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二季度,油氣行業50宗最大交易的總價值為480億美元,其中242億美元是由以中國和俄羅斯為首的新興經濟體的公司支付的。
從東南亞的新加坡,到中東的伊拉克,再到南美的阿根廷……今年6月以來,不斷地冒出中石油在世界各地參與收購石油項目的消息。這一連串讓人眼花繚亂的動作背后,中石油在推進怎樣的海外擴張戰略?
在全球遭遇經濟危機,并逐漸復蘇的階段,以中國、俄羅斯為代表的新興國家成為全球油氣資源的最大買家。根據全球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普華永道的數據,今年第二季度,油氣行業50宗最大交易的總價值為480億美元,其中242億美元是由以中國和俄羅斯為首的新興經濟體的公司支付的,此類公司在去年的交易總值中僅占五分之一。
中國國企的海外并購獲得了國家政策層面上的支持。國資委主任李榮融最近在全球智庫峰會上表示,中國必須積極融入并推進國際化進程,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公司、大企業、大集團。
但是,差距還是很大。中石油集團2008年利潤為1348億元人民幣,而埃克森美孚是全球第一大上市公司,其2008年的利潤達到創紀錄的452億美元(超過3000億人民幣),甚至比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家國內石油巨頭的總和還多。要縮小差距,并購是最快捷的方式。
在5月召開的中石油2008年度股東大會上,董事長蔣潔敏就明確表示,當前已是進行海外業務并購的一個好時機。在那次大會上,中石油發行1000億元債券融資的方案得以通過,這為其大規模的海外擴張提供了資金支持。
賺2美元的“苦力錢”
中石油與魯邁拉的合作形式,實質上為伊拉克未來其他油田項目建立了一個范本。
6月30日,中石油聯合英國BP,競得伊拉克最大的油田魯邁拉20年的服務合同。這單生意引發了最多的關注和爭論。
有專家覺得不值,因為他們并沒有獲得該油田的控制權,只是賺了扣除成本之后每桶2美元的“苦力錢”。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韓曉平拿著伊拉克的地圖,卻異常的興奮,“這塊全球第六大油田,擁有極佳的地理位置,是過去我們想也不敢想的?!?/p>
魯邁拉臨近海灣,不僅有利于提高開采率,而且運輸方便,這將大大降低其開發的成本。韓曉平說,雖然目前中石油只是拿到了一個利潤微薄的服務合同,但是因為中國是其原油的最大買家,未來還有很大的空間與潛力進行其他方面的合作。
此次伊拉克競拍標的為6個油田和2個氣田為期20年的合同,總共有430億桶原油儲量,約占伊拉克原油總儲量的37%,魯邁拉是第一個競標項目。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中東問題專家李國富認為,為了保護本國的主權,伊拉克不會愿意本國的石油由別國來控制,這次舉行的2003年以來伊拉克政府首次大型能源招標,中石油與魯邁拉的合作形式,實質上為伊拉克未來其他油田項目建立了一個范本。
走出去,中石油還提出要加強與重點資源國的國家石油公司、國際大石油公司的合作。在伊拉克項目上,中石油聯合英國B P共同競標,在韓曉平看來,是非常明智的選擇。因為在歷史上,伊拉克的巴士拉地區就是由英國人占領的,英國人了解那塊區域,這將大大降低未來項目的各種風險。
原油儲備一直是石油公司重要的生存指標。除了沙特阿美石油這樣的公司(沙特、委內瑞拉等國家擁有全球80%左右已探明的石油資源),即使是全球最大私營石油公司??松梨冢漠a量也僅占世界原油日產量的3%左右。
所以,有分析師認為,石油巨頭正面臨著必須發現新的重大油氣供應的挑戰。中國是一個缺油的國家,50%的原油供應需要進口,中石油更需要進行原油方面的儲備,努力擴展自己的供應鏈。但進行石油的海外并購,無疑會遇到政治、法律等方面的風險,但韓曉平認為,美國在奧巴馬執政后實行的新能源革命將是未來最大的潛在風險。
一些專家原本預測未來石油的價值應該在70美元一桶,但美國如果能發展新能源,或者通過開發自身天然氣資源,而不再依賴外部的石油資源,那么石油作為能源的價值就會大大降低。
當然,因為“石油不僅是一種燃料,還是一種化工用品,它的需求還會存在,但強度不會像現在這么高”韓曉平說。所以,未來低成本的油田能生存,高成本的油田就沒有活路了。
另外,并購中的風險防范也很關鍵。美國眾達律師事務所合伙人陶景洲正在經手一些中國石油企業海外并購的法律項目,他認為:“中國石油企業的海外并購需要更加理智,如何評估并購資產的價值,防范并購中存在的各種風險,都需要重視,并購不能僅憑熱情,更需要理性的分析?!?/p>
打造綜合型能源
公司完善上下游的產業鏈,打造綜合型的能源公司,成為石油公司規避風險的一個重要方向。
從2008年7月全球原油價格超過140美元一桶,到去年下半年狂跌近2/3的價格,原油價格的起伏不定讓石油巨頭的業績也上下起伏。
石油價格上漲,原油開采業務盈利;石油價格下降,開采虧損,煉油等中下游業務卻因為成本低而獲利。因此,完善上下游的產業鏈,打造綜合型的能源公司,成為石油公司規避風險的一個重要方向。
1999年,埃克森與美孚重新組合,合并后的??松?美孚在石油開發、生產、精煉、營銷、化工產品生產等領域基本上都處于全球領先位置,公司規模更大、業務更多元化后,從而更有利于抵御油價變動的影響。
中石油此次收購的戰略方向上,從油田到煉油廠,產業鏈的上中下游都涉及。在中石油集團的規劃中,中石油將用8—10年時間,基本建成覆蓋中亞、非洲、南美、中東和亞太的五大油氣合作區,使其海外油氣作業當量達到2億噸規模。
國泰君安石化研究員楊偉告訴《英才》記者,收購上游的油田,提高自身的原油儲備,具有長期戰略的意義;對中下游的投資則有利于中石油完善自身在采油、煉油等業務的配套,提高業績,從而成為經濟不景氣中的一個解震器,能在短期內對公司的經營層面起到作用。
而在中石油的業務結構中,中下游是一個更為薄弱的環節。同樣是在6月,中石油收購新日本石油公司大阪煉廠部分股權獲批。
成本結構、管理效率、人才這些都是中石油亟需解決的內部問題。埃克森美孚前任CEO李·雷蒙德就曾說,公司能始終保持盈利,關鍵在于一直將注意力集中在三件事情上:技術含量、管理資源和金融資源。
當競爭對手將注意力集中在全球擴張的時候,??松瓍s將實現利潤放在首位,在各個方面都以成本的最小化為目的。這也正是??松梨谠?008年的低谷卻創造利潤新紀錄的重要原因。
在??松梨诳磥?,并購只是眾多機會中的一個,公司預計在今后的5年里將向新項目投資1290億美元,包括油氣勘探和石油精煉等各個領域。
如何提高利潤,實現精細化增長,對資源型企業同樣重要。今年初,中石油提出將煉油業務發展為重要的利潤增長點,提高化工業務盈利能力。蔣潔敏也表示,海外并購一方面要考慮中石油整體的發展戰略,同時要考慮到項目的協同性,以及投資回報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