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和諧”成為社會發展的主旋律,“和諧社會”、“和諧社區”、“和諧校園”等新名詞也應運而生。班級作為學校最基本的組織單位,是集中引導學生樹立和諧理念的主陣地,也正是這種相互依存的特殊環境才能促進師生的共同發展。
教師,特別是班主任,不僅是知識的傳遞者,而且是道德的引導者,思想的啟迪者,心靈世界的開拓者,情感、意志、信念的塑造者。現今教育發展的方向是在“以人為本”的理念下構建人的生命價值的“全面教育”。教師應該關心學生的全面發展,包括關心學生的生活、健康、學習、心理、道德,即關懷學生的自然生命和精神生命。注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從每個學生的特點和實際出發,貫徹因材施教原則,針對學生的性格、興趣、愛好等特點來開展教育工作,力求提高教育的效益,使學生能在原有基礎上獲得最大化的發展,進而獲得全面發展。
筆者認為,作為教師,要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完善自己的專業思想素養和專業工作能力。就現實的需要而言,教師不僅要具備高尚的人格、遠大的理想和用心去關愛學生的思想意境,還要懂得心理學、社會學、管理學等專業知識,具備廣泛的交際溝通能力、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心理疏導和調適的能力等。這些要求應在工作中逐漸積累并始終學習掌握。其中對學生精神生命的關懷是班主任也是科任教師的主要使命。精神關懷主要是關懷學生的心理健康、道德情操、審美情趣等方面及其成長與發展,關懷他們目前的精神狀況和他們未來的精神發展。因此,作為教師應首先培養和樹立對學生精神關懷這一最根本最重要的教育品質和理念,關心、理解、尊重和信任自己的學生。為此,我們的班級管理工作目標就是要建設一種寬松、和諧、民主、平等的生生關系與師生關系。讓每個學生覺得在這個集體學習生活是一件很開心的事。
另外,在教師不斷完善自己的專業思想素養和專業工作能力的同時,更重要的就是要在班級管理實踐中不斷創新,使自己的班級管理工作目標得以最大化實現。筆者認為,想要實現這一目標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建設“硬環境”,以良好的環境育人
1.布置清新簡潔的教室,創建和諧的班級環境
根據班級特點,教師應采納學生們的意見和想法來布置教室。我們認為教室內的基本色調要樸素淡雅,潔白的墻壁之上以張貼勵志為主要內容的書法作品為宜。此外設立班級讀書角和植物角,定期辦主題鮮明的黑板報等,讓學生覺得精心布置的不僅僅是教室,而是一個溫暖的家。這樣學生在美化班級的過程中,不但提高了審美情趣,同時也增強了集體榮譽感,在不知不覺中養成了愛護班級環境衛生,愛護公共財產的好習慣。
2.確立透明的班級制度,建立具有良好班風的集體
良好的班風建設有賴于公平民主并且嚴格的班級制度。在學校整體常規化要求的前提下,根據班級的具體情況廣泛征求學生意見,對值日生、班干部、科代表等規定明確的責任和義務。面對全班同學,從出勤、作業、打掃衛生、文體活動等方面作出嚴格要求。讓制度規范行為,靠制度處理問題,是班級平等、民主師生關系的基礎,也是班級“硬環境”建設的必備條件。
二、全員參與班級管理,培養主人翁意識
在班級事務的管理中,我借鑒了教育界老前輩魏書生老師的民主管理思想,讓班級內事事有人管,人人都是主人。對班級一些具體的用品及各項專門事務,發動每一個學生進行承包,這樣形成了由班主任、班級干部、學生組成的三級管理網絡。學生鍛煉的機會很多,每一位同學的管理能力都能得到鍛煉,在這塊天地里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干,他們非常樂意去做好自己分內的事。同時在平時的日常教育中,我也經常向學生灌輸集體主義觀念,讓他們逐漸在頭腦中樹立一種“我以班級為榮”的意識。讓學生進行自我管理,是“人本”思想的發展。管理對整個教學活動來說是必要的,但管理不是老師來約束學生,而是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自我約束。通過引導學生對管理的認識,使學生自覺意識到管理的必要性,特別是自我管理的必要性,在客觀效果上,減少了學生對管理的抵觸以至對抗的情緒,大大減少了由人際關系不和諧產生的內耗,這無疑極大地提高了教育管理的實效。由于學生有為自己的目標負責的傾向,所以它容易使學生對自己的行為產生自我約束,真可謂“一舉多得”。
再次,可以通過周記本、摘抄本、休息日的手機短信等途徑和方式與學生進行意見反饋交流。學生們可以在書面上暢所欲言,為班級建設獻計獻策,對各級管理成員進行評價,充分表現出了對班級的熱愛和同學之間的協作奮斗精神。
三、開展特色班級活動,豐富集體文化內涵
為使班級更有凝聚力,更有生命力,更有可塑性,我們還應該開展一些有意義的班級活動,使它們有機地與學習活動結合起來,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均衡發展,讓班級形成一種良好的學習氛圍。比如堅持辦好每周一期的班內手抄報,要求他們分好小組,人人參與,組中成員自行商定任務分配,內容上以文學語言為主,輔之以百科知識,爭取每期各有特色,學期末進行評比。此外,通過講故事比賽、朗讀比賽、名人名言的背誦比賽,延續學生對語文的自主學習,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讓學生更愛我們的民族文化,產生美好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英語教師以培養學生的興趣為主,教會英語兒歌,讓孩子們學習和唱誦,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而在英語閱讀方面,找一些簡單的英語小故事或以課文為主,讓學生進行閱讀,然后把它們改編成英語小品,人人參加表演。這樣,英語在孩子們的心中不再是那么難學,同學們也有學習的熱情了。數學有相關的速算比賽及游戲等。其他還有訓練反應能力及進行道德教育的成語接龍、限時連詞編故事、正話反說、室內頭頂氣球排球賽等活動。班級的健康不僅僅在于班級的學生成績,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們有健全的人格。這些活動充分地調動了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發展和肯定了他們的能力。既培養了學生的興趣,同時又更人性化地保護了一些后進生已有的興趣愛好。活動還給班級同學之間創造了合作和交流的機會。開展班級特色活動促進了班級和諧班風的形成,培養了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群體學習氛圍,使日常班級管理更具人性化,同時也增進了教學效果。
總之,我們要創造各種教育條件讓學生有發展空間,使學生在適合他們的環境中完成知識發展、能力發展、個性發展、健康發展。有人說教師的最大收獲就在于學生發展的過程中也促成了自身的發展。在促進班級和諧建設中,教師既扮演了組織者、引導者和教育者的角色,同時也成為了合作者、發現者和收獲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