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思想品德課;導行教育;明理;激情;實踐活動
〔中圖分類號〕 G633.55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09)09(B)—0053—01
思想品德課教學是對學生進行道德品質教育的最佳途徑。思想品德課的“導行”教育,是指在教師講清道德概念,提高學生道德認識的基礎上,對學生提出相應的行為要求。它既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又延伸到教學之外。其對培養學生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行為習慣起著重要的作用。下面我就思想品德課的“導行”教育談談自己的幾點體會。
一、 結合“明理”,滲透“導行”教育
“明理”旨在提高學生的道德認識。其主要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理解和掌握道德觀點;二是運用所學知識,判斷行為的是非對錯,提高道德評價能力?!懊骼怼敝袧B透“導行”教育,首先,教師要依據“知”與“行”的內在聯系,緊緊扣住“明理”點,引導學生明確行為的方向性與正確性。如教授《遵守諾言》一課時,教師要借助明理讓學生知道遵守諾言的含義,懂得遵守諾言會受到別人的尊重,從小就要做一個遵守諾言的人,以讓學生學會做人。教師扣住這些“明理”點,揭示遵守諾言的道德意義,實際上就為學生“導行”建構了意義支點。其次,是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判斷行為的是非對錯,使學生從道德判斷中受到教育,明確為什么要這樣做而不那樣做,培養其良好的品德和行為習慣。如教授《美好生活靠勞動創造》一課時,教師可設計如下判斷題:1.楊大明是養雞專業戶,他勤勞好學,用科學方法控制雞產蛋的時間,旺季讓雞少生蛋,淡季讓雞多生蛋,這樣不僅滿足了市場的需求,還能賣個好價錢。人們說這是勞動致富和科學致富,對社會、對自己都有利。2.人們常說:勞動能創造美好的生活。小剛想,我只要在田間地頭辛勤勞動,不愁過不上好日子,學不學文化知識無所謂。3.李大??靠炭嘧詫W掌握了無花果的栽培技術,賺了很多錢,改善了自己的生活條件。村民們都來向他討教經驗,他不僅毫無保留地把經驗傳授給大家,還免費為大家提供育苗場地,帶領大伙兒一塊勞動致富。村民們都推舉他為村上的科學致富帶頭人。借助判斷題提供的情境,讓學生對這些行為進行判斷,從而明白只有付出辛勤的勞動才能創造美好的生活。
二、結合“激情”,滲透“導行”教育
“激情”旨在激發學生道德情感,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道德情感是產生道德行為的內部動力?!凹で椤睍r,教師要注意培養學生對行為善惡的敏感性,孕育趨動學生良性行為的動機,激發他們的內在需要。如教授《愛護公共設施》一課時,教師要讓學生明白,公共設施是國家花費了大量人力和物力建成的,是為大家服務的,大家都是受益者。而愛護、保護公共設施是每一個公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更是一個人良好道德修養的體現。作為新時代的小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應做到愛護公共設施。
三、注重行為技能的訓練
教育家葉圣陶告訴我們:教是為了不教。讓學生學會運用,這是實際能力的培養。《思想品德課程標準》指出:“小學思想品德課的教學要密切聯系小學生的思想和社會生活實際,遵循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識規律,循序漸進地講述有關的道理?!币虼耍诮虒W中,教師要針對學生的心理特點,堅持正面引導,并做好示范表率,用真情感染、教育學生,有的放矢地指導學生的行為。如教授《客人到我家》一課時,學生應怎樣迎客、待客、送客呢?先讓學生用語言表述行為要領,然后師生共同表演迎客、待客、送客,要求其間一言一行都要符合家庭禮儀的要求。運用范例指導,學生倍感真實、親切,“導行”教育則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將“導行”教育由課內延伸到課外,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思想品德課的“導行”教育不僅要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而且要由課內延伸到課外,在課外的實踐活動中通過學生親身的參與,促使他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如上完《講求效率》一課后,我飽含激情地對學生說:“我們學習了這一課,懂得了在學習和做事時要講求效率,更重要的是懂得了在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講求效率更為重要。希望今后同學們在學習和做事時要合理安排時間,講究方法,提高效率。我們班將組織一次‘講求效率’演講會,到時請家長當評委,當他們聽到你們改掉學習、做事拖拖拉拉、不講究方法的習慣時,心里該有多么高興呀!”顯然,組織演講會是一種積極的誘因,它能激發學生主動地、創造性地實施道德行為,這種延伸到課外的“導行”教育效果是課內無法實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