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飛機上看到的集中的地畫約有50平方公里,沒有看到的零星地畫約有500平方公里
在南美洲秘魯的南部,在半是沙漠半是戈壁的廣漠的高原腹地,分布著巨大的地畫——納斯卡地畫,這個被稱作世界八大奇跡之一的地畫,199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定為人類文化遺產予以保護。然而,其他七大奇跡的來龍去脈均已昭然于市,而唯獨納斯卡地畫仍然像謎一樣,被人們猜測著、探索著。
在南美工作期間,我有幸實地觸摸了這個未解之謎。
納斯卡小鎮距秘魯首都利馬約400公里,我們從利馬乘車三個多小時就到了這里。這個小鎮還真是小,除了游客就沒有多少人了。當地對地畫保護得很好,人和車是不準進入的。看地畫只有兩種方法,一是乘飛機,高空幾百米到一兩千米俯瞰;二是在納斯卡北部20公里處建有一座望塔,專為哪些不能乘飛機的人,提供斜向觀望其中三個圖案的機會。倘若站在地上觀看,這些奇妙的圖案將即刻失去所有的魅力,因為那只是瞎子摸象而已。
我們選擇了乘飛機俯瞰。在等飛機的間隙,我們觀看了一部記錄片,記錄的是一位叫瑪利亞#8226;頓希的德國女學者(據說一生未婚),自從她被這些神秘的圖案吸引后,就再也沒有離開過這里,一直從事地畫的探索和研究,為此獻出了畢生的精力。屏幕上始終顯現她在地畫上風塵仆仆的身影,每日清掃覆蓋在上面的沙石,多年不輟,看后令人肅然起敬。1998年她逝世時,秘魯政府為她舉行了國葬,以表彰她以畢生精力保護這一文明遺產。也正是從屏幕上,我們才看清這些地畫的線條,有的是深淺不一的溝,有的是礫石的集聚。
輪到我們登飛機了。這是一架噴氣式飛機,可坐幾十個人。據說約40分鐘來回一個架次。飛機和機場都是看地畫專用的。來看地畫的世界各地的人都有,但都井然有序。飛機在空中飛行約十幾分鐘就到了巨大地畫的上空。
我們通過飛機的窗子往下看,啊!真是妙極了。地面上縱橫分布著巨大的線條,有的是直線,有的是曲線,圖形有三角形、長方形、平行四邊形、菱形和螺旋形等。有的是各種動物的線條,有蜂鳥、蜘蛛、猴子、蜥蜴、魚、長爪狗、老鷹、海鷗、孔雀以及仙人掌等動植物輪廓圖。每個圖案都很大,據介紹,一只老鷹展開的翅膀就有50多米長,身子的長度達到300米。在一個懸崖上,還刻了想象中的太空人的輪廓。更令人驚奇的是,有兩條巨大的平行直線,飛機在它的上空向前俯沖了約十幾秒鐘才看到盡頭,約有幾公里長。
據介紹,在飛機上看到的集中的地畫約有50平方公里,還有在這次飛行中沒有看到的零星地畫約有500平方公里。飛機在上空盤旋了約十幾分鐘才開始返航。眼看著巨大的地畫向身后離去,而浮現著的巨大問號卻向腦海襲來,這是何人所為、何事所為、又是如何制作的呢?
考古學家證實,秘魯這一帶的干燥氣候兩千多年來沒有多大變化,一年累計下雨不到半小時,萬年之內也沒下過大雨。也就是說,這一帶從古至今基本上是沙漠,是人跡罕至之地,謎團也就因此而起。有以下幾種說法:
外星人之說。最出名的是埃里克#8226;馮丹尼肯在他那本《上帝的戰車》一書中所作的解釋:這些地畫是外星人來參觀而留下的入口處標記。在現代,支持這一觀點的人根據美國航天飛機拍下的圖片,在百萬米高的太空中即可看到納斯卡巨畫的線條,而只有從300米以上的高空才能看清這些巨畫的全貌。因此,巨畫只能是為空中向下觀看它的人繪制的。推測兩條筆直的平行長線,是外星人的航空器著陸滑行時摩擦的痕跡。但是有的卻說,周圍并沒有找到有外星人飛行器的任何殘留物。
天文書之說。天文學家保爾#8226;考蘇克在1941年到達該地時,在南半球夏至那一天,他碰巧觀察到太陽恰好就是從這些線條中某一條的末端的上空落下去的。對這一奇妙的現象,他認為這是印加人創造的世上最大的天文書。前面提到的德國瑪利亞#8226;頓希小姐,也是天文學家,經過30余年潛心研究之后,提出相同的理論。她解釋道,這些直線和螺旋線代表星球的運動,而那些動物圖形則代表星座。但疑問者提出,這些巨大的圖形是如何刻到地面上,如果沒有飛行器從空中投影,光靠古時的地面觀察技術是難以實現的。有的說,古人乘坐熱氣球可以實現空中投影。但是人類初始的空中飛行可沒有那么長的歷史!
祭祀之說。祭祀在印加文明歷史中占有重要位置,認為這是古印加人祭祀踩踏的痕跡。不同的族群有不同的圖騰,那些飛禽走獸的圖線就是這些族群走出來的。但是反對者馬上追問,這些圖案只有精確測量、精心施工才能形成,眾多人的踩踏能形成這樣精確的圖案是難以想象的。何況,這個不毛之地哪里來的那么多人祭祀呢。即使能來那么多祭祀的人,怎么找不到生活依托和支持的痕跡呢?
與干涸荒涼的地理環境相應的是,這里的土著居民社會發展程度十分低下,這與巨畫所表現出來的高度的設計、測量和計算能力,無論如何都難以聯系到一起。無法想象,這些至今對巨畫仍毫不理解的土民,怎么能在1500年前就創造了這些向天空展示的作品呢?這個謎,何時能解呢?
作者為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審計部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