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塞污染環境的管道是否違法?
寧夏銀川市讀者劉保玉來信咨詢:我們村附近有一家肉制品加工廠,經常排放廢水和廢氣,嚴重污染農田和空氣,我們曾向環保部門反映過,環保部門調查后責令該廠采取措施治理。但他們至今沒有行動,村民們意見很大,準備自己動手,堵塞這家工廠排放廢水廢氣的管道。請問,我們這樣做可以嗎?
寧夏銀川市李文成律師答:我國《環境保護法》第24條規定:“造成環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單位,必須把環境保護工作納入計劃,建立環境保護責任制度;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在生產建設或者其他活動中產生廢氣、廢水、廢渣、粉塵、惡臭氣體、放射性物質以及噪聲、震動、電磁輻射等對環境造成污染和危害。”工廠對散發的有害氣體和排出的有害廢水要積極采取措施,購置吸塵、凈化和回收設施予以治理。如果該廠不顧附近農民的利益和健康,你們可以要求環保機關依照環境保護法的有關規定,分別依法采取限期治理,收取排污費,批評、警告、罰款、責令賠償損失,停產治理等措施,予以處理。但不能采取堵塞工廠排污管道的錯誤做法。聚眾堵塞工廠排污管道行為,屬于故意毀壞公共財物與工廠正常生產秩序的違法行為。如果環保機關難以解決,你們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要求依法處理。
購買了贓物被沒收怎么辦?
寧夏回族自治區讀者劉生林問:2009年9月的一天,本鄉村民張某找到我家,說他表哥有一臺半新的手扶拖拉機,想低價賣掉,我當時正想買一臺手扶拖拉機,于是花1500元買下。可是過了一個月,派出所的人說我買的手扶拖拉機是贓物,要沒收。他們這樣做合法嗎?
寧夏銀川市律師李文成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等部門聯合下發的《關于沒收和處理贓款贓物若干問題的暫行規定》指出,在辦案中已經查明是被犯罪分子賣掉的贓物,應當無償追回予以沒收或者退還給失主;對買主確實不知道是贓物,而又找到了失主的情況,由罪犯按買價將原物贖回退還給失主,或者按價賠償失主損失。如果罪犯確實無力贖回或者賠償損失,可以根據買主與失主雙方的具體情況進行調解,妥善處理。
你可以根據以上精神,請求公安機關予以解決。如果基層公安機關的處理不妥,你可以向其上一級公安機關申請復議,如對復議結果仍然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