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由于中小產業集群中商品買賣雙方的信息不對稱,使集群內產生“檸檬市場”。本文介紹了產業集群,并分析了集群中“檸檬市場”產生的原因,以及“檸檬市場”可能造成的危害給產業集群帶來呈現全行業的虧損和衰退,并提出消除“檸檬市場”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 產業集群 檸檬市場 信息不對稱
1990年,波特提出一個國家的競爭力源于其內部各種集群的競爭優勢,許多國家和地區都開始采取集群戰略以促進其經濟發展。集群正成為許多地區制定經濟政策的戰略工具然而集群并非沒有風險,產業集群還存在著一種由于信息不對稱形成的“檸檬市場”風險。
一、產業集群的概念
產業集群是由波特(M.E.Porter)在他的競爭優勢理論的基礎上提出來的,是“指在某一領域內互相聯系的,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公司和機構的集合,包括一批對競爭起重要作用的、相互聯系的產業和其他實體。”
二、產業集群“檸檬市場”問題
“檸檬”足來源于美國對次貨或二手貨的經驗稱呼。產業集群“檸檬市場”問題表現為:產業集群與顧客存在著信息上的不對稱。表現為產業集群對產品質量比顧客有更多的信息,從而造成低質量產品驅逐高質量產品,使得集群市場上的產品質量出現持續下降現象。
三、產業集群“檸檬市場”形成機理
1.信息不對稱條件下企業“搭便車”行為。對企業而言,如果生產低質量產品的企業考慮到提高質量所需的投資大于質量提高后所獲得的收益,就沒有提高質量的動機。而且生產低質量產品的企業會利用集群整體品牌和聲譽而產生“搭便車”的行為。 對顧客而言,很難從集群內生產同類產品的眾多企業中識別出產品的優劣。因此,順客往往會根據集群的整體聲譽來做出購買決策。這樣,生產低質量產品企業的行為給整個集群帶來的機會成本遠大于機會收益。
2.信息不對稱條件下企業“逆向選擇”行為。在一個信息不對稱市場,假設有兩個生產者,一個生產高質量產品,另一個生產低質量產品。但由于集群品牌聲譽低質產品生產者可以按照高質量產品進行宣傳和銷售。而購買者通常認為集群內產品是同質的。這樣生產者清楚知道銷售產品的質量,而購買者在購買前卻不知道所購買產品的質量。對于產品,購買者根據它的效用 決定對它的需求。如果市場信息是完全的,消費者能夠判別出高質產品和低質量產品,則高質和低質產品的價格分別為PH和PL。但是,實際上消費者并不能分辨兩類產品,只能根據以往的經驗估計出購買高質量和低質量產品的可能性來確定對產品的需求。假如消費昔購買高質量和低質量產品的概率分別為e和1-e,則他們根據這一概率估計購買一件產品的預期效用:E(U)=eU+(1-e)U,以及產品的實際價格為:PC=ePH+(1-e)PL,其中0≤e≤1,這一價格使得消費者從平均來看,還是滿意的。盡管如此,價格 仍足暫時的,這一價格稱為信息不對稱條件下的短期均衡。
在短期均衡價格PC時,兩類生產者獲得的利潤是不一樣的,這將進一步導致價格 的變化。假設兩類生產者在行業的正常利潤率為r,優質產品的單位成本CH,劣質產品的單位成本為CL且有CL
優質產品生產者的利潤率r1低于正常利潤率r,而劣質產品生產者利潤率r2卻高于正常利潤率 。這樣一來,價格PC對優質生產者是不利的,劣質產品卻獲得了暴利。于是,信息不對稱問題導致生產的逆向選擇:生產者選擇生產劣質品而放棄優質品。生產的逆選擇致使產品質量逆淘汰,消費者購買到優質品的概率e減少。e的減少導斂優質品生產者的利潤率r1進一步下降,這反過來又加劇生產逆向選擇和產品質量逆淘汰,生產逆選擇和e的減少相互加劇,直到e減小到零為止。生產者全部生產劣質產品,產品實際價格下降到PL,達到劣質品均衡,這就是信息不對稱條件下的長期均衡。市場中的信息不對稱滋生假冒偽劣商品,并將優質產品驅逐出市場,致使假冒偽劣商品泛濫。
四、消除“檸檬”現象的有效途徑
由于產業集群中社會關系網絡的存在,知識外溢和信息共享,降低了企業搜集信息和技術創新的積極性,于自身技術創新不足或本身就沒有技術創新,使得產品質量低下,引發“檸檬”現象的出現。為了集群的健康成長和顧客的利益,應采取以下措施:
1.積極發揮政府的職能作用。政府在產業集群的成長中不僅要提供硬環境,更要營造有利于集群成長的軟環境,幫助集群中的企業加強與區域外的大學及研究機構的合作和聯系。
2.針對不同的消費人群,生產不同檔次的產品。針對不同的消費人群,企業應研發不同檔次的產品。消費者根據自身的情況,選擇購買不同檔次的產品,使市場正常運轉 。
3.針對顧客的需求,實施差異化營銷戰略。差異化營銷就是需要企業憑借自身的優勢,生產出在質量和性能上更優的產品,在銷售方面通過具有特色的宣傳活動和服務,從而在消費者心目中樹立起好形象。
4.建立以知識產權為核心的現代產權制度。因為創新是形成超額利潤的源泉,而知識產權保護是推動技術創新的關鍵。 因此,我國應完善知識產權的保護制度,有利于企業進行自主創新。
參考文獻:
[1]高鴻業: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2
[2]唐曉華:產業組織與信息[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5
[3]王輯慈:創新的空間——產業集群與區域發展[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