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之戰就是第三次世界大戰,貨幣的戰爭最終演化成了黃金戰爭。黃金究竟是什么?人類的命運和黃金究竟有什么關聯度?放在金融危機的情況下來思考,或許可以得出真相。
本書作者瑞士人費迪南德·利普斯不是暢銷書作家,甚至也不是經濟學家,而是一位有50年實踐經驗的銀行家,對貨幣歷史的研究長達30年,他曾是羅斯柴爾德銀行的前首席執行官和瑞士一家私營銀行的老板。難得可貴的是,本書不是自傳,也不是學院派的理論,而是建立在終身經營基礎上的堅定信念。
利普斯認為黃金是經濟穩定的定海神針,但很多人錯誤地理解了黃金的故事,讀不懂貨幣的歷史。此書不僅編撰了黃金戰爭的歷史,而且描述了創建“世界語貨幣”的失敗史,作者指望本書幫助年輕人去了解貨幣的歷史,將當前歷史的終點轉變成歷史的起點。
黃金是唯一的貨幣,利普斯的這一觀點得不到政治家們的支持,政府不能印制或者制造黃金貨幣。黃金和自由是不可分開的,他認為目前美國的貨幣體系一塌糊涂,是對法律秩序和文明禮儀的一種侮辱,還威脅到了公民的自由。
民眾對黃金的所有權并不是一種過分的奢望,而是個人的自由。少數金融界精英為了自己的利益,通過不正當的手段操控了世界貨幣系統,竊取了全世界老百姓的存款。自古盜亦有道,這些精英利用了人們對黃金的無知,把自己打扮成正義的化身。在人們對他們的膜拜中,他們每天都在把手伸向這些匍匐者的錢袋。
《世界是彎的》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全球化的貿易讓世界是平的,全球化的金融讓世界是彎的。金融市場一直被一種不確定的、不完全的信息困擾著——缺少透明度,到處都是投資者和交易者不知道或無法知道的事情。世界金融市場到處充斥著秘密競爭、秘密交易以及緊張的氣氛。銀行家看不到盡頭,看不到真相,他們遭遇最多的是風險。誰說世界是平的,誰就是圈外人。
《后美國世界》
大國就像電視劇中的女主角,在國際舞臺上的進進出出都驚天動地。但今天,權力正在轉移,世界正逐漸脫離美國的經濟支配,邁進一個多元勢力共同支撐的后美國世界。世界上所有的國家都不再是客體和旁觀者,而是自己掌握命運的博弈方。而且,權力正在從國家流散到其他行為體,在新時代里,組織和個人的能力增強了,等級制、集權化和控制力則正遭受侵蝕。
《小心廣告》
有誰能把商業和散文結合起來?是本書作者。這位作者本是作家,開有廣告公司近20年,積累了一肚子的真相、內幕,也寫了幾十年的文章,文風很辛辣。這是一種新的寫作模式,既然有職場小說暢銷,就應該有廣告散文。消費者整天被廣告所包圍,所騷擾,而廣告的秘密消費者不得而知,可消費者不是掏錢的機器,讀了本書,至少是一種復仇,但需要復仇的對象不只是廣告一種。
《未來是濕的》
干涸意味著生命的枯竭,而濕的東西,具有活的特性,生命的特性,互聯網也如此是濕的,是一個生命空間,誕生新的有機體。很多人聚在一個村里,共同編寫一本字典,隨意交友,自己出版刊物,充滿了人情,關注生命的意義,彼此溫暖。
互聯網在用青春的金線、幸福的纓絡編織世界各地的人們,讓人間充滿濕乎乎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