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會計信息電腦化的發展趨勢,傳統的審計方法和技術已經不適應現代會計電算化的發展需求,由此計算機審計方式應運而生,在具體審計過程中往往仍然采用傳統的審計方法實施審計,這無疑給審計工作帶來更多的風險,并提出控制風險的相應對策。
關鍵詞:計算機審計;審計風險;防范對策
中圖分類號:F239.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09)16-0082-02
隨著會計信息電腦化的發展趨勢,傳統的審計方法和技術已經不適應現代會計電算化的發展需求,由此計算機審計方式應運而生,但由于目前計算機審計應用的范圍和程度有限,各地計算機審計環境不盡相同,加之審計人員對計算機審計知識缺乏更新,對被審計單位計算機會計系統的認識不夠全面,在具體審計過程中往往仍然采用傳統的審計方法實施審計,這無疑給審計工作帶來更多的風險。本文討論計算機環境下審計風險的成因,并提出控制風險的相應對策。
一、計算機審計風險形成的原因
1.傳統審計線索逐漸消失。在手工系統中,由原始憑證到記賬憑證,由過賬到財務報表的編制,每一步都有文字記錄,都有經手人簽字,審計線索十分清楚。審計人員進行審計,完全可以根據需要進行順查、逆查或抽查。但在電算化會計系統中,從原始數據進入計算機,到財務報表的輸出,這中間的全部會計處理集中由計算機按程序指令自動完成,傳統的賬簿沒有了,絕大部分的文字記錄消失了,傳統的審計線索在這里中斷了、消失了,代之的是存有會計資料的磁盤和磁帶,這些磁性介質上的信息是以機器可讀的形式存在的,肉眼不能識別。存儲在磁盤上的數據很容易被修改、刪除、隱匿、轉移,又無明顯的痕跡,因此,審計人員發現錯誤的可能性減少了,而審計風險增加了。
2.會計系統內控制度的改變。在手工系統中,內部控制的測試是看得見、摸得著的,但在會計電算化信息系統中,內部控制的技術和方法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使得手工系統中的許多原有的控制措施都已不適合了。例如,在電算化會計系統中,會計信息的處理和存儲高度集中于計算機,會使手工會計系統中的某些職責分離、互相牽制的控制失效。大部分控制措施都是以程序的形式建立在計算機會計信息系統中,肉眼無法覺察,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計算機處理。而計算機會計信息系統的內控功能是否恰當有效會直接影響系統輸出信息的真實和準確,內控環境的復雜性使舞弊行為有機可乘,從而增加了審計風險。
3.審計內容的改變。在會計電算化條件下,審計的監督職能雖然沒有改變,但審計內容卻發生了變化。在電算化會計信息系統中,會計事項由計算機按程序自動進行處理,如果系統的應用程序出錯或被非法篡改,則計算機只會按給定的程序以同樣錯誤的方法處理所有的有關會計事項,系統就可-能被神不知、鬼不覺地嵌入非法的舞弊程序,不法分子可以利用這些舞弊程序大量侵吞企業的財物。電算化會計信息系統的特點及其固有的風險,大大增加了審計風險。
4.審計技術、方法日趨復雜。在手工會計處理的條件下,審計可根據具體情況進行順查、逆查或抽查。審查一般采用審閱、核對、分析、比較、調查和證實等方法,所有審查工作都是由人工完成的。在會計電算化條件下,會計的特點決定了審計的內容和技術的改變。雖然人工的各種審查技術仍是很重要的,但計算機輔助審計是必不可少的審計技術。因為即使系統的全部賬表都要硬盤拷貝,利用計算機還是可以比手工更迅速、更有效地完成審閱、核對、分析、比較等各項審查工作。例如,計算機可以幫助審計人員審閱賬務文件,找出滿足指定條件的會計記錄:可以對眾多的會計事項進行統計抽樣,以便審計員對抽出樣本進一步審查;還可以根據系統所記錄的會計資料計算出各種財務比率、變化率和進行各種分析比較等等。審計人員如果不熟悉電算化會計軟件的特點和風險而不能識別和審查其內部控制,如果不懂得利用計算機審計技術和方法進行審計,就必然會帶來審計風險。
5.審計人員計算機知識的缺乏。目前,大部分審計人員對于計算機知識普遍缺乏,而隨著會計電算化的實行,審計的對象也更多更復雜了。因此,審計人員除了要有專業的審計、會計知識外,還必須掌握一定的計算機知識和應用技術,否則,審計人員面臨著打不開被審計單位的電子賬簿,審計人員不能全面了解財務情況,做出的審計結論有可能偏離被審計單位會計信息系統的實際,從而造成審計風險。
6.現行會計軟件評審機制存在缺陷。現行會計軟件的評審主要側重于軟件功能的構成要素及會計處理方法的合理性,忽視了審計線索的保全性;評審側重于會計軟件運行的結果與手工一致,忽略了對軟件開發過程內部控制系統的評價;評審依賴于會計電算化專家小組及部分用戶的意見,忽視了軟件的審計特征;評審的結果可能同審計人員的意見產生沖突。這些都給審計人員的工作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和風險。
二、計算機審計風險的防范對策
1.保證審計數據的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