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萍
(梅縣梅雁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廣東 梅州514011)
人,是指施工活動的組織者、領導者及直接參與施工作業活動的具體操作人員。人,作為控制對象,應努力避免其出現工作失誤,而作為控制動力,則充分調動其積極性,發揮人的主導性作用。為此,除了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勞動紀律教育、職業道德教育、專業技術培訓、建立健全崗位工作責任制、改善勞動作業條件、運用公平合理的人力管理機制,激勵人的勞動熱忱以外,還需根據具體工程實際特點,從確保工程質量的需要出發,從人的技術水平、生理缺陷、心理行為、錯誤行為等多個方面控制。如:對技術復雜、難度大、精度高的工序或操作,應由技術熟練、經驗豐富的施工人員來完成;而反映遲鈍、應變能力較差的人,則不宜安排其操作快速運行、動作復雜的機械設備;對要求必須做到萬無一失的工序作業,則一定要分析人的心理行為,控制人的思想活動,穩定人的情緒;而對于具有人身危險的現場作業,則還應努力控制人的錯誤行為。當前,在工程質量管理過程中對施工操作者的控制尤其應嚴格執行持證上崗制度,對無相應技術資格的人員,應杜絕其進入施工現場從事施工活動。
材料(包括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構配件等)是工程施工的物質保證,是保證施工質量極為重要的因素。一般情況下,材料質量控制應從以下幾個工作環節來加以落實。
2.1 認真組織材料采購
施工承包企業采購材料應根據工程特點、施工合同、材料的適用范圍、材料的性能要求和價格因素等進行綜合考慮。材料采購應根據施工進度計劃,適當提前安排,施工承包企業或項目經理部應建立常用材料的供應商信息庫,及時追蹤材料市場信息,必要時,應要求材料供應商呈材料樣品對材料生產廠家進行實地考查,同時施工承包企業在進行材料采購時應特別注意將質量條款明確寫進材料采購合同。
2.2 嚴格材料質量檢驗
材料質量檢驗目的是通過一系列的檢測手段,將所取得材料數據與材料質量標準進行對照,借以在事先判斷材料質量的可靠性,再據此決定能否將其用于工程實體。需強調的是,由業主負責供應的材料同樣也應通過質量檢驗環節方可投入工程使用。材料質量檢驗項目可分為“一般項目”和“其他項目”,前者指通常必須進行的檢驗項目,而后者則指根據需要進行檢驗或試驗的項目。材料質量檢驗的方法有書面檢驗、外觀檢驗、理化檢驗和無損檢驗四種,根據材料來源和材料質量保證資料情況的不同,材料質量的檢驗過程中應注意按照規定的取樣方法及試驗項目嚴格進行檢驗,并根據檢驗結果及時對材料質量作出評定。
通常情況下,未經檢驗合格的材料與物質均不允許投放適用于工程實體。如確因生產急需而來不及進行檢驗和試驗,則必須先經過相應授權人員的批準,做好明確的標識和記錄之后方可投入使用,以保證一旦發現不符合規定要求時,已投入使用的材料或物質能立即追回或對其作更換處理。
2.3 合理安排材料的倉儲保管與使用
施工現場或現場生產加工的材料在檢驗合格后投入使用前還應切實加強其倉儲保管與使用方面的管理,從而避免因材料變質或誤用而造成質量問題。例如,因保管不當造成水泥受潮結塊、鋼筋銹蝕或因使用管理不善造成不同直徑鋼筋的混用等,均可能造成嚴重工程質量事故的發生。因此,一方面施工承包企業應合理調度,避免造成現場材料大量積壓;另一方面,還應切實搞好標準使用管理工作,堅持對各種材料嚴格按不同規格品種分類堆放、掛牌標志的做法,以避免混料或將不合格的原材料使用到工程上。
機械設備主要包括施工機械設備及施工工具、器具等。機械設備質量控制的根本目標就是實現設備類型、性能參數、使用效果與現場條件、施工工藝要求等因素想匹配,并始終保持設備的良好使用狀態。為此,施工承包企業首先應本關技術先進、經濟合理、生產適用、性能可靠、使用安全的原則,從具體工程建設項目的施工工藝特點與技術要求出發,合理選用施工機械設備,施工承包企業還必須建立健全“人機固定”制度、“操作證”制度、崗位責任制度、交接班制度、“技術保養”制度、“安全使用”制度、機械設備檢查制度等一系列制度,以確保機械設備處于最佳的使用狀態。
廣義的方法控制是指對施工承包企業為完成項目施工過程而采取的施工方案、施工工藝、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技術措施、質量檢測手段和施工程序安排所進行控制,而狹義的方法控制則主要是指對施工方案所進行的控制,它要求施工承包企業作出的施工方案應結合工程實際,能解決工程難題,技術可行、經濟合理,有利于在保證質量的同時,加快進度、降低成本。
影響工程質量的環境因素較多,有工程技術環境,如工程地質、水文、氣象等;工程管理環境,如質量保證體系、質量管理工作制度等;勞動作業環境,如勞動組合、作業場所、工作面等。環境因素對工程質量的影響具有復雜而多變的特點,如氣象因素對工程質量的影響具有復雜而多變的特點,如氣象條件多變,溫度、濕度、大風、暴雨、酷暑、嚴寒、都直接影響工程質量。又如前一工序往往就是后一工序的環境,前一分項、分部工程就是后一分項、分部工程的環境。因此,根據工程特點和具體條件,應對影響質量的環境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嚴加控制,尤其在施工現場,應建立起文明施工和文明生產的環境,保持材料、構件堆放有序,道路暢通,工作場所整齊,施工秩序井井有條,從而為確保工程質量和施工安全創造良好條件。
通過對影響工程建設項目施工質量的人員、機械、材料、方法、環境因素的分析,施工過程中對這五個方面的因素加以嚴格控制,是確保工程建設項目施工質量的關鍵。
[1]《工程建設質量控制》毛鶴琴主編
[2]《工程質量事故分析及預防》蕭紹統主編
[3]《工程建設項目管理》李世蓉、鄧鐵軍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