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委、市政府的關心重視和市委統戰部的直接領導下,聯誼會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認真貫徹\"充分尊重、廣泛聯系、加強團結、熱情幫助、積極引導\"方針,緊緊圍繞市委\"海西應先行、泉州走前列\"和\"穩住大盤、固本培源、項目帶動、奮力發展\"的工作要求,認真履行職能,充分發揮優勢,重點開展了以下幾項工作:
一是充分發揮聯誼會人才薈萃、智力密集的優勢,組織、引導廣大成員積極向黨委、政府建言獻策,知情出力
1、推動現代服務業發展。聯誼會成立以來,密切關注國內外瞬息萬變的經濟環境,緊跟黨委政府對每一階段形勢任務的科學研判,積極建言獻策,知情出力。2008年8月,為貫徹市委常委擴大會議\"要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的精神及市委王亞君常委多次對推動我市現代服務業發展的有關指示精神,充分發揮人才、智力優勢,聯誼會主動承辦《現代服務業發展與商機》主題講座,邀請國內第三產業研究權威,廣東中山大學教授李江帆博士來泉授課,為推動我市加快實現由\"工業經濟\"為主向\"工業經濟、服務經濟\"齊頭并進轉型,促進服務業又好又快發展,為服務業的跨越發展推動城市功能顯著提升提供了理論基礎,作出了積極貢獻。
2、積極參政議政。組織、引導聯誼會廣大成員圍繞黨委政府中心工作開展調查研究,積極參政議政、建言獻策是聯誼會的一項重要職能。成立以來,借助\"黨外人士建言獻策論壇\"、\"世界泉商合作與發展交流研討會\"等平臺,聯誼會組織理事認真圍繞如何建設海西\"兩個先行區\",推進泉州城市、產業、港口發展積極參政議政、建言獻策,取得較好成效。
3、為推動科技進步作貢獻。為貫徹實施人才強國戰略,推動我市的科技進步與創新,聯誼會充分發揮與科技工作者聯系緊密優勢,動員、團結和組織廣大民營科技企業的創業人員和技術人員為促進我市科學技術創新,推動我市經濟社會科學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二是引導廣大成員積極參與光彩事業、社會公益事業及其他社會活動,爭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
1、積極動員廣大成員參與汶川大地震賑災活動。5·12汶川地震發生后,聯誼會第一時間向全體理事會成員發出倡議,要求全體成員積極投身地震賑災活動,得到全體成員的熱烈響應。全體理事除在各自行業、各自領域積極捐款捐物參與賑災以外,還以聯誼會名義在地震災區--陜西鳳翔縣捐款50萬元,建設\"會山新蕾小學\",為災區孩子早日重返校園做出積極貢獻。今年5月16日,教學樓已順利落成,在大家愛心的支持下,災區的孩子們已經能夠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安心上課了。此外,聯誼會還資助東南早報記者赴我市對口支援地區----彭州采訪宣傳報道。
2、參與\"海西春雨行動\",為構建和諧社會做出積極貢獻。2008年5月,聯誼會積極響應市委統戰部號召,向我市少數民族村--安溪湖上鄉盛富畬族村捐款10萬元,用于盛富村道路路面硬化,為加快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辦實事、辦好事,確保少數民族群眾真正受益做出應有貢獻。
3、為臺灣8·8水災伸出援助之手。臺灣8·8水災發生后,聯誼會第一時間通過本會網站、QQ群、手機短信等方式向全體理事會成員發出倡議,要求全體成員積極投身賑災活動,得到全體成員的熱烈響應。截至2009年的20日,聯誼會副會長吳志雄向豐澤區紅十字會捐款拾萬元,聯誼會理事王忠智代表斯蘭集團捐款貳拾萬元。其他理事也在各自行業、各自領域積極參與賑災活動。
三是積極為理事搞好服務,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聯誼活動,不斷增強聯誼會的凝聚力
1、積極為理事排憂解難。針對理事所反映的生產經營中遇到的困難問題,聯誼會認真開展情況調查,積極向黨委、政府有關部門反映情況、建議,爭取他們的理解、支持,力所能及地幫助理事解決困難問題,增進聯誼會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2、幫助理事尋找商機。2008年9月,應部分理事的要求,聯誼會主動與有關部門協調,組織部分理事與紡織服裝商會一道前往臺灣開展商務考察活動,尋找承接臺灣產業轉移與發展商機,進一步開闊眼界,加強與臺灣相關產業的交流與聯系,為促進我市\"兩個先行區\"建設,推動我市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做出一定貢獻。
3、組織開展學習培訓交流活動。通過系統的學習培訓,使新的社會階層人士開闊了眼界、增長了見識,更使他們正確認識了我國新的社會階層的含義,進一步明確自身價值,從而激發和增強了發展意識和社會責任感。與此同時,聯誼會還發揮理事分布行業廣泛優勢,定期不定期組織各行業代表人士開展理事聯誼活動和主題討論活動,一方面增進理事間的溝通與了解,另一方面也讓理事能掌握更多各行業的一手信息,為工作、事業發展提供更多更寶貴的決策參考,如為理事牽線搭橋,提供法律咨詢服務等。
4、組織理事參加各種活動,展示理事風采。聯誼會組織部分理事參加\"泉州市統一戰線各界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書畫攝影展\"活動。他們的作品從黨的改革開放政策和統一戰線角度展示改革開放30年來我市經濟和社會事業取得的巨大成就,反映新時期我市新社會階層人士的精神風貌。
5、發揮優勢,為理事搞好服務。去年中秋節期間,聯誼會與中英人壽保險公司合作,為每位理事免費提供了一份價值100萬元的人身意外保險,為全體理事辦了一件實事和好事,得到廣大理事的熱烈歡迎,進一步營造理事溫暖之家。聯誼會還廣泛收集理事的典型事跡,與報紙、電視臺等媒體加強合作, 分批次宣傳理事先進典型事跡,打響聯誼會的品牌。已在泉州晚報、泉州電視臺、東南早報、福建工商時報、世界泉州人雜志等媒體上對聯誼會部分會長、常務理事的事跡進行了宣傳報道。
三是加強自身建設,推動聯誼工作開展
1、建立健全工作制度。聯誼會成立后,按照聯誼會《章程》規定,迅速召開會長辦公會,研究落實聯誼會工作年度計劃,并根據每位副會長的行業特點和區域,對會領導班子工作內容進行劃分,建立健全聯誼會財務制度和工作制度,保障聯誼會工作的有序推進,同時進一步提高聯誼會領導班子的工作積極性。
2、完善辦公條件。聯誼會作為聯誼性質的社會團體,領導班子都由各行業代表人士兼任,因此必須要有固定的場所和人員才能進一步的發揮作用,更好地為理事服務。聯誼會成立后,在部分會領導和理事捐贈會費的支持下,聯誼會順利落實聯誼會辦公地點,聘用辦公人員,購買辦公設備,保障聯誼會工作順利開展。
3、搭建聯絡交流平臺。聯誼會廣大成員分布在各行業各區域,若以常規方式進行溝通交流,條件比較不足。我們及時搭建網絡交流平臺,通過建立網上qq群(QQ號碼72140722,群名為泉新階層)等方式,保證理事間的及時、有效交流。并以短信群發方式,及時把聯誼會相關動態第一時間發布到每位理事手機上,進一步暢通聯誼會溝通交流渠道,取得較好的成效。
成立以來,聯誼會理事在各條戰線上都取得突出成績,展示了新階層人士的風采,為聯誼會爭得榮譽。泉州新社會階層代表人士聯誼會成立至今,在主管部門的指導下,在全體理事的共同努力下,工作有序推進,得到社會各界的肯定和認可,進一步打響了聯誼會品牌,同時也吸引了一大批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的熱情加入,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和贊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