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成鋼
(貴州省貴陽市金陽建設投資集團房地產置業有限公司,貴州 貴陽 550023)
質量控制是指為達到質量要求所采取的作業技術和活動。質量要求需要轉化為可用定性或定量的規范表示的質量特性,以便質量控制的執行和檢查。質量控制貫穿于質量形成的全過程、各環節,要排除這些環節的技術、活動偏離有關規范的現象,使其恢復正常,達到控制的目的。質量控制的內容是“采取的作業技術和活動”。這些活動包括:確定控制對象,例如一道工序、設計過程、制造過程等;規定控制標準,即詳細說明控制對象應達到的質量要求;制定具體的控制方法,例如工藝規程;明確所采用的檢驗方法,包括檢驗手段;實際進行檢驗;說明實際與標準之間有差異的原因;為了解決差異而采取的行動。根據質量控制的概念,工程項目質量控制可定義為:為達到工程項目質量要求所采取的作業技術和活動。工程項目質量要求主要表現為工程合同、設計文件、技術規范規定等質量標準。因此,工程項目質量控制就是為了保證達到工程合同規定的質量標準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手段和方法。工程項目質量控制按其實施者的不同,包括三方面:工程建設監理的質量控制,是指監理單位受業主委托,為保證工程合同規定的質量標準對工程項目的質量控制,其特點是外部的、橫向的控制;政府部門的質量控制,是指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根據有關建設工程質量的法律、法規和強制性標準對工程質量的監督檢查,其特點是外部的、縱向的控制;承包商的質量控制,其特點是內部的、自身的控制。
影響施工項目質量的因素很多,諸如建筑結構的錯位、傾斜、倒塌、破壞、開裂、滲水、漏水、剛度差、強度不足、斷面尺寸不精確等,但究其原因,可以歸納如下:
2.1 違背建筑程序
如不經可行性論證,不作調查分析就拍板定案;沒有搞清工程地質、水文地質就倉促開工;無證設計;無圖施工;任意修改設計,不按圖施工;工程竣工不進行試車運轉,不經驗收就交付使用等若干現象,致使不少工程項目留有嚴重隱患,房屋倒塌事故也時有發生。
2.2 工程地質勘察原因
未認真進行地質勘察,提供的地質資料,數據有誤。地質勘察時,鉆孔間距太大,不能全面反映地基的實際情況,如當基巖面起伏變化較大時,軟土層厚薄相差亦甚大;地質勘察鉆孔深度不夠,沒有查地下軟土層、滑坡、墓穴、孔洞等地層構造;地質勘察報告不詳細、不準確等,均會導致采用錯誤的基礎方案,造成地基不均勻沉降、失穩,使上部結構及墻體開裂、破壞、倒塌。
2.3 未加固處理好地基
對軟弱土、沖填土、雜填土、濕陷性黃土、膨脹土、巖層出露、溶巖、土洞等不均勻地基未進行加固處理或處理不當,均是導致重大質量問題的原因。必須根據不同地基的工程特點,按照地基處理應與上部結構相結合,使其共同工作的原則,從地基處理、設計措施、結構措施、防水措施、施工措施方面綜合考慮治理。
2.4 設計計算問題
設計考慮不周,結構構造不合理,計算簡圖不正確,計算荷載取值過小,內力分析有誤,沉降縫及伸縮縫設置不當,懸挑結構未進行抗傾覆驗等,都是誘發質量問題的隱患。如某擋土墻工程由于設計時未了解清楚工程地質情況,施工時又未對現場情況進行核實,加上施工隊伍在基礎開挖時未能及時將現場地質情況反饋給設計人員,因此,盡管上部結構設計、施工質量良好,但因基礎設計不合理,以至于使用荷載尚未達到設計值的一半,擋土墻就出現了滑移和倒塌。
3.1 要有效進行預先控制
在施工展開之前,都要把前期的準備工作,包括組織準備、技術準備,施工工藝、質量標準、安全措施,現場準備等問題理出來,組織專業人員對現場進行勘查,反復優化,編制詳盡的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并根據施組要求配齊生產要素。只要方案搞好了,要素配齊了,項目就能搞好。現在比較普通的問題是,編干編,干歸干,編干脫節,沒有發揮預先控制的作用,以致進度落后施工工期要求,生產要素配置不能滿足施工要求。
3.2 要搞好責任成本控制
加強成本控制是項目管理的橫心內容之一,經濟效益好不好,與成本控制如何有直接關系。因此,每上一個項目,都要編制責任成本預算,并有相應的配套相措施確保實施。落實這項工作關鍵在于:預算要準確;責任成本指標要量化到崗位、個人和單機單車;項目部人員的工資獎金與成本執行情況掛鉤;有一個負責任的監管有力的分管機構。集團公司有關職能部門,要加強對項目成本審計。防止發生虛收實支,虛盈實虧,該列不列、該攤不攤成本的問題。
3.3 認真做好整體進度計劃
如果工期確定不合理,那么肯定存在趕進度現象,一般說來只要趕進度質量就會被忽視,就會產生或多或少的質量問題。近幾年來,由于搞獻禮工程、政績工程而出現的質量事故屢見不鮮,這些教訓應當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因此確定一個合理的工期是十分必要的,同時確定一個有利的開、竣工時間也有利于保證工程質量和進度。工程質量的好壞與計劃密不可分。要在最有利的季節進行相關的施工,如路基最好不要在雨季進行施工。瀝青面層最好在氣溫較高的季節施工,這樣受氣候因素干擾最少,施工質量易于保證。所以建設單位在制定整體施工計劃時應抓住幾個關鍵工序或分部工程的控制時間。在施工實施過程中,盡最大努力確保計劃的實施,切忌前松后緊,以免由于后來趕工期造成質量降低。
4.1 經濟效益原則
施工現場管理一定要克服只抓進度和質量而不計成本和市場,從而形成單純的生產觀和進度觀。項目部應在精品奉獻、降低成本方面下功夫,同時在生產活動中,時時處處精打細算,力爭少投入多產出,堅決杜絕浪費和不合理開支。
4.2 科學合理原則
施工現場的各項工作都應當按照既科學又合理的原則辦事,做到現場管理的科學化,現場資源有效利用,現場施工安全科學,充分發揮員工的聰明才智。
4.3 標準化、規范化原則
標準化、規范化是對施工現場的最基本管理要求。事實上,有效協調地進行施工生產,施工現場的諸要素都必須堅決服從一個統一的標準,克服主觀隨意性。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提高施工現場的生產效率和管理效益,建立起一個科學而規范的現場作業秩序。
5.1 以人為中心,優化施工現場全員的素質。現場管理的復雜性和艱巨性突顯了規章制度的局限性。龐雜的施工現場,眾多的工種和崗位,越來越短的工期以及不斷壓縮的管理層,使得我們不可能做到時時監督,處處檢查。因此,優化施工現場的根本就在于堅持以人為中心的科學管理,千方百計調動、激發全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和責任感。充分發揮其加強現場管理的主體作用,重視現場員工的思想素質和技術素質的提高。
5.2 以班組為重點,優化項目現場管理組織。班組是項目現場管理的保證。班組的工作范圍在現場,工作對象也在現場,加強現場管理的各項工作都要無一例外地通過班組來實施。班組是施工企業現場管理的承擔者。抓好班組建設就是抓住了現場管理的核心內容。
5.3 以技術經濟指標為突破口,優化施工現場管理效益。質量與成本是企業的生命,也是企業的效益。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降低成本,需要嚴格的現場管理來保證。
項目管理的重點是保證工程質量,它是決定目標能否實現的關鍵。影響工程質量的因素有許多,根據施工質量問題出現的原因,著重從項目管理的角度來研究如何抓好工程質量。
總之,現場管理與施工項目的質量、進度、安全、效益等諸多方面是息息相關,密不可分的。它在節能降耗方面更是表現突出,抓住了現場管理,也就抓住了項目管理的命脈,只要加強現場管理,那項目管理中的各項工作就不言而喻地上水平。
[1]張志英.建筑工程施工現場管理的幾點思考[J].山西建筑,2009-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