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夏季市場的用肥逐漸減少,整個上半年的銷售基本結束,除河南、河北、山東等省外,大部分地區經銷商開始普遍關注下半年的市場情況,筆者謹對下半年的形勢做些“拋磚引玉”的分析,供工廠和經銷商做一些參考。
宏觀政策“松綁”
近期有消息稱,政府有關部門將淡季時間順延45天,這一消息一方面說明了經濟危機的大環境下,出口這一“三駕馬車”中最主要的因素在被逐漸加強,由去年上半年的“抑制-限制”到下半年的逐漸“松綁”,再到目前的“鼓勵”,為完成年初制定的GDP的“保8”目標而采取各種調控措施;另一方面也說明了二銨行業的生存和發展壓力很大,出口成為僅有的疏通手段之一。如果順延45天,旺季時間將縮短為45天左右,而此時為國內秋季用肥的旺季,按照目前的開工率和社會庫存量基本可以滿足市場的需要。11-12月又是淡季,政策上是否會有新的調整,比如再次延長淡季時間,或者整體上下調明年的政策,目前還不能判斷,這需要看下半年的整個宏觀調控的最終結果再定。
國際市場“不明朗”
在6月1日前中國未公布對硫磺恢復征收進口增值稅時,中國對國際上二銨的報價一度為最低,跌破了FOB 300美元/噸,需求量較大的印度、巴基斯坦等國家,成為中國未來的主要出口地區,因此筆者對6-7兩個月的出口量大膽地做了60萬噸數量的預測,但隨著硫磺增值稅的最終恢復,中國企業報價攀升至目前的FOB 320美元/噸,這使得印度、巴基斯坦等國家認為國際價格探底,并轉向美國等出口國家,使得中國又出現難以操作的跡象,這一戲劇性的變化使得整個行業對未來的發展又陷入困境,看不到太多的希望。因此國際市場的形勢是影響未來二銨行業發展的又一重要因素。
競品價格和二銨成本的影響
作為和二銨競爭力最大的復合肥產品來說,一直以二銨的價格為參考,雖然自去年下半年以來復合肥受鉀肥價格的影響,成本難以走低,導致春季市場在三北地區慘敗于二銨,但秋季市場鉀肥的價格是否會再次下滑,并最終影響到復合肥的價格大幅下調,目前還不能肯定,但目前二銨繼續以較高的性價比和較高的信用度擠占復合肥的市場份額。
成本問題一直在行業內備受爭議,經銷商普遍認為依照目前的原材料價格,二銨仍有下調空間,并以此為理由拒絕提前備貨或少量拿貨,筆者認為這一問題在目前來看確實是存在爭議,工廠方面認為基本到底,而市場上認為的仍有下調空間是指單純的按照生產成本測算,如果加上財務費用、銷售費用、人員工資及設備的折舊等幾乎已經到了底限,不可能再降,何況就算是價格一降再降,市場也并不一定會買賬,而如果價格一旦穩住1-2個月時間,信心也許會逐漸恢復。
農產品價格
影響購肥行為
農產品價格是制約農民購買力的最主要因素,從今年出臺的農產品保護收割情況可以看出政府對農業、農村、農民、農產品的重視程度,5月19日以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為首的六部委聯合發布文件,執行2009年小麥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隨后27日國家發改委又聯合其他四部門聯合發布《關于做好2009年油菜籽收購工作的通知》;而在4月份三部委又聯合下發關于《關于2009年煙葉收購價格及補貼政策的通知》……在農產品的收獲季節前如此高密度的出臺文件,為歷年來少見的情況,可見政府對“三農”問題的重視,只有農民真正的增收了,才能有力地拉動內需,而農產品價格是農民增長的最主要途徑,因此農產品價格未來將會繼續延續這種上漲的趨勢。
在分析了影響下半年二銨市場銷售的幾方面因素后,下面主要分析下行業內為應對此類的經濟危機采取的措施。
一是大企業間聯系增加
以前行業內的會議影響力較大的主要為每年一次的“磷復肥會議”及中國資訊網主辦的每年一屆的行業峰會,除此之外,各企業幾乎“老死不相往來”。但自從2003年云貴地區召開了“4+2”后,幾乎每年都要召開一次,這成了磷肥行業大企業聯系的一個重要方式,而據悉在各企業高層間經常保持電話聯系的密度明顯比往年有所增加,共同商討市場的走勢,共同分析對策,共同承擔起應有的社會責任,二銨企業已經走在了其他化肥行業的前面。
二是市場銷售策略的轉變
自去年下半年以來,由于出口難以操作,而國內需求持續低迷,導致企業不得不采取了保底策略,且在年底時更是采取了計息手段,這以往是復合肥企業采取的策略,二銨企業也被迫開始實行,并一直到今天成為整個行業普遍采取的措施,如今哪家企業不采取這種手段反而成了不正常的現象。
三是企業普遍計劃或已經開始在各地設庫
由于行業內普遍信心缺失,導致經銷商備貨期推遲,只有臨到用肥期才拿貨,在化肥這種“全年生產,集中使用”的模式下,這給企業的發運增加了困難,集中發運一方面是時間上來不及,另一方面也會導致鐵路發運的困難,因此自從去年開始,就有企業開始在各地考察市場情況時和當地大經銷商商討關于設庫的問題,希望采取和六國化工相似的操作模式——在各地市場設庫,平時生產后隨時向倉庫中調運,用肥旺季時從各地倉庫向市場發貨,減少了集中發貨的困難。
四是隨用隨采模式導致價格在短期內上漲
從今年春季就可以看出,前期經銷商普遍不存貨,而臨近用肥季節又集中要貨,這導致了價格的短期內上漲,如果經銷商信心仍持續不足,這種模式將會在行業內長期存在。
五是企業對市場反應時間縮短
這普遍反應在大企業身上。往年大型生產企業由于其產量高,營銷隊伍龐大,上下級別設置過多,導致對市場信息反應不快,不如小企業靈活,正所謂“船小好掉頭”。但近兩年以來大型企業也開始注重自身的信息化建設,紛紛成立市場部、市場營銷部,拿出一部分精力來投資于市場行業的信息收集中,加快信息處理能力,最終形成快速的反應能力,這從今年春季市場的變化情況可以看出,真正體現出了“大象也能跳舞”的局勢。
綜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磷酸二銨行業面臨著新的問題和選擇,只有根據自身的特點形成自身的發展特點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處于優勢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