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素梅
(遼寧省鐵法煤業集團總醫院,遼寧 調兵山 112700)
隨著醫療服務同質化的日益加劇,人性化服務成為醫院之間實現競爭差異化的一項重要策略。人性化服務作為一種新的服務理念,是服務策略與服務藝術有機結合,為病人所接受的、滿意的服務形式。作者結合本院醫療服務與管理的實踐,對打造獨具特色的人性化服務品牌作一初步探討。
人性化服務是指醫院在醫療服務過程中貫徹以人為本的理念,一切制度、設施、流程、環境、言行等均以病人的需求為出發點,注重為患者提供情感的、精神的和文化的服務,最大限度地滿足患者就醫過程中的各種需求,讓病人感到優質、方便、快捷、舒適[1]。由此可以看出,人性化服務具有廣泛的內涵。
人性化服務作為一種新的服務理念,同傳統的醫療服務相比具有如下特點。
判斷醫療服務的優劣,要看這項服務是不是以病人為中心,以患者就醫方便、快捷、高效為目標。人性化服務強調從患者的實際需求出發,改善就醫環境,優化就醫流程,完善服務設施,縮短診候時間,真正體現了“以病人為中心”的理念。
一般而言,醫院為病人提供了必要的服務,病人就會感到滿意,如果提供的服務超出了病人的預想,病人就會感動。人性化服務強調在為患者提供基本服務的同時,給予患者更多的意外驚喜和感動服務,如為特殊的患者包餃子、為外地的患者郵寄化驗單等。
人性化服務強調的是“人病”服務模式,即醫療服務的對象首先是“人”,其次才是“病”,在對患者進行疾病診療的同時,要尊重、關心患者的心理需求,做到友善、熱情、周到、細致,從而使患者對醫院產生信賴感[2]。
細節決定成敗。人性化服務的特點就是著眼于患者的心理感受和實際需求,站在患者的角度,從每一項措施、每一個環節、每一個步驟入手,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幫病人所需,真正讓病人感到方便、快捷、高效。
我院從五方面詮釋了人性化服務的構成要素,即人性化服務語言,人性化服務行為,人性化服務制度,人性化服務流程,人性化服務設施。理念決定發展,思路決定出路。近年來,我院始終把人性化服務作為提升醫療服務水平的切入點,修訂了服務用語,規范了服務行為,強化了服務制度,優化了服務流程,改善了服務設施,美化了服務環境,贏得了礦區廣大職工及家屬的一致好評。
語言是情感交流的工具,是相互理解、溝通心靈的紐帶。通過語言交流,醫護人員可以了解病人的生理情況及心理需求,以便合理施治,同時促使醫患關系和諧發展。我院推行的人性化服務語言,分為稱呼用語、十字文明用語、一般用語和崗位用語,共制定了60條文明用語。崗位用語分為醫療服務用語、護理人員服務用語、藥局窗口文明服務用語、檢驗科工作人員文明服務用語、影像科工作人員文明服務用語、收款處文明服務用語、注射室文明服務用語。我院制定的人性化服務語言,形式上要求醫護人員在與患者交流過程中做到簡明清楚,多使用“請”、“謝謝”等正面語言,不使用“不知道”、“不可以”等負面語言。
我院在規定了醫護人員的行為準則,并細化為儀表、言談、舉止、診療和醫德醫風等5方面的行為細則。每個行為細則又涵蓋了具體的內容,如儀表方面規范了醫護人員的著裝、儀容、化妝、胸卡佩戴等內容,并要求醫護人員以大方端莊儀表,熱情誠懇態度,親切微笑服務,來緩解病人的緊張情緒、減輕疾病帶來的痛苦和心理壓力。
圍繞方便病人創新制度。以往的總醫院管理制度,多從方便醫院和醫護人員的角度制定,偏重于保證醫療工作的完成,對方便病人考慮得不多。而人性化服務制度,在保證正常醫療工作的同時,更多地從方便病人出發,以病人滿意為前提,實現了醫院工作從“以醫療為中心”向“以病人為中心”的轉變。為此,我院推出了一系列方便患者就醫的新舉措。一是推出了彈性工作制度即掛號室提前上班、取消手術日限制、每天都做特殊檢驗項目等;二是推出了無假日醫院、專家全天門診制度。為了使患者能夠利用周末休息時間看上病、看好病,我院規定,門診各科室節假日、雙休日照常開診,均有專家坐診。臨床科室節假日、雙休日照常三級醫師查房、診治及手術。三是推出了報告單集中發放制度。為了使患者進行的多項檢查能夠“一站式”集中取到結果,我院在門診大廳設立了報告單集中發放處,專人負責發放門診檢驗報告,減少了病人在醫院內的無效移動,提高了就醫效率。
圍繞維護病人權利制定規章制度。在首診負責制的基礎上,我院推出了首問負責制;實行生命綠色通道保障卡制度;建立值班院長、總值班24小時值班制度;為接受社會對醫療服務的監督,我院制定了社會服務承諾制度,聘有社會監督員;實行服務缺欠道歉制;建立服務質量投訴制度等。
人性化服務流程。我院全面優化就醫流程,完善計算機網絡管理系統,增加服務窗口,實行分層收費,提前掛號時間,推出電話預約掛號,建立了急救綠色通道;合理的就醫流程,不僅方便患者就診,而且有利于爭取時間搶救危重病人。
醫院設施作為承擔醫院服務活動的載體,是提高醫療質量和服務質量的物質基礎,因此,我院加強了人性化服務環境與設施的管理。
溫馨的就醫環境。總醫院的門診大廳和走廊、各診療室的過道上都掛有健康教育宣傳牌板,讓患者在就醫的過程中了解更多的健康常識。實施優化、美化的“環境工程”,今年以來,我院院內種植草坪2600平方米,擺放鮮花3000盆。做到有花、有草、有綠,診室病房實現室內家庭化,室外園林化,營造溫馨的就醫環境。
明顯的院內路標。走進門診大廳,就有服務人員熱情主動的導醫。醫院的每個路口都有用不同顏色標志出不同科室的箭頭和路牌,患者及家屬靠路標指引就可以輕松找到要去的診室或部門。門診設專家出診時間公示板及當日專家出診牌。各樓層均設分布圖、指示牌等。
周到的便民設施。在門診大廳設導診服務臺,配備10名專職導診員,對來院就診患者實行全程導診服務;門診大廳安裝電子鐘,方便病人看時間;門診大廳及住院部各樓層設IC卡電話,方便病人通訊聯絡;門診大廳設電子顯示屏、觸摸屏,介紹醫院概況、設備、科室設置、專家簡介、藥品價格等,方便病人就醫、咨詢;為行動不便病人免費提供輪椅和平板車;門診為病人免費提供飲用水,護理員為病人送開水到床頭;各病房設有針線盒,供病人在住院期間隨用隨取;為特殊病人在衛生間設坐便椅等。
近年來,我院在醫療服務過程中,不斷創新服務內容,完善服務內涵,打造了獨具特色的人性化服務品牌。患者對總醫院的信任度和滿意度提高了,愿意到總醫院看病的患者也越來越多,無論是門診人次還是住院人次都呈逐年上升趨勢。
[1]李成修,劉運祥等.打造醫院獨具特色的人性化服務品牌[J].中國醫院,2008,12(3):20-22.
[2]肖慶蓮.論醫院品牌建設[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03,(9):531-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