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如同“洪水猛獸”般的SNS,企業躲之避之?還是得之用之?
社交網絡很流行,不論是在Facebook上的好友互動,還是Linkedln上的商務交際,企業員工們正在為此花費大量的精力,即使是在上班時間。
對于企業管理者而言,SNs變成了一股難以抵擋的“洪流”。面對如此狂熱的社交風潮,他們往往或禁止,或默許。“事實上,對企業來說,如果切入角度得當,不少大眾化的SNS也能作為已用,企業本身可以融合、建立和利用SNS取得某種競爭優勢,充分挖掘企業的協助與溝通的力量。”今年8月20日,宏道及華美宏大的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陳丕宏如是說。當天,華美宏大發布了其全球企業級社區網絡明晰谷2.0版。
據陳丕宏介紹,明晰谷是一個立足于SaaS模式以及協同式管理思想,基于5C,即公司(Company)、社區(Com-munity)、協作(Collaboration)、文化(Culture)、商務(Commerce)而設計的全新ESN(企業級社區網絡)。任何公司都可注冊并創建自己的企業級社交網絡,并根據需要建立不同類型的工作群體,從而與公司同事高效協同工作,并培育具有凝聚力的企業文化。同時通過集合商務信息,公司可以有效匹配商務機會,以不斷增強企業的影響力。從發布到現在兩個月的時間里,目前明晰谷已擁有1000多家用戶。
當然,也有不少人認為,白領階層員工熱衷的如QQ,人人、開心等消費性社交網絡,參與的主要是交友、聊天、網游等娛樂活動,性質與企業任務毫不相干,以管理、協作為主題的的企業級社區網絡會不會是“曲高和寡”?
在陳丕宏看來,企業社交網絡只針對企業級用戶,而不是給消費、大眾使用,主要通過社區互動來幫助企業提高管理和協助的能力。利用企業社交網絡平臺,員工原本枯燥的姓名、工號、聯系方式等信息變成了帶有個性化色彩的社交展示,不同地域的公司員工可以隨時隨地進行遠程溝通、協調工作、創意分享以及團隊項目進度監控等。可以說,每個員工都是社區中的一份子,在分享其它人的經驗與知識的同時,也在不斷的創造和貢獻,這也真正體現出社區網絡的價值。
事實上,因勢利導引進SNS的應用,已被越來越多具有前瞻眼光的企業所關注與認同。今年4月,德勤科技、傳媒和電信行業部發表科技行業2009年預測,今年將是企業運用社交網絡的“爆炸年”。報告稱,大型IT企業正在計劃在2009年加大對社交網絡應用程序的投入,并建立企業社交網絡的專門研究中心。不少大型電信公司正在內部使用社交網絡方案并將其納入全球服務體系。
傳統的IT巨頭們,主要著眼于在現有的軟件平臺上大做文章。IBM在其寫作辦公軟件L 0tu s中的L0tusConnections和Lotus Mashups突出了社交及相關工具的應用;微軟的SharePoint系列已經融入了Wiki,Blog和RSs等協作技術,并在今年收購了位于西雅的社交網站Web-Fives;Oracle也推出了針對銷售人員的Oracle CRM網絡工具,可幫助用戶安全地訪問企業應用數據和服務,并通過整合帶有社交元素的個人信息、互聯網內容、電話談話和企業數據,提供有價值的用戶體驗。
此外,今年5月份上線的美國社交網站CubeTree也引起了業界的關注。這一被稱作“企業版Facebook+FriendFeed+Twitter”的社交網絡,具備Facebook建立個人資料和社會化功能,FriendFeed的RSS Feeds聚合功能,以及Twitter的微博客功能,能在企業內部、團隊、團體組織中建立小型的社會化網絡,便于管理、交流、分享信息。目前,其企業級版本應用的服務費用是每個用戶每月支付5美元。
Forrester Research的一項調查也顯示了對于企業級網絡應用的樂觀態度。該機構預測,到2013年,面向企業的web2.0市場將超過46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高達43%。不過,談到眼下企業SNS發展面臨的障礙時,陳丕紅也坦言,“現在讓企業擁抱SNS還是件知易行難的事情”。畢竟,企業社交網絡需要觸動的是公司的中樞神經,是企業的基本文化;此外,還需要在員工管理與員工個人隱私權之間找到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