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項目:該論文是2009年~2010年校重點課程建設“廣告學概論重點課程建設”課題成果
[摘 要] 本文在分析互動教學模式內涵、特點的基礎上,論述了《廣告學概論》實施互動教學模式的方法,并對實施有效互動教學模式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 互動教學模式 廣告學概論 案例教學法 學生自主完成式教學法 模擬教學法 討論式教學法
在全面推動素質教育,培養既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又有較強的動手能力的寬口徑復合創新型人才的過程中,“填鴨式”的傳統教學模式已不能適應當前高等教育培養人才的要求, 互動教學模式作為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主要手段之一,已經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但如何將互動教學模式應用于教學實踐中,并獲得實效,成為高校教師探索的新課題,本文擬從《廣告學概論》課程教學實踐出發,分析互動教學模式在高校教學中的運用。
一、互動教學模式內涵及特點
互動教學模式是一種創新教育的教學模式,它是指教師與學生在一定具體情景下,發生的一切交互作用和影響的教學程式,是教與學的交流與融合過程,是教師與學生平等對話、相互促進的過程。互動式教學模式是在開放的教育環境下,把教學活動看作是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多方位、多層次的交互活動過程,以教促學,以學促教,以學促學。使整個教學過程處于共振互動之中,構建出“激情、趣味、求異、探索、協同、競爭”的創新教育教學模式。
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互動教學模式體現以下特點:
1.強調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作用
傳統的教學模式屬于“填鴨式”教學,教師怎樣講,學生就怎樣聽、怎樣記,這種方法既不可能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也不可能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互動式”教學模式強調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注重師生之間的互動、學生之間的互動,在學習中,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實踐證明,只有把學生的主動性調動起來以后,教學才有可能取得好的成效。
2.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
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學生可能可以很好地掌握教師上課所教的內容,但學生的思維、創新能力也被禁錮了。互動式教學強調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創造環境讓學生主動地思考和學習,學生通過系列的資料查詢、分組討論和相互交流等活動,能很好地培養自己的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和交際能力。
3.強調學生對學習方法的獲取
古語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現代教育中尤其重要。當前,隨著知識的急劇增長,使得人類對知識必須從以攝入為主轉向以分析、判斷、選擇和創造性地運用為主。否則,就會成為知識經濟時代的奴隸。“互動式”教學模式強調學生從教學過程中獲得的不應該僅僅是課程知識,更重要的是學會學習的方法。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對知識的分析、應用,來完成學生對知識的遷移及創造性過程,使學生能夠像使用計算機那樣,把知識看成是一種解決實際問題的工具,使學生學會創造性地應用知識,而不是為了學習知識而學習。
二、《廣告學概論》課程實施互動教學模式的方法
1.案例教學法
案例教學由來已久,早在1921年,哈佛大學就開創了案例教學法,由于這種方法摒棄了傳統教學單向傳授、被動接收的形式,所以在一些應用學科中運用得相當廣泛。在《廣告學概論》教學中運用案例來深入淺出地講授相關的廣告理論知識,可以使抽象的知識原理和規則具體化、形象化和直觀化,容易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自覺地把分析案例的過程變成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通過這樣的教學,學生不僅可以準確地理解和較好地鞏固所學的理論知識,而且應用理論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得到提高。
使用案例法進行教學,不僅要選擇精心地選擇學生熟悉的非常新的廣告案例,而且還要精心組織教學環節。在開展案例教學時,筆者按照引入案例——提出問題——分析討論——歸納總結的步驟進行。如以“優樂美”奶茶整合推廣講解廣告媒體組合內容為例。筆者首先以PPT形式講解案例來龍去脈。“優樂美”代言人是人氣非常高的學生很喜歡的周杰倫,該品牌在推廣時整合了不同的媒體,成功地進行了一次混媒傳播。這個案例在介紹時就發現學生興致很高,很感興趣。其次,就案例提出問題,如:該案例是怎樣進行媒體組合的?你認為該案例給我們什么啟發?進行媒體組合時應該注意什么問題?等等;第三,將全班學生以6~8人分成若干小組,以小組為單位對案例進行深入分析;第四,由小組代表陳述分析結果,其他小組成員可以提問和評判,這個階段常會有比較精彩和激烈的辯論,此時老師應注意加強引導并適時評論。最后,教師總結。這是整個教學活動的歸宿和落腳點,換言之, 就是教師的點評和總結對案例教學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在這個環節,本人主要從三個方面開展教學,一是對整個討論情況做總體的歸納、評價,充分肯定各種見解的合理性,對正確的觀點予以肯定,對有爭議的觀點進行分析、啟發。二是及時補充學生在討論中未考慮到的,但對案例分析非常重要的觀點或分析視角,誘導學生從不同角度作進一步的思考。三是談教師本人對案例中所討論問題的看法,讓學生體會到這是真正的平等雙向交流,在溝通中進一步增進師生感情、完善課堂教學。
2.學生自主完成式教學法
學生自主完成式教學法是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自覺主動地去發現、探索、理解知識。在學習中自我導向、自我激勵、自我監控。教師則通過給自學提綱,提供一定的閱讀材料和思考問題的線索,啟發學生進行獨立思考。這種方法的特點是學生的自主性、獨立性強,學生主動參與,在自學中學會學習,師生互動強,將學生的”學”與教師的”教”統一結合起來,是一種雙向互動反饋式教學。
這種方法比較適合學習學生容易理解的教學內容。使用這種方法的教學步驟是引導自學——教師點撥—— 學生代表上臺講解——教師點評。首先由教師精心設計,導入新課,然后出示自學提綱,引導學生自學。自學中可讓學生討論疑難問題。這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會充分調動起來,討論問題氣氛活躍,充分體現出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主觀能動性。在這個過程中也可以讓學生分組討論。教學過程中在強調學生主體作用的同時,也不能忽視教師的主導作用、點撥作用。教師要點撥學生在自學中碰到的疑難問題。這樣,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重點突出。學生自學完后抽學生上臺講解對內容的理解。最后教師點評總結。對學生理解不夠深透的問題,要緊扣教學內容進行必要的精講,本著“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精神,對尚未明了的問題實事求是地向學生交待清楚,給學生留下進一步深入思考的空間。以講解各種廣告媒體特點為例,筆者上課時導入新課,給出自學提綱,讓學生自主學習。按照報紙、雜志、廣播、電視、POP、戶外媒體、新媒體內容版塊把學生分成7個小組,每個小組負責一塊內容。自學中小組成員可以進行討論。自學完后每小組推出代表到講臺上講解。講解異彩紛程,講解之后還回答下面同學的疑問,課堂氣氛熱烈。最后筆者在點評學生講解的同時對課程內容進行總結,既肯定學生的自學成績還要指出學生還沒有講到的地方。
3.模擬教學法
建構主義教學論認為,人的認識不是被動地接受的,而是通過自己的經驗主動建構的。為此,要想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還要通過模擬教學,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使學生在思想高度集中、情緒愉快飽滿和精神放松的情況下進行主動學習。具體說來,模擬教學法是運用一定的模擬情境使參與者在接近現實情況下扮演某種角色,并和其中的人或事產生互動,或圍繞某一案例、某一主題,采用討論、辯論等實際參與的方式,以加深感受,深化認識達到預期教學目的,提高教學效果的一種教學方法。
筆者在講解廣告公司的運作流程時就用這種方法。在班里組建一個廣告公司,根據學生意愿把他們分到廣告公司的不同部門。從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到業務員每個職位都有學生扮演。教師拿出一個廣告項目,讓廣告公司完成。之后就引領學生演練廣告活動的整個流程,完全模擬廣告公司的運作模式。學生在其中可經歷全部業務操作過程,了解和弄清楚其各環節之間的聯系,而不必承擔任何經濟活動風險。在整個“公司”運行過程中,學生有更多機會發揮其各方面的才能和優點,不僅促進了理論的學習,還學會與人溝通協作、進行團隊的合作、進行自我管理和組織管理等等多方面的技巧。運用這種方法教學,應注意如下事項:
(1)在進行模擬之前,必須對學生進行相關方面的理論教學,以理論來引導實踐,最后還必須根據實踐中的所得再來充實理論,學生有了自己的實踐心得,對理論的理解就更深刻一些。
(2)要做好控制工作。教師必須對實戰模擬的全局有一個總體的把握和尺度,在實戰模擬的每一環節都必須有恰到好處的控制。
4.討論式教學法
討論式教學法就是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創設平等、民主、和諧的教學環境,圍繞某一教學內容或實際問題,組織和引導學生開展討論或辯論,讓學生敞開思想、拓寬思路、發表意見、相互切磋、取長補短,從而促進學生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的一種教學方法。運用討論法教學可以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談體會,解疑惑,真正成為教學的主體,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自覺接受和內化。教學實踐證明,對一些重要問題展開一些討論的確能提高教學質量。
運用討論法教學,根據筆者教學經驗,需要注意如下事項。首先,討論前準備工作要充分。為使討論達到理想的效果,教師要在深入全面地了解和鉆研所要講授課程內容的基礎上,提前布置討論題目,指導學生閱讀教材相關章節及提供教材外的相關資料目錄。還要要求學生圍繞討論題作好準備,寫出發言提綱或發言稿,學會綜合應用各種知識去分析、解決所要解決的問題。其次,在討論中,教師要進行積極、合理的引導。要認真聆聽學生的發言,掌握討論動態,靈活地加以引導,要控制整個討論的氣氛,冷場時要做熱場的工作,討論過激時要及時消解各方情緒,討論偏離主題時要及時糾正,還要控制討論時間。最后,討論結束,教師點評。點評中要對學生活動的結果適時地加以積極的評價,對學生自己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時思維的閃光點,創造性思維的火花要及時地予以贊揚和鼓勵。簡要復述討論的觀點,對爭論較大沒有統一的問題發表自己的意見;并把爭論的本質問題梳理清楚,指導學生進一步思考。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廣告學概論》往往在大一第一學期開設,學生還沒有受到專業訓練,沒有較多的專業知識,所以這種方法不宜單獨使用,和傳統的講授法結合起來效果更好。
三、實施有效互動教學模式的建議
1.建立民主平等、教學相長的和諧師生關系
美國心理學家羅杰斯說:”成功的教育依賴于一種真誠的理解和信任的師生關系”。蘇霍姆林斯基也說過:“對學生來講,最好的教師是在教學活動中忘記自己是教師,而把學生視為自己朋友的那種教師”。教師要樹立以學生為本的觀念,理解、尊重、信任每一位學生,把每一位學生都看著朋友,熱情愛護、平等對待。教師要與學生真誠溝通。要把學生當成真正的朋友,在學生需要的時候給予及時指導。教學中不要唯我獨尊,搞一言堂,要教學相長,要向學生虛心請教和學習,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引導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就像一位名師所言:“一個壞的教師奉送真理;一個好的教師則教人發現真理。”教師也要注意注重塑造自身的人格魅力,以豁達的心態、淵博的知識、精湛的授課能力贏得學生的喜愛和尊重。良好的師生關系一旦形成,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會充滿熱情,學生就會好學、樂學,課堂氣氛就會積極活躍,這有助于取得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2.教師要不斷完善授課技巧和提高課堂管理能力
實施有效的互動教學對教師水平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師不僅要有淵博的學識, 還要有高的授課技巧,要深諳講授技巧、指導技巧、組織技巧、互動技巧、激勵技巧、評價技巧等等,這樣才能使互動卓有成效。有效的教學取決于有效的組織管理,教師還要提高課堂運作管理能力,創設一個寬松、民主、和諧的課堂氣氛。課堂運作能力是通過教師的一系列課堂學習管理能力實現的。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庫尼(J.S.Kounin)經過多年的研究認為,教師要實現良好的課堂運作,必須具備以下六個方面的能力。第一,洞悉。洞悉指教師在教學的同時,能注意到課堂上發生的所有情況,并用言語或非言語予以適當處理的能力。第二,兼顧。兼顧是教師在同一時間內能注意或處理兩個以上事件的能力,也就是在同一時間內,既能照顧到全班學生的學習活動,又能回答個別學生的問題。第三,把握分段教學環節的順利過渡。第四,使全班學生始終參與學習活動。第五,創設生動活潑、多樣化的教學情境。第六,責罰學生時避免微波效應。教師要提高這六個方面的能力,讓課堂教學過程變成一種輕松、和諧、充滿關愛和友情溫暖、師生共同探討科學知識的愉快經歷,才能充分發揮學生積極性和主動性,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課堂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劉艷秋:廣告專業互動教學模式探索[J],新聞界,2008, (1):147
[2]李 華 吳云勇:“互動式”教學模式論析[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社科版), 2008,(3):77~79
[3]張雪平:淺談廣告學課程中的案例教學[J],江蘇商業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0,(4):87~88
[4]王紅艷:模擬教學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的應用,考試周刊,2007,(51)
http://qkzz.net/magazine/1673-8919/2007/51/2278624.htm
[5]楊玉琪:創新教育的一種重要方法——討論式教學法[J],懷化學院學報,2004,(1):106
[6]劉電芝主編:兒童發展與教育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1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