被管理層提及。
如果這個事情讓鼎暉創投遇上,會怎樣呢?
“投資者面對這樣的情況是很尷尬的,”王功權撓撓頭,這件事也提醒了他,“對于投資的公司存在的潛在問題應給予及早的認識,并且要針對這些問題做一些調適性的安排,甚至是一些防范,也許這樣就可能不會讓事態惡化。”
實際上,處理投資機構和被投資企業之間的關系是一門學問,王功權打了一個比方,“就像跳交誼舞,他上一步,你怎么退一步,如果互相能夠協調,就發現這場舞下來既優美,又不累,而不協調大家都挺累,舞也沒跳好。”
王功權對鼎暉創投能“跳好舞”有底氣。他認為,鼎暉創投的自我調適能力更強一些,“一些創業企業在快速成長的過程中不停地變化,我們特別予以理解和體諒,然后針對這些情況來調整雙方的關系,找到比較好的互動平衡點。”
退出會在一年以后
創業板開通在中國這樣一個經濟敏感時期,甚至還有給國慶獻禮的味道,未來不可預測的因素仍然很多。
對于前期苦苦尋找退出路徑的很多創投機構而言,創業板的推出無疑是好消息。深創投總裁李萬壽曾感慨道,有了創業板,必然會刺激創投機構加快對中小企業的投資。
事實上,在7月26日申報創業板上市申請的108家企業中,創投機構的覆蓋率達50%以上。其中,力合創投達3家,軟銀創投、同創偉業、傳隆資本、松禾資本等都有1-2家上報。
“我也特別想用有很大變化這樣一個說法來回應你,顯得我們生活色彩多一點,但我實在不知有什么變化。”王功權兩手一攤,幽默了一把,但乍一聽,著實不能理解,別人蠢蠢欲動,鼎暉卻按兵不動,要知道鼎暉創投手中的創業板資源一點都不比其他機構少。
“我自巋然不動”究竟是免俗,還是另有隱情?
王功權有顧慮。迄今為止,世界上很多國家都設有創業板,但除了美國的納斯達克成功了之外,日本、新加坡、英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創業板都做得差強人意,市場幾近萎縮,以至于融資的功能都在經受考驗。
中國的創業板會不會成功?王功權經常思考這樣一個問題。他思忖,創業板開通在中國這樣一個經濟敏感時期,作為一個推動經濟增長的步驟和中小企業融資渠道建立起來,甚至還有給國慶獻禮的味道,未來不可預測的因素仍然很多。
還有不確定的是“創業板會形成什么樣的一種性格?會是激進呢,穩健呢,還是瘋狂呢?一個產業在內地、香港和美國上市,可能的市盈率表現大家部有經驗,但創業板到底會怎樣我們沒有把握,所以我們沒敢輕易地拿哪個公司來推。”王功權說需要觀察一個時期,然后再決定什么樣的企業在哪里上市合適。
在融資壓力下,盡可能地回籠資金,是今年很多創投機構的打算,而手中尚有3.5億美元未投完的鼎暉創投的日子相對過得寬裕一些。“鼎暉沒有大規模退出的壓力,既不需要用這個證明自己,也不需要用這個回籠資金,”王功權預計鼎輝會在明年底、后年初考慮退出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