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覺肩負“拯救世界”重任的邁克爾·杰克遜被他愛的世界丑化,而看透了我們就是想“與麥當娜同床”的麥當娜輕蔑地一笑:這個世界,也就“宛如處女”
近些日全球最著名的人物是誰?邁克爾·杰克遜。這位傳說中的流行音樂之王6月26日突發心臟病去世,終年50歲。
之所以是傳說,因為邁克爾·杰克遜的歌早就不流行了,他在中國甚至都沒流行過。引領流行的小資們還在聽披頭士,還在聽威猛、鮑勃·迪倫,關于邁克爾·杰克遜的談資卻最多不過是“整容=毀容”。但邁克爾·杰克遜之死仍然在中國引起了很大反響。去超市買東西,音像區都放著邁克爾·杰克遜演唱會的DVD,我問一位圍觀的店員好聽不,她說一般,不過過去只聽過這么個人,這回看看也算長知識,她說回頭也要看看那個長護心毛扭屁股的貓王唱的是啥。我一個每天忙著寫小說寫劇本的朋友,也熬夜寫了首詩:“你的歌聲 是這殘忍塵世的橄欖樹/你的舞步 是這無奈人生的銷魂曲/我們在你的歌聲里情竇初開/我們在你的舞步中體悟自由……”我問他為什么要向這個早已從電腦硬盤中消失的人獻詩,他回答說只是突然從忙忙碌碌中聽到一個人死了,有一種失落感想要移情。
“人走了,才知道他的好。”同性戀、性騷擾、吸毒、孌童、破產、漂白皮膚、性格畸形,這是之前十年從美國報紙到中央電視臺偶爾提及邁克爾·杰克遜時的關鍵詞。不過,一夜之間,我們看到數不清的新聞在給邁克爾·杰克遜正名還清白,數不清的評論開始反思“是誰害死了好人邁克爾·杰克遜?”好吧,這是邁克爾·杰克遜想要的、該得的,但他之前就一直想要、一直該得而未得。一個心臟病猝死就讓一切翻轉過來。如果說之前對邁克爾·杰克遜的指責羞辱是滑稽可笑的,那么今天的樹碑贊頌更可笑——這個世界怎么這么翻手為云覆手為雨?它什么時候把邁克爾·杰克遜當個人待過?
一位哲學家告訴我說:“邁克爾·杰克遜死了,我想,他終于可以不再受折磨了。他生下來仿佛就是被折磨的。盡管他給很多人帶來快樂和幫助,他的表現多是怪異和叛逆,但我看他像個玻璃,我更相信他是沒有傷害過任何人的,除了把自己弄得面目全非。”
上帝給了邁克爾·杰克遜一副名揚天下的嗓子,天下就給了他比常人更受折磨的命運——踩上帝的寵兒和觀看寵兒被踩,確實是比聽歌更適于流行的節目。據說,邁克爾·杰克遜的葬禮會比12年前戴安娜王妃的那次更隆重、更輝煌。整個商業世界已經流行過對這個上帝寵兒的捧和踩,如今又在策劃著最后一次的流行饕餮。恭喜發財。
每個人都想把自己交出去,最微薄的底線要求無非是別被當做路邊的狗屎。但我們總是很失望,想來唱歌天才加流行天王的邁克爾·杰克遜也是如此——從小到大再到死后,他從未主宰過自己面目全非的命運。這一點上,和他同時代的唱歌天才加流行天后麥當娜就清醒得多。自覺肩負“拯救世界”重任的邁克爾·杰克遜被他愛的世界丑化,而看透了我們就是想“與麥當娜同床”的麥當娜輕蔑地一笑:這個世界,也就“宛如處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