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教師;技能培訓;課改培訓;課題研究;評價機制
〔中圖分類號〕 G451.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09)09(B)—0006—01
一、開展技能培訓,打下扎實功底
在教師技能培訓上,我們組織實施了“三個三”工程,即學會“三課” (議課、上課、評課),練好“三筆字” (粉筆字、鋼筆字、毛筆字),讀好“三書” (專業理論書、教科書、教學參考書)。學會“三課”,一是堅持議課制,要求做到“五議”、“五明確”。即議教學指導思想,明確教學總體構思;議教學目標,明確制定目標的依據;議教材重難點,明確教學的主攻方向;議教學程序,明確教學結構;議教學方法,明確教學思路。二是優化上課,堅持“五為”、“五突出”?!拔鍨椤奔匆越處煘橹鲗?,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思維為核心,能力為目標?!拔逋怀觥奔赐怀鲋仉y點,不面面俱到;突出精講巧練,不以講代練或以練代講;突出思維訓練,不搞滿堂灌、滿堂問;突出教學效率,不大面積補課;突出因材施教,不搞一刀切。三是優化評課,堅持自評和他評相結合,并設立主評和助評。這些舉措,不但使教師具備了扎實過硬的教學技能,而且為他們順利開展教學提供了有力“武器”。
二、加強課改培訓,轉變育人理念
教師是課程改革的主力軍和具體的實施者,教師育人理念的更新是課改成功的關鍵。首先,我們以管理者(學校領導)、培訓者(教學骨干)、實驗者(新課程改革起始年級的科任教師)的培訓為切入點,以全員培訓為目標,分階段、滾動式推進課改培訓。具體做法是:從對象上,把全員培訓和骨干培訓結合起來;從內容上,把通識培訓和教材培訓結合起來;從方式上,把自我培訓和集體培訓結合起來;從組織上,把市級以上培訓和校本培訓結合起來。其次,抓好校本培訓。我們把加強校本培訓、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增強教師創新能力作為工作重點,采取通識培訓與學科培訓相結合,多形式、多層次、多途徑、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校本培訓工作;編印下發了培訓教材《走進新課程》及各科新課程標準;組織教師觀看教學錄像,進行教材分析,解讀新課程標準,弄清教材的設計思路和編寫意圖,研討新教材的實施策略,把校本培訓貫穿于新課程實施的全過程。通過這一系列的活動,使得教師的教育理念不斷得到更新,教學質量也得以大幅度提升。
三、強化課題研究,搭建發展平臺
問題是課題研究的載體,研究問題的過程是教師不斷提高和發展自我的過程,同時也是教師不斷豐富教學內容的過程。在教育科研方面,我們確立了課題研究的“四個原則”,即“發現問題即課題,行動即研究,教育即科研,成長即成果”。選題則遵循“三看”要求,即一看課題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二看是不是一個真實存在的實踐問題,三看解決這個問題對改進教師教學行為有無積極作用。課題確立側重于“三個問題”,即教室里發生的“真實的問題”,教學中遇到的“困惑的問題”,學生發展過程中“不可回避的問題”。課題的立項做到“五個結合”:一是課題的研究與學科教學相結合,課題研究活動與學科教學活動合二為一,體現出“教學即研究”的理念。二是課題的研究與教師教學經驗相結合,避免課題的研究脫離經驗基礎,憑空進行的現象發生。三是課題的研究與研究者的興趣愛好相結合。四是研究課題與教學活動中的重難點相結合。五是研究課題的確立要從學校和教師實際出發,要與那些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相結合。
四、改革評價機制,促進教師成長
建立科學的評價機制是確保教師做好本職工作,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保證。在教師隊伍評價上,我們主要開展了“四評”。一是開展教師自我評價。這促進了教師的自我反思,使教師在對比總結中看到了自己的成績與不足,從而為今后的發展確立了方向。二是開展組內評價。包括互評與級任領導評價兩部分,評價的結果記入教師學期綜合評估中。三是開展學校評價。期末,由教務處、政教處對教師各方面進行總評,并與年級組內的評價結果按一定比例累計,作為每一位教師學期綜合評估成績。學校領導還及時了解評估結果,對表現好、進步快的教師予以鼓勵或獎勵,而對那些有明顯差距的教師,學校領導則采取個別談話等方式鼓勵、加壓,促進他們成長。四是開展學生評價。即通過對學生問卷結果進行分析,了解教師的工作態度、師德表現,校領導對此及時予以反饋,發揮了評價的指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