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藝》:《楊貴妃秘史》的投資是多少?
尤小剛:大概1億多元,接近200萬元一集。這是我拍電視劇以來投資最大的一部,僅服裝造型的投入就達到了幾百萬元,演員片酬更是水漲船高,群眾演員也特別多,張建民(《十面埋伏》舞蹈編導)的舞蹈隊跟著我們全程拍攝……1000人的場面一天就得30多萬元。其中還有70人的制景隊,足足做了4個月。
《綜藝》:演員片酬水漲船高得厲害?
尤小剛:這是電視臺給抬起來的。孫紅雷火了,電視臺就一個勁說:“我們就要孫紅雷”。如果是孫紅雷的片子,電視臺都表示價格高一點也無妨??傞_會,說希望制作商聯合控制演員價格——這哪是我們控制得了的。我們壓價人家就不演了,他們又不愁沒電視劇演。
《綜藝》:這么大的投資,《楊貴妃秘史》現在的市場反映如何?
尤小剛:和各臺都在談,市場情況不太好,因為這幾年市場上積壓的電視劇不少,彼此占用空間。對于衛視來說,2010年大致的計劃都排好了,除了政策性的影響,衛視的電視劇排期表調整的余地只有15%,比如有好作品出來,會把其他的劇往后推一推。不過電視劇不存在他們都說的“太貴”問題,現在電視臺的收益已經到十幾個億了,但其購片費用之于收入的占比并沒有增大,反而有減少。電視臺在利用播出平臺進行壟斷,制播分離這么多年,把文化創意產業做大不是把電視臺自制節目做大,而是要促進社會制作產業的發展。
《綜藝》:你覺得現在觀眾喜歡看什么類型的電視劇?
尤小剛:現在觀眾有兩方面需求,一是純粹娛樂,二是精神訴求。一部批判現實的《蝸居》就出了這么大風波,所以老百姓只好看點好玩的劇熱鬧熱鬧就行了,這樣,全民審美水平就越來越降低;另外,文藝作品更重要的是宣傳人文精神,但不是嘩眾取寵地批評兩句社會現象就是人文精神,而是要體現人類的根本精神,情感的道德基礎,對世界的認識基礎?,F在大部分戲很毛躁,大家都想賺錢,有過多的橋段化,缺乏對生活的監視和把握,誰都不愿意深入生活。現在的狀況是電視劇量很大,但大部分沒什么審美價值。
《綜藝》:那你怎么看近兩年電視劇業的發展?
尤小剛:邊走邊看吧。這個時候,憑良心把自己的事做好就行了。
《綜藝》:你認為中國電視劇的編劇水平怎么樣?
尤小剛:編劇技巧比較普及,但生活普遍很貧瘠。編劇們缺乏關心社會,關心人文的精神,關心人民幣的熱情倒是比較高漲。雖然他們很辛苦地在寫,但缺少對生活素材的把握,又不甘于寂寞,一味地抓緊時間“編”。優秀的編劇,也有被過度開采的狀況,都累的不得了——因為所有的人都攥著錢等著往他們口袋里塞。不過也有少數幾位優秀編劇還在關注自己該關注的,老作家還是有良心的,拿著錢弄一些不咸不淡的東西惡心人的事,他們做不出來。
《綜藝》:你接下來有什么計劃?
尤小剛:要拍下兩個“秘史”系列:《四大美女秘史》和《隋唐秘史》(包括《隋朝秘史》《唐太宗秘史》《武則天秘史》《楊貴妃秘史》)。《楊貴妃秘史》是兩個秘史系列的啟幕和奠基。明年還要拍一部電影,暫定名為《突圍》,講的是三個紅軍的故事。
《綜藝》:為什么突然想拍電影了?
尤小剛:以前沒拍電影,不是因為我不會拍。是因為現在電影市場開始復蘇了。以前電影沒有市場,雖然現在也不賺什么錢,但在往好的趨勢發展,而且這次正好遇到一個好本子,所以就決定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