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經濟跌宕起伏的一年,在這場誰也無法獨善其身的經濟危機中,不僅考驗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抵抗風險的能力,還考驗心態和應變能力。
2009年大連夏季達沃斯主題為“重振增長”,而去年的天津夏季達沃斯的主題為“下一輪增長浪潮”。《英才》記者對近百位參會企業家進行了一項關于“中國經濟復蘇預期”的調查。超過一半的企業家認為,中國經濟將出現U型平滑回升;三成企業家認為會是V型反轉的強勁上揚;還有近兩成認為會是W型震蕩的二次探底,一成不到認為會是L型。
在對未來一段時間,對自己所處產業的發展趨勢進行判斷,有近八成的企業家選擇了“謹慎樂觀”。與之相對應,在預測自己企業今年全年的業績預期時,近五成的企業家選擇了“微幅增長”;四成企業家選擇了“大幅上升”,其余則選擇了持平或下降。
關于未來中國經濟復蘇的不確定因素中,企業家的選擇從全球經濟形勢到通脹壓力、政府的經濟政策等比較分散,而“中國經濟需要結構性調整”是提到頻率最高的一個因素。
超過五成的企業家近期有實業投資的計劃,兩成多企業家有股權投資的計劃,另有兩成企業家既有實業投資也有股權投資的計劃。

在對2010年經濟形勢做判斷時,所有被調查企業家均認為將好于2009年。
從本次調查中,我們看到,雖然中國經濟開始逐步的復蘇,但復蘇的路途將走多遠,是否會經歷一個反復,企業家有所分歧。企業的投資意愿較為強烈,越來越多的傳統產業開始涉足股權投資領域。
在傳統行業與新興產業中,企業家對今年的前景預期涇渭分明,新能源、投資、互聯網等行業企業家普遍較為樂觀。
在隨后的采訪中,我們發現,經歷過危機之后,企業家們沒有了,快速擴張期的膨脹與焦慮,更多是反省自身的短板,并開始沉下心來思考如何在紅海中提高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如何尋找到藍海?最終的一個問題是,怎樣才能重新實現增長的曲線,并做到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