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是一位杰出的作家、詩人、歷史學家, 86歲逝世,他的高齡與他講究科學飲食養生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
郭沫若是四川樂山人,自然喜歡吃辣味的川菜。他后來長期生活在北京,便對北京菜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京城里的名饌佳肴和咸菜小吃,都“一視同仁”。他主張菜肴要少而精,所謂“精”,并非山珍海味,而是指搭配恰當、五味調和、營養平衡。他的飲食以素食為主,不吃過于油膩的葷食,如清炒油菜、海米炒芹菜、清蒸魚等。他還特別喜歡吃植物的莖、葉、花。
在郭沫若居住的院子里,種著枸杞。他愛吃枸杞開花前的嫩尖,有兩種吃法。一種是涼菜:將枸杞嫩尖洗凈,略焯一下,加入鹽、醋、香油等調料涼拌;一種是熱菜:用蔥、姜、蒜熗鍋,放入枸杞嫩尖,烹少許料酒,清炒。說來有趣,他還喜歡喝焯枸杞嫩尖的水。
郭沫若吃紅薯也與眾不同:先用植物油將蔥、姜、蒜煸出香味,然后放入新掐來的紅薯嫩葉,急速翻炒,再加入鹽和料酒。他說這是一道很好吃的素菜。
有一種木槿樹,樹皮和樹花都可入藥,有活血潤燥的功效。郭沫若則“以藥為食”:當夏秋季節木槿樹開花時,將木槿樹的花采來,加入精鹽、香油、味精等調料,制作清湯。他稱贊這款清湯美味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