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追捧為“復制巴菲特最成功的中國人”,但斌曾用玫瑰上的刺深深扎疼了投資者的心。
他曾被國內媒體譽為“私募大鱷”、“中國復制巴菲特最成功的人”,卻在2008年金融風暴之下頂上了“最差私募”的帽子;他是一個在資本市場上縱橫捭闔的私募基金經理,卻將文字玩味得爐火純青,讓灰色的理論綻放出了艷麗的光彩。他就是但斌。約訪的時候,他正要去參加素有“私募元老”之稱的曉揚投資董事長楊駿的追悼會。但斌和楊駿并未深交,卻和很多在當今資本市場上有名有姓的人一樣,將手中的工作暫放一邊,從全國各地飛赴追悼會現場跟楊駿道別。
追悼會上有三四百個神色凝重的男人,他們大多是桀驁不馴、靠自身的判斷力和價值觀、靠智慧賺錢的私募基金經理。但斌說,如果不是楊駿身上獨具的人格魅力,如果沒有大家對他發自內心的感情,不會有這么多人去送他。
這或許是私募基金經理與公募基金經理最大的區別。
與公募基金強調投研團隊不同,私募基金是一個有著獨立人格精神的行業,多數私募基金強調的是明星掌門人的口碑效應,私募基金掌門人往往擁有獨特的投資理念。
堅守長期價值投資
“投資是你自己跟自己比,你自己跟自己的內心比,你自己跟自己的遠見比。”
《時間的玫瑰》是詩人北島的一部文集,但斌用它來演繹投資,“我們的人生短暫,就像玫瑰,花開一季,匆匆凋謝,因此,我們應該如何進行投資就顯得尤為重要。”
找到心目中的“皇冠明珠”,然后以適當的價格買進并長期持有,這是但斌的投資理念。在但斌心目中,優秀的企業不在于有多少錢,而取決于其是否有靈魂、看法和價值。“企業是否有巨大的市場空間,是否有一個執著、熱情、有理想的企業家,是否有屬于自己的內容生產能力,是它持續發展的根本。”
“投資無秘密,那些好企業就在你面前,比如可口可樂,很多人都在喝;茅臺好,全中國人都知道。我能看到的,別人都能看到,但投資最難的是堅持。”但斌說。
有人曾說,茅臺在中國投資界已經深深地貼上了但斌的標簽,因為但斌總是喜歡拿茅臺說事。貴州茅臺(600519.SH)一直以來都是中國股票市場價格最高的股票之一,無論是熊市還是牛市,但斌每次給朋友推薦茅臺的時候,都會被人反問“你怎么給我推薦價格這么高的股票?”
“你問他們茅臺是不是好股票,他們說是,但是讓他們自己決定,可能永遠都會找出不同的理由不買這樣的好股票。可如果在過去任何一個歷史高點持有到現在,都將是巨大的回報。”
一直以來,貴州茅臺的股價爭議頗多,波動也很大。2008年,甚至有媒體稱“長期持有茅臺=偽價值投資”,茅臺股價應聲而落。可但斌卻依然看好——只要中國人的白酒文化不變,只要茅臺壟斷性企業的特點不變,這個企業就擁有長期投資的價值。
現在看來,但斌又贏了。“實際上投資是你自己跟自己比,你自己跟自己的內心比,你自己跟自己的遠見比。”
人們對喜歡給別人講龜兔賽跑故事的但斌的質疑,集中在中國是否存在長期價值投資的現實基礎這一點上。但斌則反駁道:“巴菲特經歷的滄桑歲月里除了有人類的巨大進步,還有戰爭、世界動蕩、四次以上的經濟危機、兩次石油危機等等。今天看中國,除了一些波折外,20多年來經濟一路向上。如果你在今天的中國都不敢長期投資,那你就更無法獲得像巴菲特一樣的成功。”
學會對市場本身的敬畏
“長期投資理念是相輔相成的,不是說一旦持有了就堅決不放,這是一種極端的說法。”
秉持“巴菲特”長期持股邏輯,但斌在2007年史無前例的行情中大顯身手,摘得當年年度全國陽光私募業績排名季軍。他甚至被追捧為“復制巴菲特最成功的中國人”。
2008年,一路陡梯下山的K線圖卻把但斌從天堂拖進了地獄。至少在一年半的時間內,“但斌玫瑰”上的刺深深地扎疼了投資者的心。東方港灣隨著熊市的到來,其產品凈值一跌再跌,最終下潛到了倒數第一名,資產比高峰時縮水了一半。更要命的是,業界批判“長期價值投資”的思潮來勢洶涌。但斌自然也就成了眾多追隨其投資理念“被套死扛型”投資者的重點攻擊對象。此時,但斌所承受的壓力之大,內心的煎熬不難想象。
壓力不僅僅來自于客戶的信任,更來自于對自己投資理念的總結與反思:“如果不堅持認定的長期價值投資理念,也跟著去做趨勢投資或高拋低吸,那么自己的投資信仰乃至人生觀和價值觀都會徹底崩塌,這樣的心理壓力對我來說是更大的折磨。”
回頭來看,但斌認為2008年的確是大大超出預期的一年,當時確實沒有足夠的風險防范準備。如果給他重新選擇的機會,他也會毫不猶豫地選擇拋出一些股票。但斌并不認為自己在2008年所受到的評價是客觀的,“今年以來我們的收益率還不錯,最近更好。有些人說我們業績不好,是從2007年最高點到去年1600多點這一個特定的時間段,這種評價是不客觀的,應該幾年平均起來看。”
查閱最近的陽光私募業績,東方港灣馬拉松在近一個月以來,以22.19%的收益躍居陽光私募月收益第一的寶座。
但斌說他仍將堅持他的長期投資理念,“我們大的投資邏輯沒有任何變化,即選擇那些像珍珠般偉大的企業,緊緊的拿住它等待時間玫瑰的持續盛開,同時,基于企業的未來和宏觀經濟波動之間,選擇一個相對好的平衡。長期投資理念是相輔相成的,不是說一旦持有了就堅決不放,這是一種極端的說法。其實我們也扔了不少,諸如深南電A(000037.SZ)、鹽田港(000088.SZ)。”
當然,但斌從這次危機中學到的,還有對市場本身的敬畏。不管是從長期來看,還是從短期來看,即使是好的資產也要經歷各個周期的變化,這是自然規律。如果要說汲取教訓,就是要洞悉尋找到什么樣的品種才能夠穿越這種動蕩,收獲預想的結果。
看好金融地產
“如果我們一生當中只能買賣20次,超過20次就拉出去槍斃,那么你每一次選擇都會很慎重。”
“沒有獨立思考能力,就不應該投資。”選擇是基于自己對市場的認識和判斷,但斌說他不會因為眼前利益所惑,也不會因為害怕和擔心就賣掉自己看好的股票。“如果我們一生當中只能買賣20次,超過20次就拉出去槍斃,那么你每一次選擇都會很慎重,你會想這個企業能不能穿越整個周期,這需要很內在的深刻的東西。”
除了對自己思考的自信外,但斌對中國的未來發展也充滿了信心,他相信中國私募行業會有一個光輝的未來。“越來越多精英的加入,這個市場自然會更加成熟,也會給我們帶來更多的機會。”
現在的地產、金融、保險、消費、新能源、互聯網等行業,在但斌看來都是能夠賺錢的行業,“金融和保險,如果風險控制得很好,有一個很好的經營團隊,未來會有很大的上漲空間;目前來看,房地產也還有四五年的上漲;即使是現在被炒得很高的新能源,因為其代表了人類常規的發展方向,也是值得期待的;而互聯網經過泡沫之后,也開始顯示出優勢。”
但斌依然看好萬科A(000002.SZ)、招商銀行(600036.SH)、中國平安(601318.SH)等上市公司,因為他們在經歷過艱難歲月后應該不會再輕易犯錯,并且將在未來取得更大的成就。
做投資的人都是恨不得第二天自己的股票就能漲停,可但斌的公司發行的信托產品卻叫“馬拉松”。他說自己要用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來體驗價值投資:“如果你對這個國家充滿信心,選擇的是好股票,為什么還要關心明天最多10%的漲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