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等教育階段,畢業論文是一個以創新為主要特征的教學過程,創新是畢業論文的靈魂,而學員的創新能力對于推動我軍現代化建設的進程又有著深遠的影響,下面筆者就在畢業論文各個環節中如何培養學員的創新能力,提高畢業論文的質量談幾點建議:
一、發揮教員主導作用,培養學員創新意識
選題是畢業論文成敗的關鍵,一個好的課題預示著論文成功了一半。愛因斯坦曾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為解決一個問題也許僅僅是一個數學上的或實驗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問題、新的可能性,從新的角度去看舊的問題,卻需要有創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標志著科學的真正進步。”目前來看,學員對于課題的選擇缺乏必要的了解,并且大多數學員缺乏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而且由于傳統的考試評價體系側重于再現性思維的檢查,缺少創造性思維的訓練,學生在畢業論文選題時也顯示出創新精神的匱乏。因此,教員要教會學員如何利用網絡查找與其興趣有關的課題資料,在閱讀相關資料時重點關注作者的研究思路,比如為什么做?怎么做?做什么?同時,在已有資料的基礎上,教員還要教會學員運用發散性思維、批判性思維以及逆向思維就某一課題多角度、多層次的思考,從而對老問題提出新觀點和從新的角度進行研究;對新問題進行探索;對現實問題的調查研究或者對研究方法的創新等,以此來培養學員的創新意識,同時也選擇出合適的課題切入點,增加課題的新穎性,進而選好課題。
二、發揮學員主體作用,培養學員創新思路
開題可以提高學員的科研設計創新能力和專業素質能力。在這個環節中,教員要激發學員的主體性,讓學生多查閱相關資料,多關注相關課題的發展前沿,多發表學員個人意見,多切磋、多討論,同時要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課題對已有的各種研究方法的優缺點,以及研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從而對課題的可行性、先進性進行論證,對課題的可操作性提出具體的技術路線、研究方法和研究進度。以此來培養學員的創新思路,從而為課題的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在制定課題的研究方法時,學員往往會針對課題要求提出許多設想,而不受實際的科研經驗的束縛,甚至有些想法是文獻資料未報道過的,這正是激發和培養學員創新思維的最重要階段,此時教員首先應尊重學員,只要學員提出的設想理論充分、條件允許,就鼓勵和支持學員的方法并指導學生完善方法。切記不要主觀隨便否定學員的設想,否則會給學員積極性帶來很大的打擊,學員會誤解只有文獻、書本說的才能做,不利于今后學員創新思維的發展。同樣也不應以一些客觀理由而輕易否定學員的設想,而應盡量為學員提供必要的條件,讓學員的設想得以實現。
三、加強教學相互交流,培養學員創新能力
課題研究開始后,初次接觸課題的學員難免會遇到諸多問題和失敗,教員要給予必要的啟示,對于優秀學生,可以少給予指導,鼓勵他們獨立解決所碰到的問題;對于差生,要多一些關注,及時耐心地給予幫助和鼓勵。在課題研究過程中,要定期給教員舉辦與課題相關的學術講座,啟發學員靈感,拓展學員思路。在整個研究過程中,教員要定期要求學員匯報研究進展和存在的問題以及下步的研究目標,要求學生每日必須有相關的課題進展記錄,并定期將其呈報給指導教員,確保課題中出現的問題及時解決,這樣可以及時掌握課題開展情況、引導學生解決問題,也可以起到激勵和督促學生的作用。同時,在日常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員可以通過實施研究性教學、課程論文等形式來激發學生的科研興趣,培養學生的科研能力。在這個環節中,可以培養學員的創新能力,提高論文的科研價值。
四、培養學員撰寫能力,形成理論創新成果
學員在完成課題研究后,要以論文的形式公開發表,才能體現其學術價值,論文的撰寫也是提高論文質量的最后一個環節。因此,培養學員論文撰寫能力,形成理論創新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意義。論文的撰寫除了要求格式規范、內容切題之外,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1.論文的題目要新穎、明確,不落俗套。題目要以最恰當、最簡明的詞語反映報告、論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內容的邏輯組合。因此,標題要立意突新。
2.論文的引言除了說明相關課題前人研究的進展、需要解決的問題外,更重要的是明確地提出自己的研究目的,用什么方法研究以期達到的目標。
3.論文的結果部分要有創新點。一個課題的研究價值就是解決了當前沒有解決的問題,而體現在論文當中就是文章的創新點,因此,在結果部分一定要著重突出課題研究的最新成果。
4.論文的討論部分切忌寫成綜述的形式。論文的討論部分是將自己的科研成果與相關的文獻資料進行比較分析,得出自己的結論。要突出自己的新發現、新觀點、新結論,勿將討論部分寫成綜述。
5.參考文獻著錄一定要準確無誤。參考文獻著錄如有誤,就會影響論文可信度。因此,引用的姓名、文題、刊名的縮寫法、年份、卷號(期號)與起頁碼及止頁碼等都要與原出處一致。
五、結束語
隨著現代軍事的發展,廣大教員應根據培養目標不斷探索畢業論文的新思想和新模式,使其真正成為培養大學生創新能力、實踐能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徑,為現代化軍事的發展培養出更多更好的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