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次貸危機的全面爆發(fā),使得幾經(jīng)擱置與推崇的托賓稅又被推到歷史前臺。上世紀末曾有學者指出:中國當時尚不具備實施托賓稅的可行性,本文從次貸危機對中國的影響出發(fā),提出為應對國際游資的沖擊,中國有必要對國際游資征收托賓稅,并給出具體建議。
[關鍵詞] 次貸危機 托賓稅 必要性
上世紀末曾有學者指出,中國當時尚不具備實施托賓稅的條件。2008年次貸危機的全面爆發(fā),使世界各國的金融安全及穩(wěn)定性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托賓稅也因此再次受到關注。
一、我國實施托賓稅的必要性分析
次貸危機爆發(fā)后,全球資本市場已歷經(jīng)數(shù)輪暴跌風潮,國際資本的投資偏好也發(fā)生轉移,而經(jīng)濟基本面相對穩(wěn)定的中國則成了這些資本逐利的首選。
目前眾多發(fā)達國家均采取零利率政策,因而投資回報率很低,加上其目前的經(jīng)濟基本是零或負增長,而中國依然保持著8%的經(jīng)濟增長率,這是熱錢涌入中國的基礎原因;從2008年10月份開始,中國國內資產(chǎn)價格大幅回落、股市大跌和房地產(chǎn)市場降溫已經(jīng)持續(xù)了一段時間,在人民幣升值的預期下,中國資產(chǎn)市場價格存在著上漲的空間,賺取利潤是熱錢涌入中國的根本原因;中國的貨幣政策比較寬松,這為游資涌入提供了便利條件。
次貸危機爆發(fā)以來,游資進入中國的規(guī)模和速度都前所未有。熱錢的大量流入雖反映了國際資本對中國經(jīng)濟的看好,但也是對中國貨幣政策的一個挑戰(zhàn)。熱錢大規(guī)模涌入,導致資產(chǎn)價格及股市極劇膨脹,按常理應該加息控制,但是加息又會吸引更多的熱錢,形成一個惡性循環(huán)。反之,如果降息以收緊銀根,又會影響就業(yè),導致經(jīng)濟及社會的不穩(wěn)定性增加。另外,這些規(guī)模巨大的游資進入中國以后,在宏觀經(jīng)濟穩(wěn)定的情況下,它們會進行中長期投資,此時可能顯現(xiàn)不出熱錢本身的特質,而當經(jīng)濟基本面稍有風吹草動,它們就會成為“驚弓之鳥”,快速撤退,使本來沒有大問題的國內經(jīng)濟面臨嚴峻的挑戰(zhàn),如果經(jīng)濟確實出現(xiàn)內在的問題,它們的撤退則會雪上加霜,造成更大的動蕩。
因此,規(guī)模巨大的游資,就象一把雙刃劍,如何對其進行及時有效的監(jiān)管,就成為必須首要解決的問題。一些國家和地區(qū)對資本流動實施了以數(shù)量限額為特征的審慎監(jiān)管,但是,直接的資本管制不僅容易孳生腐敗而且隨意性太高,效力也未必理想。故而托賓指出:“對貨幣交易征收國際稅的辦法能降低匯率的變化莫測程度。不指望托賓稅保護對本國貨幣高估的匯率,但它卻可以減緩匯率的下跌速度,為調整爭取到時間?!?/p>
二、托賓稅的理論框架
托賓稅(Tobin Tax)因其首倡者詹姆斯·托賓而得名。1972年,托賓首次倡議對所有與貨幣兌換有關的國內證券和外匯即期交易征收統(tǒng)一的小額稅收,所得收入用于在全世界范圍內救濟貧困。在托賓眼里,游資泛濫的國際金融體系猶如過度潤滑的列車,時刻有翻車之虞,在軌道陳舊的發(fā)展中國家飛馳而過時更易釀成重大事故,對資本交易征稅,如同“向國際金融的車輪撒沙子”(Tobin,1978),以降低資本流動性來換取金融全球化的相對穩(wěn)健。
托賓稅有廣義和狹義兩種,狹義的托賓稅僅指對國內金融資產(chǎn)交易征稅;廣義的托賓稅則指對國內外所有金融資產(chǎn)交易征稅。只要是提高了資本流動成本的措施均可視為托賓稅。托賓1991年進一步提出兩級托賓稅的構想,后由法蘭克福大學Paul Bernd Spahn教授加以完善。這一構想是對所有金融交易征收低稅率(基礎交易稅),以免犧牲資本的流動性;在此基礎上再針對異常資本流動征收臨時性、懲罰性高稅率(交易附加稅),以威懾國際游資的投機性攻擊。
三、我國實施托賓稅的效應
1.抑制短期投機,維護金融穩(wěn)定。據(jù)世界銀行資料,2006年,中國短期外債占總外債的比重為53.7%,居世界第二。短期外債有相當一部分屬游資性質,它的存在,是我國金融穩(wěn)定與安全的極大隱患。征收托賓稅后,對短期游資的打擊相當大,而對長期投資卻影響甚微。
2.抑制人民幣快速升值,提高金融安全。很多時候,國際游資與人民幣之間存在一種相互強化機制,即游資進入導致貿易順差虛高,外匯儲備增大,進而提高人民幣升值預期,導致又一輪游資的大舉進入,如此則形成一個惡性循環(huán)。持續(xù)大量流入的熱錢積累到一定規(guī)模后,其外逃就有可能給我國的經(jīng)濟、金融安全帶來明顯不利影響。
四、我國實施托賓稅的建議
1.征收對象
大規(guī)模頻繁流入、流出的外資,尤其是短期內頻繁流動的外資,大都屬國際游資性質,應該加強對這部分游資的管理。
2.征收機構
鑒于國際游資規(guī)模大,流通渠道廣,對經(jīng)濟沖擊大,建議成立專門機構進行征稅,機構名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該機構應既懂得國家的相關金融及貨幣政策,同時又應有足夠的精力對游資進行集中管理。
3.征收方法
專門成立的機構,其下應設不同的職能部門,如登記、審核、調研、征稅等各部門,各司其職,對出入境的所有熱錢或具備熱錢屬性的國際資本流動進行管理。
依具體的情況,可采用不同的方法,如投入國內鼓勵行業(yè)的外資,可以少征稅或不征,撤資或利潤匯出時再進行征收;而投入限制行業(yè)的外資,則可以對其進、出均進行征稅;國內經(jīng)濟不景氣時,鼓勵外資進入,則少征或不征;國內經(jīng)濟過熱,限制外資進入,則加大對其征稅力度等。
征稅時,可以登記手續(xù)費的形式象征性地收取一定費用,當它們在一定時期內流入或流出超過限定的次數(shù),即開始按累進稅率征稅,這里的累進稅率是就其流動的次數(shù)及流動金額而言,在一定時期內,流動次數(shù)越多、金額越大,征收稅率越大,反之亦反是。這樣,就能有效地限制這些外資的頻繁流動,也就能將一大部分游資性質的熱錢轉換成對國內的中、長期投資。同時,要注意保持政策的連貫性,以穩(wěn)定投資者的投資信心。
參考文獻:
[1]王亞楠:匯改四年 人民幣升值兩成,河北青年報,2009年7月25日A15版
[2]呂 鴻:美次貸危機難到底--“咸魚”翻身需10年,http://www.wyzxsx.com2008.10.22
[3]梅新育:《國際游資與國際金融體系》,2004年10月第1版
[4]張路通 屈曉娟:《托賓稅效應及其對我國管制國際游資的啟示》.湖南商學院學報(雙月刊),2008年4月,第15卷,第2期
[5]Paul Bernd Sphan,“The Tobin Tax and Exchange Rate Stability”,F(xiàn)inance and Development,IMF,June,1996
[6]徐田強:關于我國實施托賓稅的必要性分析及構想.現(xiàn)代商業(yè),2008年,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