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之聲”記者報道,在陜西榆林橫山縣,被陜西省政府明令關閉的煤礦仍在非法開采,有多名政府官員和公職人員暗中參股煤礦經營。面對記者追問是否還有其他官員參股煤礦經營,縣委書記責怪說:“你們中央臺的記者管得也太多了吧?”
記者發現某縣有官員違法亂紀的現象,通過正常采訪途徑向縣委書記了解情況,這本是媒體行使輿論監督職責的負責任做法。然而到了橫山縣太爺那兒,卻成了“管得太多”的麻煩制造者了,莫非他治下的橫山縣就真“橫”得老子天下第一,誰也不許過問任何一絲一毫情況啦?當家公仆如此忌諱輿論監督,如此害怕行政透明,這塊地盤又如何能夠不打折扣地貫徹中央精神,而不致成為腐敗之風悄然流行之所呢?
因為造成嚴重環境污染和生態災害、破壞了當地百姓的生產和生計,而被省政府明令關閉的煤礦,居然得以仍在非法開采,根子就在于一些官員暗中參與了這些煤礦的非法經營并從中牟取了可觀的不當暴利。記者在獲悉這一新聞線索后,進行追蹤采訪,這是職業道德與敬業精神的體現,也是對人民大眾、對黨和政府高度負責任的表現,作為地方黨政領導,理當予以支持配合。
遺憾的是,這位書記卻對記者的采訪大光其火,嫌記者管得太多,究竟是意在袒護違法亂紀的下屬呢,還是他本人與煤礦的非法經營也脫不了內幕關系呢?還真讓人捉摸不透。對“中央臺記者”的反腐采訪尚且如此反感,若是采訪者只是地方媒體記者,又會受到怎樣的粗暴接待呢?更退一步說,倘是當地無錢無勢的百姓前來跪求拜見縣首反映基層官員的問題,將有什么遭遇呢,豈不令人不寒而栗!有道是:
本縣下屬愛惹禍,豈容記者管太多;但請頻奏拍馬調,莫將實事還實說!
但愿蘇書記式的接待記者模式只是其個人愛好,而非普遍現象。但愿更多地方的輿論監督不會陷入陜西榆林橫山縣那樣的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