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哈爾濱市道外區團結鎮東新村的一家不起眼的小工廠里,十幾名村民正在編織笊籬、鐵絲筐、鐵絲籠子等日用必需品。他們編織的鐵絲產品年產量可達30多萬只,銷往全省各地,利潤可觀。
帶領村民靠鐵絲編織致富的,叫張興剛。他說:“我們村以前以做笊籬為主。后來我發現鐵絲可編織的品種挺多,就買回了幾樣,自己學著編,學會之后再教大伙。鐵絲編織技術很簡單,一般人一學就會。這些鐵絲制品不僅農村人需要,城市里一些工地、工廠也需要,市場很大。于是就聯絡了一些村民和我一起干。”現在給張興剛作加工的農戶已經有30多戶。1個工人1個月能編300多個鐵絲制品,每個加工費3元,1個月能掙上千元。
這些看起來并不起眼的鐵絲制品,為張興剛的生活編織了富裕夢。
由于他市場闖得好,所以產品的品種越來越多,說到以后的想法,他說以后要在這個基礎上,再擴大市場,多添幾個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