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今年春季拍賣6.91億港幣的“慘淡”之后,70月初剛剛結束的香港蘇富比秋季拍賣取得的12.95億港幣可謂打了個漂亮的“翻身仗”,為即將到來的秋季拍賣季開了個好頭。
但面臨即將上場的秋季大拍,仍然有些許未知數懸在關注市場的每一個人心上:在藝術市場還未未完全走出調整之時。已經有人開始擔心起近現代書畫在未來會出現泡沫的危險,10月,香港富比近現代書畫專場中國書畫歷年拍賣的最好成績,這樣的數據在近幾年市場中并不多見的,這波行情是否可能帶動整體市場新一波的回暖?2005年之后,當代藝術品市場地急速提升至高點,大家都想知道它何時再回高峰?到了2009年,“藍籌”藝術家的作品雖然交易仍在,但從成交率看來,市場中新的買家對于高價作品的選擇變得越來越謹慎,金秋一線藝術家價格是否將繼續下沿?哪些作品又是下一批值得持有的?就在藝術品市場在經濟大潮引領下波動不止的時候,一些著名的藏家在金秋大批出貨,尤倫斯、薩奇等等的一舉一動對未來市場趨勢究竟有多大影響?2009年恰逢新中國成立60周年,拍賣行業看準時機紛紛將“紅色經典”作品集結成專場,準備賺個盤滿缽滿,那么所謂“紅色經典”后市如何?是否又能保證未來繼續受到追捧?眼看秋拍發令槍即將打響,藏家躍躍欲動舉而不發,拍賣行積極調整蓄勢待發,就讓我們從這些最為關注的未知數出發,看各大拍賣行如何為我們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