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誼
(眉山職業技術學院,四川 眉山 620000)
在多年的計算機專業教學實踐中,我越來越深切地體會到作為一名對學生負責任的教師,在教學中不僅僅是簡單在給學生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在教學中教會學生自已去學習?,F在是一個信息社會,計算機專業的更新非常迅速,學生在學校里學習的專業知識對于以后的工作需要是遠遠不夠的。做一個項目所需要的知識是多方面的,比如做一個管理軟件除了必需的程序設計語言、數據庫、WEB方面的知識,還需要數學、英語、這個行業的行業背景知識。所以這是一個綜合性的要求,僅僅靠老師傳授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下面就如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作一個探討。
所謂“自主學習”,就是“自我激激勵、自我監控”的學習。是指在老師的正確引導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通過自學、質疑、討論等方式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并獲得語言文字綜合訓練的閱讀實踐活動,它的核心是啟迪學生的思維,從而達到主動、創造性的學習。它能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到學習過程,對所學東西感興趣,并覺得富有挑戰性,感覺到他們正在做有意義的事情,使學習過程有情感的投入,有內在動力的支持,能從學習中獲得極積的情感體驗,能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是真正有效的學習。
自主學習的特點是:(1)自主學習是一種主動學習。學習過程有內在的動力的支持,能從學習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2)自主學習是一種獨立學習。獨立性是自主學習的核心品質。老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獨立學習的能力。(3)自主學習是一種無認知監控的學習。老師要培養學生對學習的自我意識和自我監控,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認知活動能夠進行自我監控,并作出相應的調試。
如何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呢?我認為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要擺正老師的主導地位,變“教學”為“導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是一級調控的主體,學生是二級調控的主體,學生能否進行自學,要看教師是否為他們提供了良好的自學條件;學生是否愿意學,要看教師是否調動了他們自字的興趣及積極性;學生怎樣進行自學,則要看教師是怎樣根據學校特點及學生水平的不同而進行相應的指導。因此,這里說的“自學”并非是脫離教師的學生自學,而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進行的自學。教師在教學中要逐步引導學生對自己的主體地位形成正的認識,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和自學能力。要讓學生去參與項目的創作。從而形成自己所認識的技能。
計算機專業教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學生獲得知識不是靠教師教的,而是學生自己在做程序、做訓練的過程中學到的。對于布置學生的實踐內容的難易度很有學問,既不能簡單讓學生幾分鐘就,也不能太難讓學生根本就動不了手。太簡單會讓學生產生這個東西沒有什么難度的錯覺。太難又會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對于學生實踐內容的難易度最好的是處于學生認識水平的“最近發展區”,讓他們“跳一跳,夠得著”無論是掌握知識還是領會方法,都不能一蹴而就,必須遵循正確的規律和方法,而且要有一個符合學生認識規律的逐步積累過程,教學要從實際出發,建立恰當目標。教學生學習,切不可不脫離具體的教學過程,單純地教條式地講授思維方法,學習的過程是一個探索的過程,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設法創設情境,讓學生有機會動腦思維,自己領悟,逐步體會其中三味。這種探索過程往往不是一帆風順的。因此,教學中應展現出完整的思維過程,要讓學生知道學習曲折過程,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逐步學會自主學習的方法。
教師要充公賦予學生自主選擇的權利。教師要讓學生自己選擇學習方法。每個學生或多或少都有自己比較熟悉的學習方法,學生在獨立學習的時候 ,盡可能鼓勵學生用自己熟悉的學習方法去學習,使其在學習中學會學習,而不能用一種方法去限制學生。同時還要盡可能讓學生自己選擇學習的難度。每個人是有差異的,因此教學也得因人而異,不能強強迫學生,否則達不到預想的效果。我們在課堂教學中應當設計彈性的,多層次的教學任務,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能力筢合適的難度學習。
要開拓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帶著什么問題學,問題是由誰提出來是值得研究的。教學中比較多的問題是由老師提出來的,如果老師提出的思考題只是讓學生從課文找出答案來回答提出的問題,那么,學生的思路跟著老師走,是在老師設計的框框里轉,學習還是被動的,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就受到束縛。因比要從學生學習過程的實際出發,讓學生談談讀懂了什么,還有哪些不明白不清楚的,然后讓大家帶著學生提出的問題學,問題來自于學生。再引導學生自己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樣學生獨立思考的空間比較大,能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學習中學生往往是從不同的方面、不同角度、不同層次提出問題的。有的是表面的、膚膚淺的有的是有深度的度度的。老師要加以梳理、組織,分別對待。逐個解決。因此問題無論是老師提出的還是學生提出的,教師都要給學生有一定的思考時間,這樣才能發揮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和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才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打破學生學習上的被動局面,才能成為自主學習開打拓充分的空間。
實踐證明,學生自學能力的高低是判斷該生能否主動地、創造性地學習的重要標志。因此在教學中,老師應堅持“學生為主”、“自學為主”的原則,把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引導學生善于思考,努力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當然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手段和方法很多,我相信只要我們老師轉變觀念。有意識在在課堂控制中運用各種策略,培養學生學會發現、學會探索、學會創新,那么課堂教學就能勃發出生機和活力,為學生終身學習和未來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1]尚小燕,韓軍,于洵,吳玲玲.改革教學方法培養自主學習能力[J].中國西部科技,2010-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