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干部主事上抓好三個環節
■在群眾花錢上堅持三個原則
■在社會監督上強化三項措施
山西省新絳縣橫橋鄉中村北村是一個僅有886口人、1002畝耕地的偏遠小村。近年來,全村186戶農民總投入5000余萬元,大力發展股份企業,走出了一條廉潔勤政、和諧誠信、共謀發展的工貿型的農村建設道路。村兩委建立并實行了以“干部主事,群眾花錢,社會監督”為主要內容的民主辦事“三三制”,所辦的16件大事,雖然件件超過了40萬元,但每項工程都得民心、順民愿,確保了干部清白,群眾明白。
在干部主事上抓好三個環節。一是村民議事體現民意。每年年底,通過村民問卷調查等方式,廣泛征求下一年度村內要辦的與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大事。2006年初,村兩委通過問卷調查,匯總梳理出當年要辦的12件大事,經過黨員代表大會和村民代表大會討論,最后確定了6件急需辦的事,并提交村兩委決定。二是村兩委實行集中決策。對群眾提交要辦的大事,村兩委組織班子成員對每一件事的可行性,急與緩,利與弊,資金來源等問題慎重研究,最后確定當年所要辦的大事,并拿出一個初步且詳細的實施方案,以保障所辦的每件大事決策正確無誤。三是三方參事促進落實。村兩委將實施方案分別交所辦大事的內行專家、黨員代表和村民代表,對建設布局、設計方案、施工標準、資金預算等進行認真審查,提出各自的建議和意見,使每件大事的實施方案更加趨于合理,符合政策規定和村民心愿。2006年,村里投資80萬元硬化工業園區道路和建設文化中心時,專業人員就工程的科學性、設計內涵作了修改,使兩項工程不僅優化了施工方案,而且更實用和上品位,還節約資金4萬余元。
在群眾花錢上堅持三個原則。一是堅持公開招投標原則。對每年確定的大事,全部實行公開招投標,當場定標,當場簽字。二是堅持公選理財人原則。村里辦的每一件大事和每一項重點工程都由村委會組織,通過黨員代表會和村民代表會,推薦10多名綜合素質好、責任心強、群眾威信高的村民,成立工程具體實施的項目組,組內設原料供應組、保管組、會計組,每個小組由3~5人組成,每一項開支均需3人簽字方可入賬。項目組在村兩委領導下,制定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和工作要求。每組各負其責,獨立開展工作。2007年5月,村內投資50萬元興建學校,項目組11名同志天天堅守在工程建設一線,按期按質將一所高標準學校交給了村民。在厚厚的賬目上,村民們沒有發現一盒煙、一頓飯的報銷支出,而且整個工程比預算節約資金3萬余元。三是堅持公聘監理員原則。每項工程,由村民代表公開選聘2~4名工程監理員,負責整個工程的質量監督。2005年在修路中,工程監理人員在攪拌機旁忽然發現水泥袋子顏色不對,馬上到水泥廠調查。當得知水泥標號一樣,質量相同時,這位監理員才放了心。
在社會監督上強化三項措施。一是專項村務公開手冊入戶告知。每項工程結束后,村兩委和項目組都將工程的提議設計、實施方案、招投標、財務支出以及每項工作的負責人等情況匯集成冊,及時存檔。同時,送給每戶一冊,請村民留存查閱,提出意見和建議。這樣既能使每項工作的負責人增強責任意識,又能使村民對每項工程預算決算清清楚楚,更加信任干部。二是工程驗收組實地審事。結合群眾對工程提出的意見,村委會組織兩委干部、黨員代表和村民代表以及專業人員組成驗收組,對工程的設計、施工、原料、賬目逐項實地驗收,驗收組每人一表,提出意見并簽字存檔。2008年,一村民對村里修建道路的平方米數提出質疑,驗收組4名成員帶上有疑慮的村民重新丈量,發現相差無幾,沒有問題,這位村民很滿意。三是年底交賬會上當面質詢。每年年底,村里都召開村民大會,每個項目組全體人員就所負責工程的完成情況逐個上臺交賬,群眾對照專項村務公開手冊和平時掌握的情況,當面提出疑問和意見,請項目組解釋。項目組不搞終身制,對群眾信任的項目組,村委會予以表彰獎勵,今后還可選任;對工作中存在失誤和其他問題的項目組,村委會責成相關人員向全體村民道歉,該賠償的要賠償,并且以后不能再選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