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評論認為,思文凱此時離開愛立信,是因為愛立信在經過百年歷史之后,遇到了新的瓶頸。
6年前,互聯網經濟泡沫危機之后,“鎖匠”出身的思文凱選擇了“受命于危難之間”,掛帥全球無線通信翹楚愛立信CEO;6年后,在同樣嚴峻的全球經濟衰退之時,酷似美國明星施瓦辛格的他卻做出了迥異的選擇。
6月25日,愛立信公司宣布,思文凱將于明年1月1日正式卸任,其CEO職務將由原任愛立信CFO、執行副總裁衛翰思接替。據報道,離開愛立信后,思文凱的下一站將是完全陌生的領域——出任英國石油公司(BP)的董事長。實際上,2003年4月,思文凱從生產安全鎖的AssaAbloy集團“轉行”到電信領域,已經面對過一次陌生了。那一次,他大規模縮減成本,銳意改革,使愛立信從設備銷售商轉型為完整的通信解決方案提供商,從而帶領愛立信走出虧損困境。以致在他的任期內,愛立信在全球市場的份額逐步上升,多年穩坐無線設備商老大寶座。
對于思文凱的此番謝幕,有國外券商認為,其主要原因緣于投資人對愛立信管理層的不滿,并附以言之鑿鑿的數據——今年愛立信第一季度凈利潤同比下降35%。
但熟悉思文凱的業內人士均表示,上述觀點站不住腳。“此次離職其實是激流勇退,思文凱是要帶著掌聲和鮮花離開。”
現實情況也說明了這一點:在愛立信的兩大股東Investor及Industriv rden強烈要求下,離職后的思文凱還將長期保留愛立信董事會成員身份。
其實,對于思文凱個人來說,轉換環境無可厚非。此前就曾有坊間傳聞,自從做了愛立信的CEO之后,思文凱雖有別墅和豪華游艇,但享受的時間幾乎為零。而且,57歲的他可謂功成名就,名利不愁,他最需要的只是更多不同的經歷與歷練,而出任英國石油董事長將會是另一番境地。事情的重點是愛立信公司未來的發展。
分析師們普遍認為,經過思文凱六年的治理,愛立信現在正處于一個穩定的循環之中,后思文凱時代的愛立信戰略不會發生巨大改變。基于這個觀點,在思文凱謝幕消息公布后的一周內,愛立信全球總部所在地——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股市的股價并無大變化。
但的確有不一樣的觀點傳出。有評論認為,思文凱此時離開愛立信,是因為愛立信在經過百年歷史之后,遇到了新的瓶頸。
眼下,傳統電信設備市場的利潤非常微薄,移動通信設備市場不斷萎縮——僅今年一季度就下降了9%。低利潤之外,愛立信還要應對競爭對手越來越激烈的挑戰。這些競爭包括:在北美市場面對諾基亞-西門子收購北電網絡的核心無線資產后的競爭壓力,還有跟華為、中興等后起之秀不斷地爭奪市場份額。
《財富》發表文章稱,新任CEO衛翰思對全球經濟低迷有著更直接的切身體會,他將面臨新、老競爭對手更激烈的競爭。
但愛立信本身似乎相對樂觀。思文凱聲稱,愛立信大部分運營商財務狀況健康。衛翰思則說:“我們的競爭優勢是技術領先,我們將以最好、最強大的技術同對手競爭。”畢竟,作為全球第一大無線設備商,3G時代下的愛立信將如何在經濟危機中前行,是愛立信避不開的話題。
如今,離思文凱正式離職還有半年時間,愛立信正在向電信服務轉型。在衛翰思接管權杖后,能否領導愛立信在危機中完成接力賽,再創輝煌,還有待時間考驗。
值得欣慰的是,衛翰思自2003年主管愛立信電信專業服務部門以來,使得該業務在集團總銷售額中的比重高達三分之一,業務量增長三倍,并斬獲可觀利潤。這些無疑將為愛立信的明天增添一份籌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