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現代滬劇《紅葉魂》
A Leaf never withered
你昂然向陽,
你傲雪迎霜。
你俯首蒼生,
你訴盡衷腸。
巴山紅葉,
繽紛大地護花香。
丹心不死誠依舊,
留得人間滿庭芳!
7月30日,大型滬劇《紅葉魂》在寶山區委黨校禮堂首演。
該劇是根據新時期優秀紀檢干部王瑛的先進事跡改編而成的。2008年11月27日,全國紀檢監察系統先進工作者標兵,四川南江縣原縣委常委、紀委書記王瑛因積勞成疾,因病逝世,年僅47歲。她在南江工作的11年里,一身正氣、兩袖清風,真正做到了“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被譽為“黨的忠誠衛士,群眾的貼心人”,在確診肺癌晚期的兩年多時間里,她仍然堅持工作,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2009年4月,寶山滬劇團開始著手創作一部以王瑛同志先進事跡為原型的大型現代滬劇《紅葉魂》,用藝術的手段深入宣傳她的先進事跡,把王瑛精神以及巴中這片有著光榮革命傳統的紅色熱土介紹給上海人民,讓廣大干部從中受到教育和啟發,進一步樹立執政為民的理念,推進黨風廉政建設。
王瑛是位四川干部,滿口上海話的滬劇如何表現巴中風情?為此,主創人員一行遠赴四川,沿著王瑛生前工作、生活的足跡進行現場采風,擷取創作素材、感悟生活原型。他們走訪了王瑛在巴中城區的家,來到她的房間。忽然,主演華雯被門后掛著的一條紅絲巾吸引住了——都知道王瑛喜歡紅絲巾,因為家鄉的紅葉就是這個顏色。媒體引用的照片上,王瑛無一例外地戴著一條鮮紅的長絲巾。王瑛的丈夫張勇說:“她平時戴的那條已經被收藏起來了,后來去找了這條一模一樣的,放在家里,方便記者們拍照?!闭f著,他取下紅絲巾,輕輕地撫摸了一下,遞給華雯:“送給你們,你要演她,這個用得著?!?/p>
主創人員還來到了王瑛工作了整整11年的南江縣城。一進縣城,最先進入視線的是“背二哥”,他們是王瑛生命最后幾年中不可忽略的一群人。由于小小背簍難擋風雨,王瑛曾為露宿街頭的背二哥籌資建造起一座背二哥賓館,雖說不如星級賓館豪華氣派,也不如招待所清潔舒適,但背二哥們總算有了一個溫馨舒適的家。在南江街頭,面對隨處可見的背二哥,導演孫虹江走上前問:“你們認識王瑛嗎?”背二哥們幾乎異口同聲地回答:“認識喲,王書記喲?!边@句話令主創人員感動無比。
戲劇改編真人真事并非一件易事,如何在藝術、真實以及宣傳上達到一種相對平衡,是一道難題。為此,寶山滬劇院的主創人員付出了不少心血。編劇張東平已是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但他不畏辛勞,堅持和大家一起去四川采風。白天一路車馬勞頓,夜晚當別人放松休息之際,他還整理筆記,連夜趕稿。1800多公里巴中之行下來,7場戲加序幕的結構和內容便在他的心中成熟了。
主演華雯的經歷更是不同尋常。6月8日下午畫外音剛錄罷,隨著導演一聲喊,前一秒鐘還站在話筒前的華雯“咕咚”一聲栽倒在地。幾分鐘后,華雯醒了,繼續排練。幾個小時后,華雯發現自己兩只眼睛的眨眼頻率變得不一樣了,大家都發現她的臉有點歪,有人說“不會是面癱吧”。面癱!華雯一下懵了,這對一個女演員來說,絕對是生命中難以承受的痛。經過診斷,華雯果然得了由耳帶狀皰疹引發的面癱。在治療期間,華雯探尋地熱愛生命的王瑛在得知身患絕癥時的內心活動,思考著她是如何被一股巨大的信念和力量支撐著,堅定地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想著想著,她感到自己和王瑛的心貼得更近了,于是迫不及待地盼著重返劇組。她要求壓縮原本需要2至3個月的療程,將藥物、針灸、理療三管齊下。20天后病情稍有緩和,華雯在全體演職人員的掌聲中再一次走進了《紅葉魂》排練場……
7月30日的首演感人至深。從王瑛扶持年輕干部、建造連心橋、關愛背二哥到偵破貪污案,最后發現自己身患絕癥、母女離別,每一幕的間歇直至劇終,全場都爆發出熱烈的掌聲。
攝影:李偉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