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項目:《黑龍江省新世紀教改課題:國際經貿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改革與創新研究》階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 高校國際經貿專業的課程設置體系必須突出實踐能力的培養,形成自己的專業特色。本文重點闡述了實踐教學體系對于國際經貿教學的價值,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國際經貿實踐教學體系的設計與指導策略,指出了國際經貿實踐教學體系的發展和完善方向。
[關鍵詞] 國際經貿課程 實踐教學體系 教學策略
課程的核心問題是人的發展和教育價值觀問題,而教學設計是解決課程問題的直接教學手段。只有進入教學領域,才能從靜態設計的課程走向學生能力培養的動態課程,課程所要考量的一切課程理想、課程目標,才能真實達成。本文正是從這個角度,探討國際經貿實踐教學體系的價值,明晰構建國際經貿實踐教學體系的設計思路、指導對策以及發展方向,以期促進高校國際經貿教學的改革和發展。
一、實踐教學體系的價值
國際經貿實踐教學體系是以學生自身已有知識經驗與生活背景為核心、密切聯系實際、綜合運用國際經貿知識、培養學生專業技能的一種實踐性教學模式。選擇這樣一種教學模式的根本意蘊在于確立國際經貿課程的生命立場、主體立場和價值立場。
1.彌合了師生與課程內容相互脫節的缺陷
把實踐教學體系引入國際經貿課程體系,符合高校課程從“作為事實”到“作為實踐”的全新發展趨勢,體現了課程觀的轉換。即國際經貿課程不再是靜止的知識,不再是特定知識的載體,而是一種行動,一種師生共同探索新知的過程,一種社會實踐,一種教育的期望;它的課程內容就會具有開放性、靈活性、綜合性、整體性;它不再是完全預定的,而是跟隨國際經貿的現實不斷充實、變化、完善的。風云變幻的國際經貿發展現實、發展趨勢已成為它重要的課程資源。在實踐教學體系中,教師和學生理所當然地成為課程的開發者和設計者,他們的智慧、熱情和能力在這個過程中獲得充分解放和自由。
2.彌合了師生與教學形式相互脫節的不足
運用實踐教學體系進行國際經貿課的教學,符合高校主體教育、職業技能教育的發展趨勢,體現了教學觀的轉換。傳統的國際經貿教學多以機械的、單向灌輸式的知識傳遞為特征,把豐富的教學過程簡化為單一的認識過程,這樣的教學教師沒有積極性,學生也不喜歡。而在實踐教學體系的視野中,教師可以運用自身的創造力,來構建有意義的實踐教學活動。通過師生的實踐活動、交往活動、探索活動,充分發揮師生的主體價值,恢復了師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打破了師生之間的心靈隔閡,提升了教學品質。
3.彌合了學生個體專業理論知識與專業實踐技能相互脫節的弱點
運用實踐教學體系進行國際經貿課的教學,體現了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傳統的國際經貿學習觀多是大興接受學習和記誦之策,使學生的學習多呈封閉的個體行為。而實踐教學體系,以尊重學生學習方式的獨特性和個性化作為基本理念,教學不再是教師面對知識獨白的過程,而是師生共同參與、知識創生、技能培養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通過實踐參與活動,不斷質疑、不斷探索、不斷表達個人見解,以各種可能的途徑獲得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逐步養成使用科學知識去解決現實國際經貿中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實踐教學體系的設計與指導
1.實踐教學體系的具體結構
一個較完整的實踐教學體系應由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及集中性的實踐環節四大部分構成,它要包含對學生基本技能、基本能力及專業能力等方面的培養。國際經貿實踐教學體系既包括單獨設立的實踐教學環節,也包括體現在理論課程中的教學,具體可分為以下八大教學模塊。
(1)商貿實習。該環節的重點在于增強學生感性認識,實行實地參觀與聽講座相結合。參觀單位以與外貿密切相關的部門為主。如外貿港口、外商投資企業、海關、經濟開發區等,通過參觀學生獲得了豐富的感性認識,增進了對國際經貿業務了解和認識,為后續專業課程的學習奠定基礎。
(2)學年論文。要求學生在大學四年期間完成一定數量的論文。論文內容要求與所學專業密切相關。
(3)單項業務實訓。為加強學生某一具體能力的培養而進行的模擬訓練,目的是加強學生具體崗位實際操作能力,比如制單實訓、報關實訓、網頁制作實訓等。在這種實訓中,學生增強了對書本知識的理解,獲得了運用英語特別是專業英語的機會,并能系統地掌握經貿工作的基本工作流程。
(4)綜合業務實訓。是對國際貨物貿易整個流程的模擬訓練,一筆生意從洽談到結匯、退稅等逐個環節地操作,提高學生的綜合業務水平。
(5)畢業實習。這是最為重要的實踐環節。要根據學生和學校的實際情況,靈活安排實習時間、實習內容、實習組織形式,把畢業實習與學生畢業論文的撰寫、答辯有效結合起來。
(6)畢業論文。學生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最主要體現在學生的畢業論文這一實踐環節。要鼓勵學生參加到任課教師的研究課題中來,也可以將學生英文運用能力作為畢業論文成績評定的因子。
(7)課堂實踐教學。在課堂教學中,通過案例分析、課程論文、課堂辯論、外貿模擬談判、設置問題要求學生解決等方式,加強對學生靈活運用知識能力的培養。
(8)科研訓練。開展假期社會調查與實踐活動,活動結束要提交調查報告或研究論文。
以上這八個方面相互衍接,又有所側重,它們相互促進、相互影響,使國際經貿實踐教學體系具有鮮活的生命力。
2.實踐教學體系的指導策略
(1)選題策略
選好實踐教學的切入點是教學的第一步,也是最為關鍵和重要的一步。一個富有創意的選題凝聚著師生的體驗與智慧,傳達著活動的意義與價值。可以運用問卷、社會調查、創設情境等方式來選擇。一要源于學生的生活,二要指向國際經貿現實,三要具有可行性。如,在講述進出口實務、外貿單證、外貿函電等實務性課程時,可以設計這樣的實踐研究課題:起草、簽訂與日本電子元件貿易合同。這個實踐課題源于學生的日常生活,來自于他們鮮活的個體經驗,也來自于學生的興趣所在。學生就會動腦筋想辦法,以各種可能的途徑獲得所需的知識與能力,并通過實訓基地、模擬軟件,練習整個過程的實踐操作,從而學到具體操作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2)計劃組織策略
實踐教學要有詳細的教學方案。第一,要有可行性。教師要從人力、物力、財力、時間、場地等方面審視方案的可行性,避免由于缺乏操作性而無法達成教學要求。第二,要具體化。要將時間、地點、內容、形式一一細化。第三,要保證有效性。第四,要力求多樣化。實踐教學的組織形式應以小組合作為其主要組織形式,要依據自愿、限制規模等原則,組成學生合作學習小組,鼓勵打破班組界限,各班之間、不同年級之間、甚至不同學校、不同地域之間的學生也可以合作開展學習,發揮各自的資源優勢,拓展教學的實施空間。
(3)實施策略
實施是實踐教學體系的核心環節。在八大模塊實踐教學體系中,課堂實踐教學又是最基本的實踐組織形式。因此,運用新型的教學方法就顯得十分必要。
①雙語教學法。國際經貿課程多數都具有較強的國際共通性,多數貿易規則、貿易術語都是直接從英文翻譯而來,開展雙語教學有利于增強教學內容的準確性。外貿業務的各環節,如報盤、還盤等多用英文表述;確認書、合同、提單等文件也多以英文書寫,開展雙語教學有利于增強教學的實用性,是學生以后順利進行外貿業務工作必不可少的知識和技能準備。
②視頻案例教學法。案例教學法一直是國際經貿最為常用的教學方法,而視頻案例又具有特殊的功效,它把聲音、圖像和文本完美的結合起來,把真實世界的復雜性擬真、還原,隨時隨地、跨越時空的阻隔。在國際經貿課程內選用典型的視頻案例, 把這些案例作為示范,呈現事實情境,使學生從不同角度來思考現實問題,做出各種決策,提出不同的行動方案,并通過不同觀點的交流與爭論,使學生的視野不斷交融與發展,將知識內化為學生的科學思維和創新意識,提升了學生專業實踐能力。
合作教學法、討論教學法、創意教學法、探究教學法都是新型教學法的有效嘗試。當然,這也是眾多新型教學法的舉例,因為任何有效的教學方法總是在特定的教學情境中使用,沒有固定模式的有效方法。
三、實踐教學體系的發展方向
1.整體規劃,防止流于技術上的操作
國際經貿課程的教學目標既有課程技能,又有專業技能,所以在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中,要把課程技能和專業技能訓練整合起來,要認真評估教師資源、課程資源、學生需求、學校規模、硬件設施等因素,系統分析優勢和劣勢,并在此基礎上設計實施思路,把實踐教學體系的探討與學校教學各項改革做整體關注。堅決避免受功利或形式主義的驅使,把實踐教學變成浮華的外在裝飾,只做表面文章的做法。
2.深入探究,防止輕視知識的習得與應用
實踐教學體系不能走向極端。理論教學是基礎,實踐應用是理論在特定領域內的遷移,沒有理論就無所謂實踐應用。注重學生實踐專業能力的訓練與養成,它只是以更適合的方式,倡導在實踐中進行深度學習。因此,國際經貿實踐教學體系不可能依然重復一般課外活動的方式,通過對某種技能的簡單模仿來進行,它需要在學生已有深厚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展開對新知識的探索,并通過對各種知識的綜合運用尋求實際問題的解決方案。它必須建立在扎實深厚的理論教學基礎之上,不能走務虛之路。
3.注重實踐活動的價值關懷和倫理關照
國際經貿實踐教學有一個特殊之處:學生要更多的走出去,走進商貿流通領域,走進外貿企業及相關的機構和組織,走進國際貨物貿易整個流程,必然要接觸五光十色的國際、國內現實,面對物欲橫流的商品世界。在解決學生深入實際、培訓技能的同時,更要關注學生通過實踐所進行的自我發現和自我塑造,關注學生的心靈與健康。一方面,任何實踐教學的開展都應將探究、體驗與想像融為一體,強調學生在事實研究基礎上挖掘自己的智慧,展現自己的認識,表達自己的創意與理想。另一方面,在涉及倫理道德、價值觀問題上要注意引導學生轉換研究的視角,使學生具有積極的興趣、情感和信仰,直接面對并處理好出現的各種問題,在親身體驗中養成健康良好的品行。
國際經貿實踐教學體系的發展和完善還要受其它因素來影響和制約,如校內外實習基地建設、精干的實踐教學指導隊伍、完善了實踐教學檢查與評估方法等,這些問題都值得我們去做進一步研究與探討。
參考文獻:
[1]候懷銀 謝小軍:20世紀我國學者對課程論學科建設的探索[J].課程·教材·教法,2008.1
[2]尤宏兵:淺析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實踐教學改革[J].北方經貿, 2008.7
[3]柴 利:國際經貿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改革探析[J].商場現代化,2007.25
[4]陳宏付:應用型國際經貿專業實踐技能訓練體系探討[J].科技信息,20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