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文章首先對物流產業發展對經濟增長的帶動作用進行理論分析,利用回歸分析的分析方法分析物流產業對天津經濟增長的帶動作用,然后通過在柯布—道格拉斯函數中引入物流變量建立新的經濟增長模型,分析比較推動經濟增長的資本、勞動力和物流等因素,揭示物流產業對區域經濟發展的貢獻和作用。
[關鍵詞] 物流產業 回歸分析 經濟增長 柯布—道格拉斯函數
一、引言
物流產業的發展與一個地區的經濟增長乃至整個社會的進步存在高度的關聯性;“十一五”期間,天津被納入國家整體發展戰略部署后,其定位之一是“北方國際航運中心和國際物流中心”,現代物流產業被確定為天津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之一,研究物流產業對天津地區經濟增長的影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為了清晰的反映物流因素對天津市經濟增長的作用,本文將構建計量模型,依據歷年的統計數據進行實證分析。
二、物流產業發展對經濟增長帶動作用的定性說明
物流產業是國民經濟重要的基礎性產業,是國民經濟的動脈。物流通過不斷輸送各種物質產品,使生產者不斷獲得原材料、燃料以保證生產過程的正常運行,又不斷的將產品運送給不同需要者,以使這些需要者生產、生活得以正常進行。經濟與物流有著緊密的聯系,它們是相互依存的統一體。許多研究表明,發展現代物流產業,對其它產業和國民經濟全局具有明顯帶動作用。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物流產業的發展可以明顯地降低交易成本
首先,發展現代物流業可以把各個物流環節整合起來進行一體化運作,打破企業長期存在的物流體系大而散、小而全、地區分割、市場封鎖的狀態,使企業組織間的交易更加順暢。其次,物流產業是由運輸,倉儲,包裝等要素組成的復雜的網絡體系。物流產業的發展,不僅可以減少組成要素之間的磨損和交易成本、減少用戶使用網絡資源和要素的成本,還可以放大各要素的功能,提高要素和整個網絡的收益。第三,物流產業還可普遍降低由于交易主體的“有限理性”而產生交易成本。由于物流合作伙伴之間經常性的溝通與合作,可使搜尋信息方面的費用大大降低;個性化服務建立起來的相互信任和承諾,可以減少各種履約風險,從而避免仲裁、法律訴訟等行為所產生的費用。
2.物流產業的發展可以優化產業結構
根據產業結構發展演進規律,區域產業結構的發展方向是合理化和高度化。產業結構合理化是以第三產業的發展水平來衡量的。產業結構高度化是第一產業向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升級演進,由勞動密集型向資本、技術密集型產業演進。物流產業的發展能夠促進產業分工和集聚,生產與服務的分離可以讓企業更集中精力培養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同時物流企業通過面向社會提供服務,擴大了業務范圍,能夠迅速提升服務的專業化、社會化水平。而物流產業在獲得自身發展的同時也提高了服務業在經濟發展中的比重,通過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不僅能帶動金融、貿易、運輸、倉儲、商業等一批傳統第三產業開拓新的市場空間,而且也將十分有利于信息服務、電子商務等一批新興第三產業的成長,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3.物流產業發展有利于提升區域競爭力
物流產業的發展可以降低企業的物流成本,可以為社會節省運輸、倉儲、包裝以及基礎設施投資等費用在內的全社會物流總成本。同時物流產業的發展還能緩解交通阻塞、能源浪費、環境污染等問題,從而提高整個社會的經濟運行效率,提升區域競爭力。
三、物流產業對天津市經濟帶動作用的實證分析
基于貨物運輸在物流中的重要性以及模型的可操作性,分別將天津市國內生產總值和貨物量作為天津經濟和物流發展水平的衡量指標。統計數據如表1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貨運量總體上隨時間呈明顯的上升趨勢,可以預測2009年~2012年,這種上升趨勢會繼續保持。下面,將進一步分析天津市貨物周轉量和GDP的相關系數,判定二者的相關程度,并建立貨物周轉量與GDP的相關模型來反映天津物流產業對經濟的帶動作用。
數據來源:根據天津市統計年鑒2008整理
對1985年~2007年天津市貨運周轉量和GDP數據統計描述如圖。從圖中可以看出GDP與貨運周轉量有著明顯的正相關關系,說明物流量的增加對經濟發展有正的拉動效應。由于物流產業在我國是剛興起的行業和經濟危機等原因,物流產業發展并不平穩,對經濟的影響也出現較大的波動。
從圖來看,能夠擬合物流與經濟增長關系的模型中線性模型最優。依據圖形建立經濟增長的物流線性模型,函數表示為:
y=a+bx
式中y代表GDP,x代表貨運周轉量,a、b為未知常數。
1.模型的計量與分析
用SPSS進行回歸分析,統計結果如表2所示:
The independent variable is 貨運周轉量。
可得回歸方程為:y=183.575+0.304x,擬合優度系數R2為0.949,擬合度較好,從方差分析來看,F值394.039遠大于F0.01(1,23)=8.02,通過了檢驗,說明回歸模型是顯著的。由系數0.304可知,貨運周轉量增加1億噸公里,將會帶動GDP增加0.304億元。通過對上述統計數據的分析和計算,天津市1985年~2007年間貨運周轉量增長速度和GDP的增長速度之間的平均彈性系數為0.578,這說明貨運周轉量平均增長1%,GDP將會增長0.578%。
說明了物流業已成為第三產業當中一個支柱性行業,對天津市經濟的發展起到重要作用。
四、結論
通過以上的分析可知天津市物流產業的發展同國民經濟整體水平的提升之間存在著一定的相關性,開展物流活動對國民經濟具有明顯的拉動作用。近幾年由于地區政府對物流產業的重視,物流產業的將會得到更好的發展,國民經濟的貢獻作用將越來越突出;隨著物流技術水平、機械化程度、物流人員素質、信息產業的發展以及物流理論的不斷完善,將會實現社會資源的更有效配置,促進經濟的良好發展。
參考文獻:
[1]華 蕊:區域物流與區域經濟的關系[J].物流科技,2004,(24)109
[2]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M].中國物流發展報告,2005
[3]天津市統計局[M].2008年天津統計年鑒,2008
[4]陳 黎:我國區域物流發展預測[J].統計與決策,2006(12):127~128
[5]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信息網[M].2007年天津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