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成棟
(浙江建銀項目管理咨詢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310004)
為適應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發展和完善,盡快與國際慣例接軌,作為國家標準的《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已經于2003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該規范的出臺是我國工程造價改革的一個里程碑,是適應市場定價機制、深化工程造價管理改革的重要措施,也是規范建設市場秩序的基本措施之一,必將最終建立起由政府宏觀調控、市場有序競爭形成工程造價的新機制。
新的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對工程造價從宏觀的政府市場調控到微觀的企業成本管理都必將產生較大的影響。因此,施工企業必須必須適應工程量清單計價環境,加強成本管理,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從而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工程造價有以下兩種計算方法:
工料單價法:工程造價=直接工程費+措施費+間接費+利潤+稅金,其中直接工程費是人工、材料、機械的消耗量與相應價格的乘積。
綜合單價法:工程造價=∑分項工程的工程量×分項工程的綜合單價,其中分項工程的綜合單價為全費用單價,而全費用單價是經綜合計算后生成的,包括直接工程費、間接費、利潤、稅金(措施費也可按此方法生成全費用價格)。
不管采用那種方法計算工程造價,都包括人工費、材料費、施工機械使用費(即直接工程費),而其他措施費、間接費、利潤、稅金都是在直接工程費的基礎上直接或間接計算出來的。因此,工程量清單模式下建設項目的成本管理,重點是直接工程費的控制,即生產成本的控制。
工程成本項目管理的主要原則是在既定收入的前提下,如何有效控制成本支出。
3.1 人工費用的管理
人工費的支出約占建筑產品成本的20%左右,且隨市場價格的波動而不斷變化。對人工單價在整個施工期間做出切合實際的預測,是有效控制人工費用支出的前提條件。對人工費用的管理,首先要根據施工進度,月初依據工序合理做出用工數量,結合市場人工單價計算出本月的控制指標。其次在施工過程中,要依據工程分部分項,對每天用工數量連續記錄,在完成一個分項后,與工程量清單報價中的用工數量對比,找出存在問題,辦理相應手續以便對控制指標加以修正。每月完成幾個工程分項后各自與工程量清單報價中的用工數量對比,考核控制指標完成情況。這種對用工數量控制的方法,最大優勢在于不受任何工程結構形式的影響,分階段加以管理,有很強的實用性。最后,確保穩定的用工來源,以不變應萬變的市場,給與技術成熟的建筑工人一定的保障。
3.2 材料費用的管理
材料費用開支約占建筑產品成本的60%~70%,是成本項目管理的重點。材料費用因工程量清單報價形式不同,材料供應方式有所不同。對本月施工分項所需材料用量下發采購部門,在保證材料質量前提下貨比三家。采購過程以工程清單報價中材料價格為控制指標,確保采購過程產生收益。對業主供材供料,確保足斤足兩,嚴把驗收入庫環節。在施工過程中,嚴格執行質量方面的程序文件,做到材料堆放合理布局,減少二級搬運。月末應把控制用量和價格同實際數量橫向對比,找出問題,及時糾正。
在工程量清單報價下材料費用管理的重點是為整個施工期間隨時掌握市場價格變化,及時儲備物優價廉的材料。建立自己的材料供應基地,減少材料運輸過程中材料的損耗率,加強施工過程材料可利用率。
對施工組織進行多方案的材料分析對比,比如,鋼筋的綁扎與焊接的成本對比;鋼筋下料樣圖多方比較,找出最節省方案;墊層用料的砂石不應與混凝土同一等級。
實行材料員崗位責任制,確保材料數量關,提倡工人的使用材料的不浪費行為,對于創造先進生產工藝的工人給與獎勵。
3.3 機械費用的管理
施工機械使用費包括折舊費、大修理費、經常修復費、安拆及場外、修理費、人工費、燃料動力費、養路費及車船使用稅。機械費的支出約占工程造價的7%左右,結算時,機械費不予調整。因此,機械費的管理與控制需要建筑企業與項 目部共同參與。
機械設備的購置,應在現行的生產規模及發展的基礎上,統一購置大中型機械設備,以增強自身企業的競爭能力,同時將設備以租賃形式配給各項目部,通過企業在各項目部之間調配使機械的有效利用達到最高限度。
編制施工方案時,必須在滿足質量工期要求的前提下,使機械配備最少、機械使用時間的最短,并通過施工現場的合理布局和各個工序的合理交叉來提高進場機械的使用率。
施工機械的使用費包括固定費用和可變費用,其中固定費用包括折舊費、大修理費、經常修復費、安拆及場外、修理費;可變費用包括人工費、燃料動力費、養路費及車船使用稅??勺冑M用可以結合實際情況加以控制,如燃料動力費的控制,當用量較大時,可采用批量購買的方式,達到嚴格控制用量的目的。
3.4 水電費的管理
水電費的管理在以往工程施工中一直被忽視。工程中標后,水電費用收入已成定量。為便于施工過程支出的控制管理,應把控制用量計算到施工子項以便于水電費用控制。施工用水控制的重點,首先提高人們節水的意識。因商品混凝土在高層建筑的廣泛使用,注意所需保濕的工程分項對水的用量控制。冬季施工注意水管的保溫。在給水系統試壓后,離開工地前關閉總閥門,現場修建水池提高水的重復利用率。如遇基礎施工可充分利用地表水。在電氣系統調試完畢后,養成人走燈滅的好習慣;離開房間后關閉所有用電的設備。臨時設施用電禁止使用不合格產品以免造成損失。月末依據完成子項所需水電用量同實際用量對比,找出差距的出處,以便制定改正措施。
3.5 設計變更和工程簽證的管理
在施工過程中,時常會遇到一些原設計未預料的實際情況或發包人單位提出要求改變某些施工做法、材料代用等,引起需要設計變更;同樣對施工圖以外的內容及停水、停電,或因材料供應不及時造成停工、窩工等都需要辦理工程簽證。加強設計變更和工程簽證工作是施工企業經濟活動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可防止應得效益的流失,反映工程真實的造價構成。
首先應由負責現場施工的技術人員做好工程量的確認,如存在工程量清單不包括的施工內容,應及時將需要辦理工程簽證的內容落實清楚;其次工程造價人員審核變更或簽證簽字內容是否清楚完整、手續是否齊全。如手續不齊全,應在當天督促施工人員補辦手續,變更或簽證的資料應連續編號;最后工程造價人員還應特別注意在施工方案中涉及的工程造價問題。在投標時工程量清單是依據以往的經驗計價,建立在既定的施工方案基礎上。施工方案的改變便是對工程量清單造價的修正。變更或簽證是工程量清單工程造價中所不包括的內容,但在施工過程中費用已經發生,工程造價人員應及時的編制變更及簽證后的變動價值。
《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的實施給施工企業的成本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施工企業只有正視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可能帶來的風險挑戰與機遇,才能最大可能的降低風險,提高企業盈利水平。
[1]任宏,建設工程成本計劃與控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成允興.試論對工程造價的控制[J].山西建筑,2005,31(1):150-151.
[3]孟惠琴,淺析工程項目成本管理[J].山西建筑,2005,31(3):14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