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在全國啟動之后,小學各科教學呈現出了嶄新的面貌,作為學生全面發展中起主導作用的班主任,不僅需要具備相應的文化專業知識,還要具備一定的技巧和一定的能力,沒有知識,就無法保證自己的教學;只有知識而缺乏能力的人,只能應付工作而不能創造性地工作。
一、課程改革,班主任正面臨著多方面的壓力
1.學生帶來的知識壓力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學生接受信息的渠道不斷增加,如電視、電臺、光盤、網絡等,學生渴望班主任幫助自己甄別,對不明白的東西,學生希望得到班主任正確的答案,因為在學生的眼里,班主任是知識的化身,是心中的偶像,這就要求班主任在工作中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知識水平,跟上學生思想的發展,有的放矢地做好工作,而知識更新換代的速度也給班主任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2.學校管理帶來的壓力
學校的壓力分為兩種,一種是管理壓力,另一種是辦公室壓力。班主任首先是一名教師,肩負著教學的任務,班主任則是兼職,而在學校管理的環節上,一個班某一個或某幾個學科成績不理想,學校首先責備的是班主任,并要求班主任去抓,此外在自習課和其他教師因病、因事或外出聽課等事務上,學校也要求班主任處理,再加上其他繁瑣事務,使班主任不能把足夠的精力投入到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去,出現頭疼醫頭、腳疼醫腳的維持現象。所謂辦公室壓力是指教師不當的言論對班主任產生的壓力,在辦公室中,一些教師往往不注意自己的言論,在閑談中隨便說道:“我就愛上你班的課”、“你班的學生最有禮貌和最聰明”等類似的話,無形中對其他班主任形成壓力。
3.家庭生活帶來的壓力
班主任工作的特殊性體現在它不是8小時之內能夠圓滿完成的。許多優秀班主任在介紹經驗時都共同提到家庭對自己工作的支持,這實際上從另一個側面體現了班主任工作的艱辛與奉獻。班主任的精力是有限的,當他們把精力貢獻給學生時,如家訪、做學生工作等,他們卻不同程度地失去了與家人共享天倫之樂,因此導致的家庭矛盾也給他們帶來了一定的壓力。
二、練好內功,班主任才能迎接各種形式的挑戰
1.確立終身學習的教育觀念
在知識經濟的時代,知識的更新日新月異,一個人僅靠一次性教育所獲得的知識是不能滿足社會變革的需求。況且學生們對新事物的追求,對新觀念的理解都很強烈。班主任進行學生管理,就必須更新觀念,研究新事物的發展,給他們必要的指導和幫助。班主任作為班級的教育者首先應是一名合格的教師,用廣博的知識去征服學生,幾乎所有的學生都喜歡和敬佩有能力、有本事的老師。對于一位班主任,他應該意識到參加工作并不意味學習的結束,而是一個新的起點。老師是知識的傳播者,這就決定了老師必須以積極的態度對待知識和不斷追求新知,提高自己的修養和教育能力。如果一位班主任知識淵博,授課深入淺出,辦事有條不紊,他就能贏得學生信賴。這就要求班主任要不斷提高自學能力,通過各種渠道獲取新知識。著名的教育家林崇德教授在他的《教育的智慧》一書中指出教師必須具有以下的知識:(1)本體性知識即精通自己所在的學科;(2)文化知識;(3)實踐性知識即教學經驗的積累;(4)條件性知識即教育學心理學知識。每一個有志于當好班主任的教師都應當以積極的態度去提高班級管理的能力,調整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因此,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時時學習,自覺進修,提高自我知識水平和業務能力。學高為師,班主任只有擁有淵博的專業知識,才能讓社會和學生肯定自己的個人威信。
2.加強師德建設
師德是教師個體道德和職業道德的有機統一體,是教師人格魅力的核心內容。班主任的個人威信的形成,要靠他人格上的感召力。班主任的行為應該舉止穩重而不做作,性格活潑開朗而不輕浮,與學生交往熱情大方而不矯飾,言語談吐謙遜而不庸俗。要想做到這些,首先,身教重于言教,言行一致應是班主任具有的美德之一,如果班主任嘴上說得很動聽,而實際做的又是另一套,那換來的將是學生的蔑視;其次,要盡量說到做到,處理事務要客觀公正,這是讓學生信任的必要條件。培養學生,教師要把自己當作一面鏡子,以自己的遵紀守法來鞭策學生,以自己高尚的品德去感召學生;再次,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質,以開朗的心胸、堅強的意志、豐富的情感和平衡的心態從事教學教育工作。不要動不動就發脾氣,喜怒無常、垂頭喪氣,損害自己的形象。正如古代教育家孔子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边@就是說正人先正身。教育區別于其他勞動的一個特征就是他的示范性。學生“聽其言,觀其行”,教師在進行教育過程中時時處處事事都應以高度負責的態度來對待自己的言行,做到以身立教,言傳身教,成為學生的榜樣。
3.深入學生生活
要全面了解學生,多方式、多角度去認識學生,既要了解他們的學習情況,又要了解生活情況。在日常生活中,學生管理堅持既有全面性原則,又有個性特征;既嚴格要求,又要關心愛護,嚴與愛相互統一。班主任要把班級管理工作落到實處,以務實的精神做好班級各項工作,不要紙上談兵,要落實在實際行動中,在用干部上下工夫。(1)班級管理分為學習管理、德育管理、體育衛生管理三大部分。要制定相應周密的工作計劃,內容包括開展德育工作、學習目的教育、指導組織活動、聯系家長工作等;(2)組織一個辦事有效率的班委會,領導班委會開展工作,抓好學生干部,在選擇、培養、使用上下工夫;(3)指導組織班會等班級活動為其設計程序,制訂計劃,分工布局;(4)通過日常的觀察和家訪等方式研究學生,做好學生的個別的思想工作;(5)通過班級常規管理,抓好班風,形成正確的班集體輿論,團結向上的班風,較強的集體榮譽感;(6)做好和科任教師及學生家長的聯系工作,齊抓共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