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鳳芹 張 猛
(黑龍江農墾農業職業技術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431)
隨著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職業教育規模的不斷擴大,畢業生人數不斷增加,畢業生的就業問題已成為高等教育發展的一個重要問題,尤其是“人才高消費”現象的出現,使高職畢業生就業更加困難。客觀認識高職畢業生就業形勢,正確分析高職生就業過程中遇到的矛盾和問題,認真研究高職生就業的情況和問題,積極探索擴大高職生就業途徑和方法,將有利于推動高等職業教育事業的發展。
我國經濟發展的層次結構決定,當前企業需要大批的第一線高技能或技術應用性人才。由于高等職業教育加強了實訓環節,著重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目標定位在能勝任技術應用性較高的工作。同時,高職生在選擇職業崗位的過程中,大都能放下架子,腳踏實地的工作,與普通大學畢業生相比具有一定的競爭力。
盡管經濟社會發展給高職生就業帶來一定機遇,但由于各種原因,高職生就業仍存在一些不容樂觀的因素,這些因素主要是:有些高職學生就業意識和觀念不切實際,好高騖遠;社會對職業教育的世俗觀念影響了高職生就業;有工作經驗和本科以上學歷是很多單位的門檻,存在“人才高消費”的傾向。
從經濟運行到法律環境加快融入全球化。從經濟運行到法律環境融了全球化,使就業環境形成了兩者并存的格局:一方面為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創造了機遇,提供了大量新的就業崗位和機會;另一方面又向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提出了全面的挑戰,特別是傳統產業的貨物貿易和金融、電信、保險、自然人流動等服務貿易領域受到更大沖擊。
就業市場的國際化。隨著世界經濟全球化和市場一體化,人力資源市場呈國際化發展趨勢,勞動力和人才的跨崗位、跨行業、跨地域和跨國界流動將大大加快,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人才公平競爭、充滿活力、國際化的人力資源市場成為必要。
人們常說,觀念決定思路,思路決定出路。觀念變思路寬,思路寬則能想出的辦法也就多了。在就業形勢嚴峻的大環境下,高職畢業生應不斷加強學習,更新觀念,不斷分析、認識、提高自己,徹底改變不良習慣,解放思想,拓寬思路,轉變就業觀念,降低就業期望值,調整就業心態,這樣才能有助于自己就業力提升。畢業去向選擇中西部地區、農村及邊遠山區,就業單位可選擇市場潛力較大的民營、私營企業。
從大學時代起就應樹立正確的職業道德認識,培養高尚的職業道德情感,鍛煉堅強的職業道德意志,樹立堅定正確的職業道德信念,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行為習慣。把自己培養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的新一代社會主義勞動者。
高職院校畢業生具有扎實寬厚的基礎知識,具備合理的知識結構。有較過硬的專業知識,是畢業生獲取就業機會的必要條件。畢業生應熟知并掌握本學科的知識技能,隨時了解相關領域的前沿知識,重視考取有關資格證書。動手能力是用人單位非常看重的一個問題,在招聘過程中,如果畢業生能根據自己的實踐進行發揮,把專業知識和實踐內容結合真情為回答問題,這樣會大大增加自己入選機率。
國家應根據高等職業教育的不同層次建立相應的就業途徑。人才市場要提高自己的服務意識,在高職生就業問題上發揮應有的作用。鼓勵高職生自主創業。這將是緩解政府解決就業問題的壓力,同時促進經濟發展的有效途徑。學校要培養高職學生自主創業意識、企業家精神和自主創業的知識技能。
人際關系是我們每一個人在這個世界上生活、工作的最重要的背景因素之一。一方面,在人際關系的相互作用過程中,我們可以比較客觀地認識自己。在與老師、朋友、父母以及同事的相處和交往的過程中,我們的語言、行為、心情都可以從周圍人那里得到回應和反饋,如果缺乏人際關系,我們就會待在自己想象的空間里,難以正確認識自己。
積極、主動、開放的健康心理是人際交往的心理基礎,離開了這一根本,即使你掌握了一些人際交往的技能,你也難以在人際交往中進行應用。反之,如果你具備積極、主動、開放的健康心理,在此基礎上掌握必要的人際交往技巧,可以更有效地提高自己在人際交往方面的能力。
有關人際交往技巧,我們可從通過閱讀有關書籍和積累經驗來獲得,而人際交往的基本原則也是人際交往的基本技巧。
如果你能努力朝這些方向前進,你就會發現,一切正在悄然改變:朋友之間的不快蕩然無存;能夠暢言的知音越來越多;親友間深摯互愛。你便會過得充實愉快,會覺得人際交往是一件自然與輕松的事,從而對學習生活持以樂觀的態度,對塑造一段完美的大學生活以及以后的人生充滿信心。
每個人在人生道路上都會遇到或大或小、或多或少、或這樣或那樣的挫折。大學時代是人生的多事之秋,四面八方的誘惑、志存高遠的希冀、經驗歷練的局限、捉襟見肘的窘迫,決定了他們更易于遭受挫折。因此,大學生急待提高挫折承受力,掌握挫折心理的自我超越策略。
一個人承受失敗和處理挫折的能力的大小,將決定他未來的發展空間和格局的大小。所有失敗和挫折都是幫我們認清事實的機會,也是幫我們學習、成長、進步的機會。它們可以讓我們向上奮進,也可以使我們向下沉淪,其中的差異在于是否正確地面對它們、充分利用這些機會提高自己。實際上,沒有經歷過失敗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沒有精細的打磨,便沒有鉆石的璀璨,沒有挫折的考驗,也便沒有不屈的人格。挫折只不過是強者成功路上的一塊墊腳石這是因為,他們在面對挫折時,并不畏縮,而是微笑地迎接這一切。這微笑并不是漫不經心的相反地,它恰恰反映了一個人有足夠的勇氣接受挫折的挑戰。這樣,他們才能清醒地審視挫折,從中發現自己的錯誤與不足,然后想方設法在今后去修正與彌補。同時,在努力戰勝挫折的過程中,他們鍛煉出更頑強的意志,鑄就了更堅韌的精神之劍,更有助于在今后的路上披荊斬棘,勇往直前,最終摘取成功的桂冠。這就是古人所說“艱難困苦,玉汝于成”之意。而對于弱者,挫折成了他們一道不可逾越的鴻溝。他們在這條溝旁邊徘徊、唉聲嘆氣。卻沒有想到這條溝正是他們自己給自己挖的。他們沒有勇氣面對挫折,因而也無法去繼續闖蕩,自己放棄了很多本能得到的東西。
針對高職生就業期望高,而就業自主能力不強的問題,高職學生應以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和專業能力為目標,針對不同年級的建立分階段、多層次的職業生涯規劃。比如大一新生為職業啟蒙期,應以認識自我、了解職業為主,進行職業啟蒙教育,向學生傳授職業生涯規劃知識幫助學生從進入大學階段一開始就確立人生目標、樹立職業生涯規劃意識;大二為職業定向期,通過開展職業道德教育,幫助學生全面拓展職業素質,鼓勵學生參加各種社會活動,特別是利用節假日尋求與自己未來職業或本專業有關的工作進行社會實踐,以便進行職業定位,并根據個人興趣與能力修訂和調整職業生涯規劃設計;大三為職業沖刺期,要幫助學生有針對性地開展就業政策、就業技巧、就業心態調適創業教育等培訓,培養和提升學生的就業能力
“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對新時期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和就業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總之,高職生就業工作任重而道遠,我們要時刻關注社會需求,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把這一工作作為高職院校的重點工作來抓,提高高職生的就業能力。
[1]陳雙華.高職學生就業指導對策研究[J].湖南農業大學,2007-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