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陽光體育;校園氛圍;制度保障
〔中圖分類號〕 G40—013.9〔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09)09(B)—0036—02
陽光體育行動是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共青團中央推行的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的重要內容和措施。校園陽光體育運動的持續長久,要以“做學生喜歡的教師、當社會敬佩的校長、辦群眾滿意的教育”為目標;以“以人為本”的理念統一思想認識,凝聚敬業愛崗、樂于奉獻的教育精神,營造團結向上、開拓創新的工作氛圍,在時間上、空間上、活動上、人際關系上構建陽光校園,努力讓每一位教師都體驗到教書育人的愉悅,讓每一名學生都感受到校園學習生活的快樂。
一、領導重視、參與是構建校園體育文化氛圍的重要前提
良好的校園體育氛圍能激發師生參與體育鍛煉的興趣與激情,形成良好的體育傳統。體育環境的形成主要受學校體育開展的現狀、學校體育發展的硬件設施、體育活動水平、參與體育活動的人數、參與者的積極態度等條件限制。校長作為學校體育工作和學生體質健康的第一責任人,對學生健康成長負有重要責任。體育教師要履行好自己的職責,為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形成服務。其他教師要做到不擠占體育課和課外體育活動時間,支持學校的體育工作。首先,學校要制定并落實體育聯系會議、場地設施建設、器材購置、體育課堂教學、課外活動、三操、快樂星期三等相關制度和措施。實施特色發展戰略,最大限度挖掘教育、體育資源潛力,積淀學校體育文化精髓,彰顯學校辦學個性,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體現素質教育的優越性。其次,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載體,要緊密結合新課程改革的目標,抓好體育課堂教學的組織與生成,讓全體學生都平等地享受相同的教育體育資源,體現基礎教育的普適性原則,在整體推進、和諧發展的基礎上形成“閃光點”。再次,搭建學校體育藝術節的平臺,使體育展示、表演、運動會、藝術節等資源優化組合,學校要經常組織師生開展各類文化體育活動,為師生展示才藝搭建舞臺。
二、教師積極投入奠定陽光體育的基礎
奧運會的成功舉辦,極大地激發了國民的體育熱情。教師是奧林匹克精神在學校的自覺傳播者,奧林匹克運動作為一種生活方式、一種生活哲理,倡導“不斷進取、永不滿足”的奮斗精神,對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是學生終身體育的引路人,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鍛煉動機,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教師是學校體育的實踐者,應積極參與學校體育事務,規劃、布局、實施學校體育工作計劃,站在培養合格人才的角度籌劃學校體育工作;教師是和諧體育的推動者,和諧是社會發展的主流,是集體團結進取的源泉,是干事創業的前提,身心健康是社會和諧的基本條件,體育是實現身心和諧的重要手段;教師是學校體育可持續發展的主力軍,教師對體育的情感、行為、習慣、態度、價值觀的認同,對學生體育意識的形成、體育行為的發展具有強烈的示范作用和內在驅動力。校園內群體對體育價值的取向、育人特色的認同、師生參與體育鍛煉方式、校園文化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反映出來的思想觀念、意志品質、時代精神,就是校園體育文化的核心,是學生樹立健身觀念的支撐力量,也是形成校園體育精神的主導因素。校園體育精神是師生在參與體育活動中追求的共同理想、確立的共同價值觀、形成的共同思維方式和凝聚的共同品格,它是推動學校體育發展的重要力量,學校體育的發展不但要依托社會文明的建設程度,還要靠大力提高全社會的體育觀念與素養,學校體育的發展也是社會價值觀念和民眾文化心理支撐的結果。
三、制度保障推動陽光體育落實
學校體育制度的良好運轉,不僅有利于教師健康成長、勤奮工作、公平競爭,而且為依法辦事、提高效率、熱情服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確保每周體育課教學。在加強體育課程管理,深化體育教學改革,努力上好每一節體育課,提高教學質量的同時,更應該注重學生興趣的培養,教會學生各項運動技術、技能,另外對學生的一些合理“玩法”給予及時的指導和肯定,讓學生科學、合理、主動地參與體育運動。
2.確保三操順利進行。①集體出操:體育教師輪流帶操,統一步調,統一口號,班主任跟班,營造鍛煉氛圍。②課間操:每年級兩位體育教師督查,班主任跟班,文體委員協助,進出操場有序。③眼保健操:由第三節任課教師監督進行,并有值周教師檢查登記,作為班級考核的依據之一。
3.確保課外活動有聲有色。在開學初制定年級課外活動安排表,安排形式多樣的活動內容。每學期在教研組計劃中,不同年級制定不同項目的集體活動,如拔河、集體跳繩、往返接力賽等項目,師生互動,讓活動充滿民主、平等、和諧的活動氛圍。
4.確保興趣小組活動多樣化。學校要重視興趣小組的活動,并派專人負責。要制定活動計劃、落實學生名單,按時備寫活動教案、課后記載等,并納入教師績效考核內容。
5.陽光運動會人人參與。新生入校進行軍訓和會操;進行廣播操比賽;每學期召開全校運動會一次,動員師生全員參與。
6.確保快樂星期三的實施。每周星期三兩節課后,進行大課間活動,時間長達90分鐘的“快樂星期三”制度。學校領導要高度重視,體育教師精心策劃,認真制定活動方案,確保活動有內容、有影響地進行。首先,各興趣小組不斷選拔、吸收有特長的學生,充實活動內容。其次,除參與各興趣小組活動的學生外,大部分學生在班主任和有特長老師負責指導下分組進行活動。如室內有下象棋、圍棋的;室外有打籃球、乒乓球的,還有練習體育考試項目的,整個校園沉浸在歡樂、幸福的氛圍中。讓學生盡情釋放學習中的壓力,歡快地奔跑、開心地跳躍,投入到自己喜歡的活動中,領悟和體驗運動給他們帶來的喜悅。
四、家長配合與社會全方位支持是陽光體育的動力
要轉變家長觀念,通過家長與學校的交流溝通及社會輿論的大力宣傳,引導家長樹立正確的人才觀、教育觀,讓廣大家長認識到青少年參加體育鍛煉,保持健康的體魄,不僅是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而且也是一種社會責任。通過學校體育專欄,營造體育鍛煉氛圍,使學生的體育鍛煉得到家長的支持;通過每學期的家庭趣味運動會、家長會,向家長倡導“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輩子”的生活理念,家長在體育鍛煉方面的表率和示范作用影響和帶動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隆重表彰、激發家長、學生的體育潛能。學生在各類活動中獲獎,及時組織不同層次的表彰會議,營造學校體育工作氛圍,使社會各界關心、關注、支持學校體育工作,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