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費將兒子送到私立學校學習,并與學校簽訂了《學生就學協議》,交納了建校費。誰知,兒子升入初中后,竟然與學校一女生發生了早戀,嚴重影響了學習,父母不得不將兒子轉學。為此,雙方圍繞建校費是否應當退還,以及學校是否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發生分歧,并將官司打到了法院。
望子成龍自費擇校兒子早戀成績下滑
現年18歲的梁立青是江蘇省徐州市人。梁立青從小頭腦聰明,學習刻苦,成績優秀,讓父母感到十分的驕傲。為了讓兒子有個更好的學習環境,梁立青的父母一直尋思將兒子送到更好的學校去讀書。2000年7月,年僅9歲的梁立青將升小學四年級學習。梁立青父母經朋友的介紹,并親自到學校考察,覺得無錫一家私立學校(簡稱私立學校)無論從學校規模、教學質量,還是教學管理,都是十分的理想。2000年7月19日,梁立青的父親梁益明向私立學校交納了從小學四年級至高中三年級的建校費5.35萬元。同年8月30日,梁益明作為學生家長(乙方)與私立學校(甲方)簽訂《學生就學協議》一份。約定:“乙方因自身原因提出的中途停學、轉學、退學,對乙方交納的學校建設費處理原則如下:二年內退學,每年扣1萬元(不足一年按一年計算);超過兩年不再退費。”“若因甲方原因使乙方學生無法正常學習和生活,導致學生身心得不到健康發展,甲方應允許乙方學生退學和轉學,并退還乙方所交學校建設費的一部分本金。”協議簽訂后,梁立青如期于2000年9月轉學至私立學校四年級就讀。
2004年下半年,13歲的梁立青升入初中二年級了,沒想到與同校女生陳雪開始了早戀。由于兩少年年幼無知,不能正確處理好早戀與學習的關系,只顧沉浸在戀愛的歡愉之中,學習成績受到了很大的影響。2005年上半年,梁立青的父母發現了原因,于是立即與學校溝通。希望能阻止兒子與陳雪的早戀。學校也分別找梁立青與陳雪談話,并加強教育。可是,梁立青與陳雪當面都能保證好好學習,不談戀愛,暗地里卻依然我行我素,有過之而無不及。無奈之下,2005年8月29日,梁立青父母以就近入學為由,向私立學校申請轉學,私立學校予以同意,梁立青父母將兒子再轉回原籍讀書。
無奈轉學生出糾紛爭執不下訴上公堂
辦妥了兒子的轉學手續后,梁立青的父母來到私立學校,以學校未盡到管理教育之責任,造成兒子曾與同校女生發生早戀情形,嚴重影響學業,致使兒子被迫轉學為由,要求學校退還所交的建校費,并賠償由此造成的損失。學校認為,學生談戀愛,是學生自己的事,學校斷然拒絕了梁立青父母的要求。經過多次交涉無果后,2008年6月19日,梁益明以兒子梁立青為原告,以自己為法定代理人,將私立學校告到了無錫市濱湖區法院,要求私立學校返還建校費3.65萬元,并賠償損失3萬元。
法庭上,梁立青父親梁益明作為代理人說:“2004年至2005年間,自己發現兒子在私立學校發生早戀,與同校女生傳遞含有成人內容的字條,并發生與女生接觸、喝酒、抽煙等現象,其亦出現精神恍惚、厭食、失眠、焦慮等情形。自己和妻子多次向私立學校反映上述情況,要求私立學校采取措施、加強教育,但私立學校未有處理結果。為此,我們被迫為其辦理了轉學手續。”梁立青認為,私立學校作為一所寄宿學校,有責任也有義務對學生進行管理、教育,保障學生健康發展,但私立學校未盡其責,管理不力,應承擔相應的責任,返還建校費并賠償經濟損失。
在審理過程中,梁立青放棄要求私立學校賠償3萬元的訴訟請求。因未侵害他人的合法權益,法院予以準許。
私立學校辯稱:梁立青于2000年9月至我校就讀。我校在2004年9月對梁立青的早戀情形就有所察覺,至2005年7月,發現梁立青的早戀情形較為明顯。我校發現梁立青有早戀傾向后。采取了相應的措施,及時與梁立青家長進行了溝通。只是由于梁立青學習成績較好,故對嚴重性估計不足。因此,我校已盡到了教育責任,不應承擔賠償責任。對于梁立青主張的建校費,梁立青在我校就讀5年,每年的建校費為1萬元,故我校愿意退還剩余的3500元。
學生早戀責任在誰兩級審判結果迥異
濱湖法院經審理后認為,梁立青與私立學校簽訂的《學生就學協議》系雙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且不違反法律規定,應為有效。根據該協議,對于梁立青交納的建校費,雙方約定若因梁立青自身原因中途停學、轉學、退學的,超過兩年,不再退費;若因私立學校原因使梁立青無法正常學習和生活,導致學生身心得不到健康發展,私立學校應允許梁立青退學和轉學,并退還梁立青所交學校建設費的一部分本金,按無錫市物價局規定甲方各每年收費標準扣除。梁立青于2005年8月29日辦理轉學手續,轉學理由為就近入學,系其自身原因中途轉學。雖然梁立青在私立學校就讀期間曾與同校女生發生早戀情形,但與其轉學并無必然聯系,梁立青也未提供其他證據證明因私立學校原因使其無法正常學習和生活,導致其身心得不到健康發展而需轉學,故梁立青要求私立學校退還建校費證據不足,不予支持。梁立青在私立學校就讀兩年以上,后因自身原因中途轉學,按雙方簽訂的《學生就學協議》,私立學校無需退還建校費。現私立學校愿意退還3500元,未侵害他人的合法權益,予以準許。2008年12月3日,法院依據法律的有關規定,作出一審判決,判決私立學校返還梁立青建校費3500元;駁回梁立青的其他訴訟請求。
一審判決后,梁立青不服,向無錫中院提出上訴。梁立青的父親梁益明在上訴中說:“私立學校作為一所寄宿學校,我們做父母的將兒子送至該校學習。已將全部監護職責委托給私立學校,私立學校有責任保障我們的兒子健康發展。但因學校疏于管理,未盡監護、教育的職責,兒子在校就讀期間與同校女生發生早戀情形,致使無法在校正常學習和生活,我們被迫為兒子辦理了轉學手續,故請求撤銷一審判決,判令私立學校返還建校費3.65萬元。”
私立學校辯稱,梁立青在校期間發生早戀系其個人行為,并非學校未盡管理職責而導致,而且學校發現后也曾經采取了相應的措施;梁立青轉學系因就近入學,并按相應的程序進行了辦理,并非私立學校的原因導致梁立青轉學。對此,私立學校請求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無錫中院經審理后認為,梁立青在校寄宿學習期間與同校女生發生早戀情形,且雙方傳遞的字條中大多包含與雙方年齡不相適應的不健康內容,私立學校在發現早戀情形之后較長一段時間內,未采取有力的措施對學生進行相應的輔導、教育,由于私立學校未履行相應的管教義務,影響到了梁立青身心的健康發展,私立學校應當允許梁立青轉學,并退還部分建校費。梁立青實際僅在私立學校就讀至初中二年級,扣除梁立青實際就讀期間應交納的建校費,剩余部分由私立學校予以退還更為公平合理。梁立青在私立學校自小學四年級就讀至初中二年級,應當交納的建校費為2.65萬元,梁立青實際已交納建校費5.4萬元,私立學校應退還2.75萬元。
2009年6月25日,無錫中院作出終審判決,判決私立學校返還梁立青建校費2.75萬元。
法博士點評
戀愛,作為一項權利,屬于人身權的范疇,是一種絕對權,他人無權干涉、限制、剝奪。什么樣的人、什么樣年齡享有戀愛權,是否適合戀愛,法律沒有明確的規定。是否戀愛、什么時候戀愛,完全由行為人自己決定。對于戀愛的結果,也只能由他們自己去承受。當然,行為人戀愛,并不總是與行為人的年齡、地位相適應,如中學生,愛只是一種懵懂的意識,他們的主要任務是學習,就不宜早戀。但是,對于行為人是否應該戀愛,他人只能加以教育、引導,而不能予以強制。因此,他人對行為人是否戀愛,以及戀愛的結果不需要承擔任何法律上的責任。學校,作為教育部門,對學生有教育、管理之義務,在學生發生早戀后,應當加強教育、引導,培養學生的正確戀愛觀。但是,這種責任,只是一種社會責任,而不是法律責任。
本案中,學校承擔法律責任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學生早戀影響了學習成績,而在于學校違背了服務合同,承擔的是違約責任。私立學校,是一所民辦學校,提供的是有償教育服務。提供教育,是其經營手段;營利,是其目的。因此,私立學校所享受的權利和承擔的義務必然要與其目的相適應。其權利和義務,由雙方當事人通過合同約定。違反了合同的約定義務,就要承擔違約責任。私立學校與梁益明簽訂的教育服務合同中,將不影響梁立青身心的健康發展作為學校的義務,因在學校期間梁立青早戀,導致學習成績下降,身心健康自然受到影響,學校也就沒有能完全履行協議,就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對于中學生的教育,我國采取的是義務教育與民辦有償教育的并軌機制。對于義務教育,因具有無償性、公益性,對于學生早戀,不需要承擔任何法律責任。而對于民辦有償教育,因具有有償性和營利性,學校是否要對學生早戀承擔法律責任,是由雙方服務合同約定的,不可一概而論。本案的發生,也提醒民辦學校在確定雙方權利義務時,不能就自己不能控制的情形擴大自己的義務范圍,否則,就在承擔本可不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