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網發展速度之快,甚至超出了創業團隊的預想,這支有些封閉的團隊正遭遇質疑和挑戰。
從事風險投資,往往需要一些賭性,押注于早期項目尤其如此,最終的輸贏如何,要看骰子轉出來的結果。2008年橫空出世、風頭一時無兩的開心網,現在正像是一顆飛速旋轉的骰子,讓人猜不透未來。不過,這顆骰子的六個“面”正隨著兩輪投資的介入逐漸清晰。
發展速度快。開心網展現在世人眼前的第一個面,就是發展速度快。在中國互聯網十多年的發展歷程中,開心網是啟動最快的創業項目,在上線后的一年多時間一直保持著令業界咋舌的成長速度,要知道,這還是在市場推廣費用幾乎為零的情況下做到的。雖然在剛上線的幾個月里,開心網利用了微軟Live平臺下的一個開放API接口的漏洞,才獲得了在MSN用戶中的快速傳播,但其產品與推廣結合的策略非常有效,其最初的“朋友買賣”和“搶車位”等組件都是引導用戶向好友主動傳播的產品設計。當然,開心網率先在MSN用戶中引爆流行的結果是,數百家網站群起效仿,層出不窮的邀請信令MSN中國用戶苦不堪言,終于引起了微軟的注意,封閉了那個有漏洞的API。不過此時開心網已羽翼漸豐,順利從北極光創投拿到第一筆數百萬美元的投資,用半年時間輕松度過了大多數創業項目需要三年才能走完的路。
當然,骰子的每一面都有對應的另一面。開心網發展速度之快甚至超過了其創業團隊自身的預料,隨之而來的問題比預想的要多,完全依靠MSN的早期市場策略開始限制進一步增長,這讓人看到了骰子的第二個面,目標受眾窄。
目標受眾窄。2009年第一季度,開心網第一次遇到了發展速度的瓶頸,當時恰逢春節假期,包括開心網團隊中的大部分人對此都沒有意識到——每日新增注冊用戶量比發展速度最快的時候降低了一半甚至更多,他們以為主要是受春節長假的影響。但這次增速減緩的時間持續了兩、三個月,春節長假顯然無法解釋。
在最初的一年時間里,開心網的高速擴張基本是借助MSN中國用戶群的自發傳播,既節省了推廣費用,獲得的用戶又天然具備互相信任的熟人社區屬性。從某個角度上說,開心網的用戶其實就是MSN在中國的用戶,如果把MSN當作宿主來看,寄生于MSN中國市場的開心網很快就逼近了宿主用戶群的上限,這正是開心網遇到的第一個難題。MSN在中國的日活躍登錄用戶大約在2,000萬~3,000萬之間,主要集中于北京、上海等核心城市,而開心網在2009年春節前已將這部分用戶覆蓋,宿主身上最有營養的那一部分已經被吸收。在接下來逐漸向二、三線城市滲透的過程中,開心網難免會遇到營養不良的困境。幸好,從5月開始,最后一塊互聯網用戶集中的市場——廣東,開始擁抱開心網了。作為騰訊的起家之地,QQ在這里的影響根深蒂固,開心網很難滲透,MSN即使在廣東的白領中也不是很吃香。雖然廣東市場啟動得慢,但終究被點燃了,而這也意味著開心網接下來的發展速度又會經受一次考驗,拿下廣東之后又該如何?如果開心網不能迅速調整市場策略,仍然依靠自發傳播的方式,那么在MSN滲透程度更低的其他地區,將遭遇更大的挑戰。
專注產品。不過,開心網的目標受眾窄有自身的考慮,也是受其第三面的影響,那就是團隊很專一,非常專注于產品。開心網的創業團隊一直都保持得很“純粹”,幾乎是清一色的“新浪系”,與其說是一家創業公司,倒不如說更像新浪的一個項目研發小組。他們開發的每一款產品,定位的目標用戶都是所謂的“白領”,產品的功能就是讓這些用戶“開心”。在長達一年多的創業過程中一直堅持這些原則,并且在不斷擴大的團隊里仍能一以貫之,這在一定程度上顯示出,這支團隊有自己的靈魂。
專注的結果是能做出最專業而引人注目的產品,但過于專注也會影響到一支快速發展的團隊的開放性,缺乏開放性就是開心網團隊展現出的第四面,這也成為業內對此團隊詬病最多的一點。
不撞運營。曾經有一位投資人和筆者打賭,認為開心網遲早會成為一個固步自封的典型,并被業界逐漸拋棄。他曾經想找開心網談投資的事情,托人找到了創始人程炳浩的手機號碼,打過去之后是秘書接的,稱“程很忙,不方便接電話,稍后會聯系”,之后便沒了下文,這位投資人也沒有再打通過程的手機。類似的事情并不止一起。有位資深的廣告人,本來打算在開心網上投放廣告,也遇到了上面那位投資人一樣的情況,此君后來放出狠話,稱只要是他的客戶,就再也不會在開心網上投放廣告。
從這些“小”事上可以看出,開心網的團隊確實是完全專心于自身產品的開發而無暇他顧,但作為一家商業社會中的企業,將不可避免地與外界發生各種關系,一家不食人間煙火的企業,其成長空間也會受到很大局限。其實,由于過分專注于產品開發,開心網已經吃過大虧了,這樣一個以產品技術為核心的團隊,顯然不太擅長市場運營,對于送上門的kaixin.com這個域名,沒有抓住機會,以至于最終被千橡集團獲得,后者則順理成章地推出了旗下的山寨“開心網”。
盈利困局。專注的產品和狹窄的用戶定位,在早期的發展中固然讓開心網獲得了更加高質量的都市白領用戶群,但恰恰是“自領”也讓業界看到了開心網最不愿讓人看到的一面——盈利太遙遠。按理說,白領用戶收入相對較高,消費能力也遠遠高于一般互聯網用戶的平均水平,是廣告主十分青睞的人群,開心網在進行第二輪融資時也適當的向投資人展現了自身的媒體價值。表面看起來,這應該是一個完美的案例——兩年內,開心網或許會以同樣令人咋舌的速度大肆盈利,并以創立三年就IPO的速度給這個神話畫上一個暫時的句號,但真的會這么容易嗎?
不管對外如何宣稱,開心網的產品表現一直是以輕娛樂的休閑游戲為主,其推出的相對火爆的組件都是此類。開心網現有的20多個組件中,曾大火特火的也只有四、五種,這些產品的成功原因也都很一致:操作簡單,基本上動動鼠標就成;玩起來需要的時間少,每次三、五分鐘就能搞定;依靠人際關系傳播,也以人際關系讓用戶互相調侃。而其他那些不太火的組件,要么相對復雜,要么玩起來耗時間又費腦筋,或者沒有很好的利用辦公室中的人際關系來互動。這種輕娛樂的網頁游戲以社區的形式來組織,最終有兩個方向可以發展,或者走向更復雜的社區形態并進而演化成統一的媒體平臺,或者就干脆只是做游戲運營平臺,但后者顯然不符合開心網的初衷,而且在游戲這一路徑上,開心網也難以與4399和千橡版“開心網”這樣的非熟人組織的純游戲平臺相抗衡。而如果沿著媒體路線發展下去,自領用戶卻實實在在的是用游戲的方式吸引而來,并且用戶的期待停留時間很短,最關鍵的是,用戶的注意力都在游戲上,如果要用植入式廣告的盈利模式,并不好走。越是高端用戶,其在游戲方面的偏好度就越不穩定,換言之。高級白領空閑時間太少,其實很難對游戲上癮,但偏偏這部分最難留住的用戶是廣告主最想要的。
如何收場?盡管開心網在盈利方面仍很難給業界以足夠的信心,但是對于玩弄這個骰子的投資人來說,只要將來能順利退出,就算是博到了自己想要的點位。至于那時的開心網是否能盈利,盈利多少,恐怕都要看天意了。最終獨立IPO的可能性當然不是沒有,不過從用戶群的分布和現有市場格局來看,開心網被收購的可能性還很大,比如微軟、新浪等這些手握重金的企業,都在等待合適的機會。最終這個骰子的第六面到底是什么樣,還是讓我們等待謎底揭開的那一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