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標準化試題;實用性;試卷;題型;口試;筆試
〔中圖分類號〕 G633.41〔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09)09(B)—0040—01
高中英語教學的目的是:在初中英語教學的基礎上,使學生鞏固、擴大基礎知識,發展聽、說、讀、寫的基本技能;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使學生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為他們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然而,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英語教學普遍存在著重知識、輕能力的現象,絕大多數教師的教學受制于英語標準化試題的影響。實際上,英語測試可以從英語的實用性出發。
一、標準化試題仍一統天下
學生學不好英語的原因很多,但標準化試題難辭其咎。標準化試題考不出學生的能力,但廣大學生又想升學,從而掀起一浪高過一浪的標準化題海戰術,甚至平時一課一練,單元檢測,期中、期末考試等階段測試卷都在模仿標準化試題。老師依然是全力以赴地做題、講題,講A、B、C、D選項的區別,煞費苦心地辨析詞語,長篇大論地講語法規則,師生從未體驗過真正使用英語的那種欣喜愉快的感覺。
新的中學英語教材出現后,確實給英語教學吹來了一縷春風,它主要采用“話題+結構+功能”的編寫方法,并融入任務型教學的教學理念,其常規教法應是:處理對話——聽說為主,短話長說;處理課文——以讀為主,長話短說;處理詞匯——設景學詞,景中用詞,增加詞的復現率;處理語法——積累歸納,不離語境,注重運用;擴大聽讀——見縫插針,多多益善。但由于高考題型不變,標準化考試仍一統天下,為了應付標準化考試,教師根本沒有運用以上的教學方法,就連書后的基本知識、技能訓練都置之不理。讓學生說幾句完整的英語,寫一篇通順的英語短文很難啊!
這種考試模式勢必衍生出不切實際的教法和學法,教師在教法上重語法知識而輕運用能力。要說高一、高二教師還能對學生進行聽說訓練的話,高三便只講解干癟的語法,A、B、C、D幾個選項的區別,還有所謂的閱讀答題技巧。
二、英語測試不妨從英語的實用性出發
試卷設計者不妨把英語試卷設計成兩卷,第一卷為口語測試卷,第二卷為筆試測試卷。
口語測試主要用來考查學生對基本的語音、語調是否掌握,學生運用英語進行簡單的口頭交際的能力。試卷設計者不妨按以下幾種題型設計口試試卷:朗讀單詞、短語、句子和一小段文章;進行Free Talk或自由問答。
筆試主要是考查學生聽英語、讀英語和寫作的能力。筆者認為筆試應該盡量采用主觀題,至于具體題型可以進行探索,可以先把筆試劃分成三個部分(聽力測試、閱讀測試和寫作測試),再來針對每一部分的特點設計具體的題型。
聽力測試的目的是為了考查學生的聽音、辨音及聽力理解的能力。筆者認為下列題型可以較好地達到這一考查的目的:聽錄音寫單詞、短語和句子;聽錄音在短文空白處填上適當的單詞;聽對話或短文錄音回答問題。
閱讀測試的目的是考查學生通過閱讀書面材料獲取信息的能力。在考查學生閱讀能力的同時,可以巧妙地考查學生的英語詞匯、語法知識及運用詞匯和語法的能力。閱讀測試可以采用以下題型:根據閱讀材料回答問題;設空,根據上下文填寫一個最合適的詞。
寫作測試的目的主要是考查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寫作測試題型不妨選擇以下幾種方案:英漢短文互譯(如高考上海卷);根據所提供的圖畫寫出英語句子;沿用目前高考英語試卷中的書面表達題型。
為了保證學生的聽、說、讀、寫四種能力能夠全面發展,試題之間的比分差距不宜太大,筆者認為試卷中口試的分值占總分的20%,筆試的分值占總分的80%(聽力測試占20%,閱讀測試占30%,寫作測試占30%)比較合理。
像這樣的英語測試,既可以考查學生對英語知識的掌握程度,又可以考查出他們運用英語的能力。這種測試非常有利于檢測階段性教學的效果(比如期中、期末考試),對中小學英語教學無疑起到了良好的導向作用,而且非常有利于高等院校選拔優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