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在山東省莒縣招賢鎮三村的一處稻草編織加工點,進出車輛川流不息,一輛輛滿載著稻草的農用車源源不斷地匯集到這里。在編織機的轟鳴中,村民們緊張地忙碌著。編織加工的成品草簾一出廠,便被等待的客戶們搶購一空。在招賢鎮,像這樣進行稻草編織的規模加工點已發展到30多處。昔日進灶膛、爛地頭、遺棄場邊村落或付之一炬的稻草,如今成了這個鎮農民手中的寶貝,農民們編織草簾子,編出了一條致富路。
招賢鎮每年種植水稻面積近3萬畝,年產稻草3萬多噸。過去每逢水稻收打后,村里村外、場邊路口都是散亂的稻草堆,既影響村容村貌、占用大量場地,又容易引起火災,一度成了村民的頭疼事。近年來,隨著各地大棚蔬菜的迅速發展,需要大量的草簾子蓋大棚,這使過去棄之無用的稻草派上了用場。
在招賢鎮的柳家莊、招賢三村、梁家春生、東雙廟、何家曲坊等村,秋收一結束,不少農民就忙著編織稻草簾子,賣給當地及壽光、安丘、昌樂等地的菜農用于覆蓋冬季蔬菜。一些有眼光的農民還以每公斤0.5元的價格四處收購稻草,待農閑時編織稻草簾子賺錢。由于他們加工的草簾做工精細,堅固耐用,深受消費者喜愛,成了市場上的搶手貨,產品供不應求。稻草編織已發展成這個鎮農民增收致富的特色產業。在招賢鎮三村歷啟明家,女主人熟練地操作著稻草編織機,庭院里垛滿了已編織好的草簾。她告訴我們:“除了干地里的活,有時間就搞稻草編織,一年收入15000多元。”
據了解,到目前,招賢鎮共有稻草編織機160多臺,有1100多名農家女從事草簾子加工。全鎮僅稻草加工一項,每年可消化稻草2.9萬噸,創產值5500多萬元,獲利2700余萬元。