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昔日的天之驕子,今天面臨著沉重的就業壓力。據統計,2009年中國內地有611萬的應屆畢業生將走向就業市場。作為一種新的就業形式,網絡就業異軍突起。在政府與社會各界的扶持下,網絡就業能否解決畢業生的燃眉之急?
2008年9月至今,淘寶網上每個月新開的店鋪近20萬家,僅江浙地區每天就有1000人左右成為“淘寶掌柜”,與2008年上半年相比增長了60%以上。根據淘寶網的統計數據,從2008年淘寶網所創造的就業崗位年齡分布來看,18歲至32歲的年輕人的比例達到72%,其中大學生占了很大的比重。
楊甫剛,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國際貿易系2006級學生,他的另一個身份是淘寶網“嘟嘟靚妝”的老板,店鋪信譽度已經達到3個皇冠了。作為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中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在不到兩年的時間里,以600元起步,到現在的月收入3萬多元,楊甫剛已經成長為一位名副其實的“大學生老板”。在學校的“創業實踐可抵學分”的制度下,他以自己的創業成績抵了6個學分。
在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像楊甫剛那樣,還有很多同學開創著自己的“網上事業”。開網店在這里成了風氣,整個學校有1200多人在淘寶網上開店,其中有400多人已經是“鉆級”賣家了(“星”、“鉆”和“皇冠”是一些網絡購物平臺用以評價商家信用等級的指數,1鉆級別的至少需要累計好評交易251筆)。
就業是民生之本,能否順利實現就業關系到畢業生的切身利益,也寄托著千萬個家庭的殷切希望。在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下,外向型企業和沿海勞動密集型企業的崗位大量流失,不少大型國企或外企紛紛裁員、降薪。這些都直接影響到了高校畢業生的就業。據中國社會科學院2008年12月發布的2009年《經濟藍皮書》預計,2008年底有100萬高校畢業生不能就業,而2009年又將有近611萬大學生面臨就業。在這種形勢下,互聯網為高校畢業生提供了寶貴的就業機會。作為一種新的就業形式,網絡就業異軍突起,高校畢業生大量進軍互聯網。
學校與學生:從網絡開始創業
在聞名世界的小商品城義烏,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有一項特殊的規定:學生在學校的“地位”由他網上店鋪的級別決定,一個鉆頂兩個學分。在這里,60%的學生生活費都能自理,學生每年打工創業所得總額超過2500萬元。
根據國內調查機構艾瑞咨詢與淘寶網發布的《2008年度網購市場發展報告》顯示,2008年9月以來,網絡創業、網絡就業熱潮洶涌。而其中一種重要的形式就是網店,有11.5%的網店店主完全是以開網店為主業。網店解決了一部分人的就業問題,也成為賣家生存或者賺取更多收入的重要來源。
在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的學生宿舍和樓道里,成堆的貨物隨處可見,來來去去的學生抱著的不僅有厚厚的書本,還有一箱箱貨物。每天下午5點半,幾輛卡車準時出現在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的校園里,將學生從義烏小商品市場淘來的東西發往全國各地。目前校園里已經有20多家物流公司進駐,包括中國郵政EMS快遞、中通快遞等。
開網店在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成了一種風氣,多數出售化妝品、服飾、數碼類產品。市場營銷專業大二學生王佳滎的網店“賣家之家”在網店行列中顯得與眾不同,賣的商品是經營網店需要的紙箱、膠帶等。經過幾個月的努力,他的網店現在有兩名客服員,每月純利達到兩三萬元。他現在談生意使用的蘋果電腦、手機都是自己賺出來的。
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大量學生網上創業背后的一大推手是副院長賈少華,他將馬云創立的淘寶網用到了極致。賈院長為剛起步開網店的學生免費籌備了“創業園”——每個系都配有一間可供上網的教室和一間儲存貨物的倉庫,而老師要負責的是教會學生使用PS(Photoshop)來處理商品照片、跟客戶談生意以及尋找合適的貨源。在創業園內,隨處可見的是馬云的畫像。黑板上除了寫著發往全國各地的快遞價格外,還可以看見學院“同學同創,同創同學”的口號,以及“我們的目標是10000分(一個皇冠)”。在校生月收入不少于8000元、信用等級達到四顆鉆的就可以進入到創業園自己當老板。
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目前有8000多名學生,而自主創業的學生就有2000多名。學院內已經形成了一條電子商務供應鏈,有專門向網店提供紙箱、膠帶等配套用品的,也有專門給網店提供貨源的,還有20余家快遞公司進駐學院。在學院2500多名應屆畢業生中,將有超過15%的畢業生以“小老板”的身份畢業。
政府與社會:網絡就業在浙江
在目前大學生千軍萬馬擠就業“獨木橋”的形勢下,浙江首開全國之先河,省教育廳于2009年6月4日出臺了《關于對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從事電子商務(網店)進行自主創業認定的通知》。通知規定,高校畢業生在淘寶網開店且信用等級為三顆鉆以上的,就可以認定為自主創業,除了可以享受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同等待遇,更重要的是可以享受到各項由自主創業帶來的政策優惠。
根據這一規定,大學生網上店鋪獨立月收入在1200元以上的就可以算作就業。按照這一標準推算,目前浙江省在網上開店的大學生有一半以上都可以列入就業范疇。
作為就業新政的后續推進,浙江省教育廳正在積極地和浙江省各地市政府溝通,希望各地能夠視自己的經濟情況,配套出臺扶持大學生開網店、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的優惠政策。
據統計,淘寶網在2008年創造了57萬個直接就業崗位和超過100萬個的間接就業崗位,這些間接就業崗位主要集中在物流、金融、營銷等相關網絡產業。
根據從淘寶網了解到的信息,網絡就業地域分布與各地區網購活躍程度成正比,上海、廣東、浙江、北京和江蘇位居全國前五位。業內人士分析說,網絡就業與當地的商業氛圍、文化氛圍、經濟結構以及相關的政策法規關系密切。因此,網絡就業的群居效應比較明顯。如浙江、上海等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出臺了鼓勵網店經營的創新管理政策,從政策上給予極大的扶持和幫助。因此,這些地區在淘寶網上就業的人數要遠高于其他地區。
事實上,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在2008年就出臺了《關于大力推進網上市場快速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對個人網上開店不強制辦理執照,扶持網上市場做大做強,鼓勵個人通過網上創業解決就業難題,尤其是鼓勵高校畢業生、下崗待業人員、殘疾人員等就業有困難的人群拓展創業渠道。
機遇與風險:網絡就業帶來什么?
雖然金融危機給大部分行業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響,但網購市場卻一路高歌。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網購的好處,網購的低成本、便利性使顧客整體購物的成本降低,同時常有在實體店難以遇見的折扣,既經濟又實惠。當下,不少大學生把就業的方向瞄準了互聯網,尋找網絡中的就業創業機會成為很多人的選擇。
“與其苦等面試,不如網上就業。”許多剛出校門的大學生在求職時往往因為沒有工作經驗而被用人單位拒之門外。網上就業為大學生提供了實習、培訓的平臺,幫助大學生積累寶貴的實踐經驗。80后、90后的大學生是一直伴隨著網絡的發展而成長起來的,愿意、并有能力通過互聯網就業謀生。此外,由于經濟危機的影響和畢業生人數的不斷增加,大學生面臨的就業壓力越來越大,一些大學生不得不選擇網絡作為就業的出路。因此,網上就業對于大學生來說,部分是自主選擇,部分是無奈之舉。
值得注意的是,大學生在網絡創業過程中必須對它的風險有一定的認識。目前網上創業者收入呈兩極分化,從分文不賺到上億元不等。在易趣網的商鋪中,平均每年有25%的大學生因為“低門檻”而加入,又有25%的大學生感到“無利可圖”而退出。由于網上創業資金門檻低,進入容易,大量的創業者已經進入了這個領域,一些傳統企業也紛紛上網,將市場擴展到網絡中。這使新進入者面臨巨大的競爭壓力。因此,大學生在進行網絡創業時,必須有良好的前期的策劃、中期的營銷以及后期的服務保證。
此外,與網絡相關的法律與信用環境有待提高。現階段,我國網上經營的法律制度還不健全,傳統的法律如何在網絡環境中應用還處在理論探討階段。雖然網上就業發展迅速,但目前還處于起步階段。淘寶、易趣、拍拍等網絡賣家集中的平臺各自都建立了支付寶、安付通、財付通等安全支付服務平臺,已經構建了一個相對規范有效、符合互聯網特點和中國國情的保障體系。不可否認的是,網絡上存在著一些非法經營者,打著網絡購物之名,行詐騙之實。
在嚴峻的就業形勢下,在現代化的信息環境中,各地區紛紛出臺相關政策鼓勵網上就業,各高等院校也積極推進網上就業培訓,網上就業的低門檻更是吸引了大量人氣。然而,作為現代就業的新形式,網上就業人群的社會保障、社會保險、勞動權益等問題亟待解決。目前,互聯網就業還沒有被納入就業扶持的政策體系,也沒有被正式納入就業范疇體系,因此,網絡就業所產生的新問題還需要社會各方面予以關注,以逐步得到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