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作文,是運用書面語言表達小作者自己的認識、意愿、情感。基本要求是怎么做、怎么看、怎么想、怎么說,就怎么寫。只要能用文字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做、所思、所感,如實、完整、清晰、準確地表達出來就可以了。這看似簡單,其實是一項需要著力、系統培養的語文基本功。它對于學生學好其他學科和日后發展、完善提高自我,都是必備的素質和能力。實踐表明:小學生作文大體上要經歷三大階段:一是完整性階段;二是藝術性階段;三是思想性階段。只要方法正確,科學訓練,絕大多數學生都可以從不會作文、害怕作文、討厭作文,逐步提高到喜歡作文,會寫作文的程度,部分同學還可以寫出一些精彩的英文佳作來。
十年來,我運用辯證唯物主義的認識論指導作文教學和輔導,從每個學生的實際出發,以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探索未知能力為中心,堅持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知行統一論,摸索出了一套簡單實用的作文方法,我給它起了一個名字——集中突破作文法。概括地說,就是三句話:開頭段,突破一個“巧”字,做到別開生面,抓住讀者;中間段,突破一個“活”字,做到別有情趣,感動讀者;結尾段,突破一個“妙”字,做到別具一格,留住讀者。“三別”道出了這個作文法的核心:創新。目的是培養學生勇于探索的科學精神和善于創造的能力。為了便于孩子們的學習,遵循他們認識事物、認識生活的一般規律,走由熟到生,由近及遠,自己先動腦、動口,然后動手的路子。我組織他們從記人記敘文起步,先寫自己、家人、親友、同學、老師等這些熟悉的人,然后再去寫不夠熟悉的人,甚至是根本就未見過的人。
比如,集體采訪一個模范人物,或者是一個極普通的工人、農民、士兵,回來大家根據自己的記錄談感受,論寫法,再動筆。在這一系列的寫人過程中,注意埋下以人帶事的伏筆,認識人與事、事與人的主次關系,為敘事記敘文奠定基礎。寫事也先從熟悉的事寫起。比如:先寫自己過生日、過年、過節的故事,再寫家人、親友、同學、老師、鄰居等這些熟悉人的事,然后再寫那些生活、學習、家庭、學校、社會發生的新鮮事。
比如:三峽截流;鄧小平逝世;香港、澳門回歸;神州5號載人航天成功……甚至想象出來的故事。在這個過程中,進一步認識、理解、把握人與事、事與人的有機聯系,明確寫人離不開事、寫事離不開人的道理。同時注意引導學生以事帶動周圍的情與景,即環境因素對人和事的影響,為寫摹景記敘文做好鋪墊。學習摹景記敘文也應遵循由熟到生的思路。我組織學生先寫他們都知道的城中的車大人溝河、城北美麗的小山……為了形成系統的認識,按照春夏秋冬的時序,就一處景物四次去游玩、觀察、討論,師生一起研究寫法和這樣寫的原因,再寫四篇作文。如果寫完后效果不夠滿意,那么就舊地重游、重寫,一直到滿意為止。這也是集中突破作文法的內涵之一,用作者自己的雙腳、雙眼、雙手和大腦一并去學會寫作文、修改作文,乃至學會自己判斷作文的優劣。由此訓練孩子們對時空轉換的直接感覺和經驗,提高比較觀察、選擇特點、剪裁構思、聯想想象的能力。在重復中發現新鮮和變化,在新鮮變化中認識、運用摹景記敘文的規律,進而完成由量的積累到質的飛躍。那么,學生無論到什么地方去旅游都可以寫出文情并茂的摹景記敘文來。在上述過程中,把狀物記敘文的知識悄然無聲的隨機、隨時、隨地地播進學生的心田,同時進一步點撥環境與事件的發生、發展,人物的所作所為所思所想的關系。于是,寫起狀物記敘文來就比較容易了。比如,組織孩子們寫他們的玩具,絕大多數同學都能做到,他們不但把玩具寫得形神兼備,而且都能與玩具玩起來、說起來、唱起來,有的還能由玩具設想到他的發明和創造。而且事關戰爭、和平、環境、人口、科技……五彩繽紛,讓人目不暇接。有了這些基礎,學生們在寫日記、寫書信、寫讀(觀)后感、材料作文等文章時,只要學生們詳細認知了格式、特點、要求、技巧就可以各自為戰了。集中突破作文法,看似重復,實是提高;看似緩慢,實是快捷。
集中突破作文法,實際上是借用了軍事上的一個戰法: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古人云:“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一桌酒席,只能一口一口地吃,說的也是個個擊破,積小勝為大勝的玄機,學生學習寫作文,老師、家長的教、輔導孩子寫作文也是這個道理。比如:學習寫作文是一塊大蛋糕,整塊吃,無處下口,切成一塊一塊的,就可以美美地享用了。更何況是幾十個同學,還有老師一起“吃”、一起“咀嚼”、一起“消化”、一起交流“味道”,一定會吃出名堂來!當然,這種分割是在堅持整體論、堅持系統論的前提下分割的,離開了這個整體的分割,那就是割裂,也可以吃下去,但會導致消化不良,營養失調。小學生作文中的記人、敘事、摹景、狀物、材料作文等的分類,本是這樣的一種分割,即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級到高級、由系統到整體的過程。其實,有時就一篇作文來說是很難分清是記人,還是敘事;是摹景,還是狀物。因此,我們在教、輔導及訓練孩子們學寫作文時,應堅持從每一個學生的生活、學習、家庭的實際出發的原則。從培養興趣入手,建立其信心,系統訓練,只要進步就是好,就是優秀。既要老師、家長的積極性,更要學生的積極性,讓孩子們充分享受學習寫作文的快樂,在快樂中互動創造的激情。因為孩子需要快樂,他們快樂了,才會主動,主動了才會事半功倍;快樂了,才有激情,有激情,才能寫出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