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能做到使孩子對枯燥的漢字教學產生濃厚的興趣并增強自我識字的能力呢?筆者認為可采用以下幾種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游戲互動,快樂識字
在教學實踐中,針對兒童的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編識字游戲,力求寓教于樂,引發兒童的興趣,讓孩子在玩中學、學中玩的愉快氣氛中學會漢字。
1.采用直觀手段識字
心理學告訴我們:動態的變化著的事物容易引起小學生的注意,而現實生活中,幾乎每一個學生都不約而同地迷上“動畫片”。針對這一現象,識字教學時,可以利用多媒體聲像系統為先導,通過多彩的畫面和美妙的音樂,誘發學生探尋知識的強烈愿望。如教“春”字,先出示“三個小朋友在陽光明媚、楊柳依依、草綠花紅的環境中游玩”的畫面,讓學生仔細觀察,認真思考,使他們形象地感受“春”是四季中第一的含義。接著,憑借畫面上三個小朋友在陽光中游玩的情景,與漢字“春”建立起識記聯系,把“春”分解成“三”“人”“日”三個部件,讓學生根據畫面意思編識字兒歌:“三個小兒樂悠悠,紅日晴天去春游。”然后,小結記字方法后指導書寫。這樣通過動畫、兒歌等形式,讓學生在形象生動的教學情境中識字,效果十分理想。
2.“猜字謎”識字
“猜字謎”識字以其幽默風趣、朗朗上口的特殊魅力深受小學生喜愛。根據字的形狀或意義,引導小朋友自編、互猜字謎,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提高識字興趣。如:“美”字,有學生編了“羊字沒尾巴,大字在底下”,還有學生編了“兩朵鮮花插頭上,王家大姐最漂亮”;“金”,學生編成“一個人,他姓王,口袋裝著兩塊糖”;兩人在土上(坐);一個人累了,靠在樹邊休息(休);竹子長得比天高(笑);天沒它大,人有它大(一)。另外,身體語言也能幫助記憶字形,我常通過動作演示讓小朋友猜。如:“掰”可以演示為手掌心相對合攏,做向兩邊分開的動作;“看”可以演示為把一只手放在眼睛上做看的動作。經過編字謎、編兒歌、做動作,學生容易把字記住,同時也經歷了一個主動識字的過程。
3.利用貼商標的方法識字
把各種實物(或圖片)擺放在講臺上,在黑板上粘貼好打亂順序的相對應實物(或圖片)的音節或卡片。先引導:“小朋友你們瞧,超市里擺放了這么多的物品。可是這些物品的商標名稱還來不及粘貼,請你們暫當超市管理員,把黑板上的這些商標貼到對應的物品上去吧。”接著請學生上臺,從黑板上取下會讀的音節或詞語卡片,將它粘貼在相對應的物品(或圖片)上。學生舉起粘貼好商標的實物,大聲朗讀,最后全班評議。利用生活中常見的文具、水果、蔬菜等實物(或圖片)進行教學,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4.“火眼金睛”
準備孫悟空的圖片以及有關的一些卡片,再出示一些形近字的卡片。引導道:“在這些字中藏著一個小錯誤,比一比誰的眼睛最亮,能把問題找出來。”學生的積極性很高。
5.“換部首”識字
漢字中大部分是形聲字,可以利用其形旁的區別和聲旁的聯系來進行識字。根據這一特點,在教學實踐中進行了“換部首”識字方法的探究,發現了一些形聲字學習的小秘密:聲旁表音,形旁表義;只要聲不變,換上不同的形旁就可以組成一組音、形相近的字。例如以“青”為聲旁能組成“清、請、睛、情、倩、晴、蜻、精”等字,可編成一個順口溜來識記:有水方說清,有言去邀請;有目是眼睛,有心情意濃;麗人留倩影,日出天氣晴;有蟲是蜻蜓,有米人精神。
二、體驗生活,自主識字
1.環境識字
學生熟悉的環境,是識字教學的最好教具,它既利于增強學生的直觀感受,深化學生對漢字本源的認識,又利于培養學生運用語文文字表達事物的能力,正因為如此,不少專家學者提出了“識字教學要與學生周圍的環境緊密聯系”的觀點。所以要利用開放多變的生活環境,開拓廣闊的識字空間,鼓勵孩子們在生活環境中主動識字。如:學校為孩子識字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宣傳欄、板報、畫廊等都是識字的活教材,家庭是孩子最熟悉的生活環境,家庭中的日用品、裝飾品、玩具等物品的包裝、商標、說明書、電視節目、課外書、掛歷等也是識字的好教材;孩子游公園、進商場、逛市場、看電影等社會活動中見到的標語、廣告、門牌、商標等,是識字的大課堂;自由閱讀,引導孩子閱讀成為孩子生活的一部分,以及早達到將遇良才的識字目標。
2.聯想識字
在識字過程中,通過分析字的音、形、義,引導學生找出這三者之間的聯系點并展開聯想,從而在大腦中呈現相應的物象以增強記憶,然后通過暗示學習加以鞏固。這樣,每當學生學習新字時,很自然地就會在腦海中閃現出已學或見過的形近字、同音字,從而對新字字形加深識記,能更準確地區別運用。
三、小組合作,探究識字
1.合作研討識字
探究性識字讓孩子在寬松、民主、和諧、合作、有趣的氣氛中,總結各自記字形的方法,體驗成功的喜悅。比如,請大家討論:“怎樣做才能又快又準地記住‘碧’的字形?”生一:記筆畫,是由“橫、橫、豎、提、……”等十四畫組成的。生二:記筆畫太麻煩,不如記結構,屬上下結構,上邊“王”和“白”,下邊“石”。生三:部件記字法最好,是由“王”“白”“石”三個成字部件組成的。生四:記偏旁,是由“王”“白”“石”三個偏旁組成的。生五:我說一個字謎大家猜:“王家小姑娘,長得白胖胖,喜歡坐在石頭上(打一字)。”課堂上學生各抒己見,合作研討,真正體現了“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
2.寫話訓練識字
寫話是在實際教學中,運用兒童已有的想象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進行寫話訓練,也是識字教學的一條有效途徑。如,在教學“我們的畫”這個看圖說話訓練中,可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話,將小組合作繪成的畫用語言敘述出來。有學生舉著畫說:“小白兔在山坡上吃草。”小組其他成員補充說:“是可愛的小白兔。”有學生說:“我畫的是小鳥在天空中自由飛翔”……又要求他們把畫的內容寫下來,相互補充,他們一邊寫一邊問,兩只小雞搶蚯蚓的“蚯蚓”,花蝴蝶采蜜的“蜜”,一只懶貓躲在籬笆下的“躲”,怎么寫?把這些字工工整整地寫在黑板上。通過先畫畫后寫話的訓練,他們不僅會認、會寫,而且會用了。
在社會上引導學生養成隨時隨處識字的良好習慣。結合語文園地開展在生活中識字的比賽,食品包裝袋、廣告牌、街標、路標、單位名稱牌、電視、卡拉OK等等都成了學生識字的教材,學生樂此不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