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英語教學;學生興趣;課堂效率;設置疑問;創設情景
〔中圖分類號〕 G633.41〔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09)09(B)—0052—01
如何激發學生學英語的最大興趣,實施教材體現的教學理念,一直以來是英語教師不斷探索的問題。筆者結合多年從事英語教學的實踐經驗,認為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實施師生互動的教學理念,才能不斷提高英語課堂效率,進而提升英語教學質量。
一、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興趣是激發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只有因人、因地、因時地激發學生的興趣,才能增強英語課堂教學的效果,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達到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在教學中,我始終抓住這一點,盡量創設一種讓學生多說英語的課堂氛圍,引導學生多與朋友、同學、老師進行會話,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進行聽、說、讀、寫的綜合訓練,從而逐步樹立學生的自信心,達到培養學生學習英語興趣的目的。同時,做學生的知心朋友,融洽師生關系,使學生由喜歡英語老師到愛上英語課,從喜歡學、愿意學到自覺學,由苦學變成樂學,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
效果。
二、創設“以學生為主體、老師為主導”的課堂教學模式
課堂教學活動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應盡量多給學生一些想象的空間、活動的余地、自我表現的機會,讓學生嘗試成功的快樂,從而自始至終參與到課堂學習的活動中。我把“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滲透到課堂教學中,讓學生自己去領會、理解知識,從而使他們學中樂,樂中學。如在講七年級第二冊Lesson 46“Change of season”時,我首先讓學生對“Think about it”中的前兩個問題展開聯想,激發學生對春天的美好向往,然后問學生:“Do you like spring?Why?What do you like to do in spring?”通過學生爭先恐后的發言,誘導其對大自然的遐想,導入本節課的內容。通過“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課堂教學,學生在嘗試、探究中領悟了知識,體驗到了學英語的快樂。
三、設置疑問
課堂上精心設置疑問,對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學源于思,思源于疑”,有疑才能啟發學生,誘導學生,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望,引起他們認識上的突破。如在學習“How many+名詞復數”這一句型時,我出了這樣一道題:There is only a house near the river.讓學生根據劃線部分提問。由于原句中“house”是單數,所以很多學生提問后沒有用復數形式。因此,我先讓學生思考并討論這兒的疑問句究竟用名詞的復數還是名詞的單數,然后系統講授了“How many+可數名詞復數”的用法。通過設置疑問,學生情緒高漲,深刻地理解了how many的用法。
四、創設情景
在課堂上創設情景尤為重要,并且情景的創設要呈現多樣化,這樣可以把學生引入一個妙趣橫生的萬花筒式的英語世界,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一是利用實物創設情景,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例如,在課堂上應用一些直觀教具(如杯子、蘋果、鋼筆等),增強學生的親切感,從而讓學生集中注意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二是借助直觀情景,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英語教學中,我充分利用課本掛圖、插圖、簡筆畫、多媒體等教學設備,設置英語教學情景。通過情景的創設,學生靈活地掌握了所學的知識,提高了聽說的能力。
總之,通過培養學生興趣,激發學生濃厚的求知欲,拓寬學生的思維等多種方法才能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