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美術課堂;教學模式;學生興趣;教學氛圍
〔中圖分類號〕 G633.955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09)09(B)—0057—01
隨著課改的不斷深入與發展,人們的各種教育觀念也在不斷更新,美術教育的內涵也在日益豐富。教師在“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學理念指導下,應當改變以往單一的教學模式,大膽嘗試、不斷創新,使美術課堂真正成為學生各顯其能,并能與老師互動交流的場所。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優化美術課堂教學的重要前提
能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打開學生心扉、提高教學質量的捷徑,也是優化美術課堂教學的前提。那么,在美術課堂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
(一)運用多媒體手段輔助美術教學,增加美術課堂教學對學生的吸引力
在信息技術日益發達的當今社會中,教育呼喚教學手段的現代化,運用多媒體技術輔助美術教學既是當前教學改革的必然發展趨勢,同時也是推進素質教育的一種必然要求。與傳統教學手段相比,現代多媒體教學的實效性強,有省時、省力、直觀、靈活、生動等特點。比如,在“結構素描”一課中,運用FLASH動畫可以將“近大遠小、近低遠高”的透視規律直觀呈現出來,使學生一看就懂、一學就會;還可以在FLASH制作的運動畫面中隨心所欲地變化字體,使學生從中掌握美術字體的變化規律,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隨著“校校通”的開通使用,一個美術課件可以供多所學校下載,網上資源可以共享,使得美術課堂素材更加豐富,有限的資源得到了無限的使用。可想而知,只要老師能夠充分地發揮多媒體的作用,對美術課堂教學來說,無疑大有裨益。
(二)拓展美術教學材料,豐富美術教學課程的內容
當今美術在現代藝術材料、藝術技術、交流傳播媒介、視覺研究和信息技術的沖擊下,在表現手法上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美術材料的日益豐富使得老師在設計教學思路和教學方法上有了拓寬思維和想象的空間,如雞蛋殼工藝畫的制作體現了變廢為寶的環保意識,版畫的制作體現了這種繪畫流程給人帶來的視覺美感和快感。又如,在“立體構成”教學中,老師不僅僅要教學生紙的剪、折、裁、疊、卷等方法,還要使學生了解和感受不同材質紙張的制作特點,讓其做到學以致用。
二、創建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是課堂教學的關鍵
課堂氛圍是師生共同在課堂上創造的心理和環境氛圍,良好的課堂氛圍能增進師生的情感交流,那么,如何創建輕松愉快的課堂教學氛圍呢?
(一)教師要充分運用語言的藝術
課堂并非是老師的一言堂,因此老師的話不一定多,但要能給學生以啟發和引導。老師就像是一位出色的演講家,要充分展示自己的教學語言藝術。以“發射構成紋樣”一課為例,我先從生活中的一些自然現象,比如旋渦、波紋、射擊的靶心等例子出發,用生動的語言幫助學生在頭腦中引起神經的暫時興奮,以喚起學生對感知過的事物或場景的聯想。再促使學生比較這些現象,并得出共同規律:由中心向四周擴散和由四周向中心集中。接著我以這些現象的共性向學生提問,從圓形引申到正方形、三角形以及不規則的圖形等。最后我運用多媒體的動畫效果展示一些發射構成紋樣的作品,同時加以具體形象的描述,使學生從視覺和聽覺上對發射構成紋樣有了更深的了解。在此教學過程中,老師的教學引導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課堂氣氛寬松,學生思想活躍,他們的想象能力和動手能力得到了發揮。
(二)嘗試失敗,因材施教,增強學生學好美術的信心
與其他學科相比,美術學科更注重實踐性和操作性。當學生在實踐中出現錯誤,或出現抵觸情緒不想畫時,老師不應該責怪、批評學生,而應該意識到這是一個良好的教育契機,及時給學生鼓勵和引導,幫助學生完成心中想要表現的事物,使學生在失敗中學到許多東西。而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教師可以鼓勵他們大膽地嘗試更加新穎、獨特的繪畫方式,以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比如在“剪紙”一課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很容易把剪紙和紙貼畫混淆在一起。因此,學生的作業中有剪紙,也有紙貼畫,出現這樣的情況,老師應通過展示一些個性鮮明的圖例,幫助學生了解和區分這兩種不同的表現手法,而不能完全否認學生的作業,只有這樣教師才能幫助受挫的學生樹立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